淺談國小資訊科技情境教學的誤區與對策分析

才智咖 人氣:2.54W

創設“真實”情境,成就精彩課堂 ——淺談國小資訊科技情境教學的誤區與對策分析 作者:趙曦曦

淺談國小資訊科技情境教學的誤區與對策分析

摘要:縱觀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情境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迅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我們資訊科技老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更加有效的教學情境。創設情境,是當今課堂教學的基本手段,其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由於諸多原因,很多老師走進了創設情境的誤區,因此如何創設有效的課堂情境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學習和認真思考的地方。本文就我近年來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實踐和聽課經歷,試圖對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無效情境創設加以分析、歸納,尋求解決策略,力求創設的情境有價值、有實效,使得教學課堂充滿活力,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
關鍵詞:情境教學  誤區  對策  有效情境
 情境教學是教師為了發展學生的心理技能,通過調動“情商”來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在資訊科技教學中,選擇恰當的素材,創設一個適合教學和兒童發展需要的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注重以“情境創設”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敲門磚,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課堂因此多了人情味,多了趣味性,多了高效性。但是,有的教師只把它當作點綴,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因此迷失了教學的方向。
一、情境創設中出現的幾種誤區
(一)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貌合神離
 情境創設必須要以學習目標為中心,然而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創設的教學情境遊離於教學主題、教學過程之外,不僅不能發揮情境的功能,甚至還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因素。
創設的情境遊離於學習內容之外
 教師把“創設情境”僅僅看作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為教學的有機組成因素,具有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發展學生資訊素養的重要作用。
 如在教授《南極探險》時,我首先利用課件出現一隻可愛的小企鵝,“今天我們要和小企鵝一起去南極探險”。欣賞圖片後,再由“可愛的小企鵝”出示任務1,任務2……讓學生用拼音在寫字板中續寫這個神奇的探險故事。情境的創設與教學內容貌似相關,實則毫無關係。結果,學生興趣不大,用拼音打字的時候有很多同學沒有完成,教學效果並不理想。
 2、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教學過程,侷限了教學效果
 有些老師一味地追求情境教學,反而侷限了學生的創作發揮。在一次教授《文字效果修飾》時,我創設“幫大頭兒子設計獎狀”的情境。雖然通過情境的創設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是由於“獎狀”的格式卻又限制了學生的創造能力。結果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的獎狀是五花八門的,這與現實生活的獎狀是不相符合的。教師也無法對各具特色、極具創意的獎狀給予恰當的評價。若把獎狀換成賀卡,我想,學生設計的作品會更加漂亮的,教學效果會更好的。
情境創設徒有其表、牽強附會,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沒有實質性的聯絡,只是在教學內容(糖果)上人為裹上一層糖衣,等學生熱情積極地吮吸完漂亮的糖衣後,卻對糖衣下的糖果興趣缺缺。吃“糖果”如同嚼蠟也在情理之中了。
 一些教師過於注重教學的情境化,為了創設情境可謂是“苦想冥思”,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我曾在《複製圖形》試教課上,創設了一個和聖誕老人去雪地裡玩的場景,但做練習時,我為了配合情境,設計了聖誕禮物(畫一副氣球圖或葡萄圖),這個練習顯然與一開始創設的情境有些牽強了,學生完成得並不理想。後來,我在另一個班上課時,把禮物這個環節換成“聖誕老人分發禮物,讓同學們幫著一起分發”,果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地高漲起來。
 所以,並不是創設了情境就會起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只有符合學生,符合課堂實際的情境才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別脫離或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徵
 有些老師在創設情境時,忽視了不同年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認知水平,把在低年級受歡迎的素材、教學情境搬到高年級來使用,或把相同的教學情境在不同年級段頻頻使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位老師在教授五下的《認識動畫》一課,提供“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素材來創設操作情境。大多數學生看到喜羊羊、灰太狼等發出了“切~”的聲音。對於高年級同學來說,喜羊羊、灰太狼的視覺衝擊早已習以為常,不太可能激起多少浪花。我想這位老師聽了心裡肯定是忐忑不安的。這節課雖然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動畫楨的檢視,設定等了,但這個教學氣氛比較沉重,很多學生提不起興趣。顯然老師要是換成高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素材,學生會學得更開心,更用心的。
 孩子畢竟是孩子,如果我們的情境設計沒有從不同年級、不同認知程度實際出發,搞一刀切或千篇一律,不具備一定不同程度的“趣味”,就會對學生失去吸引力, 情境創設就會失去實效,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三)創設情境脫離學生生活實際
 教師創設的情境雖然力求來自現實生活,但是如果與國小生的生活實際相距較遠,這樣的情境對學生來說仍是陌生的,不大可能喚起國小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也就無法讓學生藉助情境有效融入學習。
 隨著計算機軟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也想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融入潮流資訊。於是我在課堂上講述關於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7時,本以為同學們會積極響應,因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電視網路應該給予同學們足夠地關於這方面的資訊!我卻忽略了高年級同學的課業任務,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了解Win7。課後,我深深思考,也對,XP都沒了解,更何況Win7了!
 當教師煞費苦心創設的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是“花架子”, 是隨意的、膚淺的,甚至是虛假時,這樣的情境要堅決摒棄。我們追求“求真”的教學情境,更呼喚“求簡”、“求實”的教學情境,成就精彩的資訊科技課堂。
二、怎樣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我們知道國小資訊科技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要教學任務的。但是過於追求趣味性而忽視資訊科技教學中的目的性與工具性,也需要教師在教學情境創設中要牢牢把握資訊科技教學的價值性、實效性。
 好的情境創設是教學活動良好的開端,但情境並不是越複雜越好,只有現實的、完整的、富有教學意義的情境才是好的學習情境。要使創設的情境有價值、有實效,至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求真
 真實的教學情境不是為了觀賞,它不在於刻意製造些教學氣氛,更不在於額外新增噱頭,更加不在於譁眾取寵。因為真實的課堂應該面對學生真實的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創設自然真實、貼近學生實際的情境。我們設計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實性和現實意義,更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即使是現在的公開課也在力求紮實、樸實。
 我在教學回收站時,就利用一個垃圾桶和幾張廢紙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我扔垃圾,回收垃圾等情節,感受“清空”、“回收”等概念。這節課,雖然我沒用課件,只抓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但能讓學生產生共勉。學生通過真實事件來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情境創設決不能弄虛作假,在一節《我的名片》練習課上,我讓學生綜合運用自選圖形工具創作一張個性的名片。並告訴學生只要是設計得優秀的作品,經過同學的評選得一等獎的都可以放在教室裡的“學習園地”中展示。由於有比賽和展示機會的`刺激,整堂課學生們都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課後,因為學生作品太多,拷貝來列印也比較麻煩。此事就不了了之。事隔兩週有學生問我作品怎麼還沒有打印出來給他們,他們等著拿作品去佈置教室呢。我變得啞口無言。這種不負責的虛假情境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相符合的。這樣會降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度,這也是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一種體現。因此,我們設計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實性和現實意義,更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求簡
 (1)讓簡單情境為教學服務
 情境的創設應該為資訊科技教學服務,有時三言兩語的情境描述或提問、或猜謎或從生活原型引入,就無須複雜的多媒體課件。冗長的情境匯入,不僅佔用了課堂時間,也更易使同學們產生審美疲勞,產生“耐藥性”,以後的情境創設就不得不精彩。教學就如平常生活,簡單有效才是真的。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並沒有激發起學生深層次的思維,一節課下來,學生收益很少。很多時候,老師所創設的情境,簡明實用,學生卻能在不斷地嘗試中,感受成功,體驗學習計算機的快樂。
 (2)情境創設不在多,而貴於精
 不讓多、繁的情境充斥著課堂,我們創設情境時一定要重點突出,數量未必多,但一定要精。其實簡潔的情境設計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更有利於教師駕馭課堂,也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在上《畫方形和圓形》一課中,我為了能讓學生對圖形有直觀認識和了解,花大量時間、精力,煞費苦心地剪輯製作了一段《小叮噹》視訊,試圖引導學生進入觀察圖形中去,並讓他們產生畫方形和圓形的強烈興趣。然而當短短的兩分鐘動畫過去後,三年級的學生還沉浸在動畫片中,還在叫囂著動畫片不夠看。面對學生那絲毫沒有疑惑的眼神,聽課老師感嘆道,這不是資訊科技課,而是一節動畫觀賞課。於是在另一班上課時,我直接出示許多個黑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後滑鼠一點,組合成形式多樣的小動物。幾個簡簡單單的圖片,學生反而學得津津有味。這時,看似空白的情境卻比第一次的情境創設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3、求實
 (1)讓樸實、有效的情境貫穿一節課的始終
 情境創設的目的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加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情境創設的本意是給冰涼的資訊科技操作加入一點人情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學好資訊科技。情境不是“花架子”,也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情境的創設應該聯絡所要探究的學習內容,根據實際需要去創設情境。要全面只有主次分明,有機結合,才能使情境更有價值。別讓情境創設轟轟烈烈地來,無聲無息地走。
 (2)創設情境應體現生活的實用性,追求能走進真實生活,拓寬學習新天地的情境。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儘量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資訊科技,提高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識。並鼓勵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資訊科技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課程的興趣。
 例如在“迎三八”活動中,學校裡舉辦了製作親情卡比賽,我在給四~六年級上課時,也讓學生在電腦課中,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製作親情卡,在學生做完親情卡後,帶著學生到列印室把卡片打印出來,再製作成一張真正意義上的賀卡,送給家長或老師。充分體現了資訊科技學習的實踐性。它的影響是深遠的,當爸爸媽媽拿到孩子們自己做的卡片時,心裡的高興程度可想而知,這樣的效果才是現在課堂教學應該收到的。這樣,讓學生體會到資訊科技的實用性,以此激發學生愛電腦,學電腦,主動地用電腦。還有很多如旅遊計劃書的制定、名片的製作、電子小報設計等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的實用性。
三、教學情境的創設也需要因地制宜,並非必須都需要通過情境引入
 往往很多教師對情境教學過於熱衷,惟恐不夠精彩,不夠生動,在贏得學生熱情的同時,難以掩蓋其教學設計的蒼白。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創設的情境是否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有利,這才是我們創設情境的根本目的。對於學生非常熟悉的課程,沒有必要挖空心思設定情境,不能僅僅是為了吸引學生,為了課堂熱鬧而創設情境,浪費學生的時間。
 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到創設的情境是否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有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上課的根本目的。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充分考慮教學條件、學生生活實際,情境創設樸實、恰如其分,當有則有,該舍即舍,靈活運用,讓學生親身參與,感受學習探究的全過程,形成學生積極的探究態度,提高探究能力。情境創設的確以其獨有的優勢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但如果運用不好,只重視外在形式,反而成了有效教學的絆腳石。如何讓學生高質量地參與學習,真正發揮情境的價值,是我們今後應當深入思考的問題。
 沒有學生實實在在的參與,就沒有紮紮實實的知識,更不會獲得相應的能力。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更應該有高度的責任感,設計好每一堂課,為學生提供一個輕輕鬆鬆的課堂,體驗學習的成功快樂,讓我們的學生在資訊科技課堂上充滿活力、充滿快樂。

參考文獻
1.施燕華《資訊科技課堂情境設計初探》——《中國小電教》2006.4
2.章璋明《把握資訊科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要點》 —— 《資訊科技教育》2007.4
3.鍾柏昌《例談資訊科技教學情境的創設》—— 《資訊科技教育》2008.5
4.吳亞群《資訊科技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微》——《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