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教學的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5.44K

論文摘要:高中物理難教、難學的現狀,再加上高中生課業負擔較重,學習時間較緊,所以實現高效率課堂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實現高效課堂,也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的重要理念。高中物理教師也在積極響應新課標精神,以各種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從分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出發,對建設高效物理課堂提出了幾點建議。

探析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教學的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問題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下,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課前準備只是對教材、教參的備課,不能考慮到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要求;在講課時通常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記錄,學生不需要動腦子積極思考,只需將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記住即可,在講完課程後再做幾個練習題進行消化即可。這樣做的優點就是節省課堂時間,學生也可以較快地掌握課本知識,但是學生依然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完全不符合促進學生髮展的教育目的。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社會,要想依靠幾年的學習時間掌握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唯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通過自主學習來提高自己。在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後,很多教師也進行了課堂改革,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在傳統模式下教師是主體,在新模式下又出現了過於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活躍,但是卻沒有得到實質性內容的增加。在意識到這些問題後,我們要致力於尋找更適合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

二、實現高中物理課堂高效性的策略

1.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摒棄教師高高在上的理念,發揮其主導作用。教師要明白教學是為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只有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了,才是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上,教師也要轉變過去重知識講授的僵硬目標,實現向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技能、思維能力和正確價值觀的轉變。

2.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要想打造高效率課堂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並不難。例如:通過多媒體教學將直觀的課堂教學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眼球,培養他們的探索慾望和學習興趣;在講到某個物理學家的理論時,可以給學生講述該物理學家的生活趣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物理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力求以一個知識淵博、樂觀向上、風趣幽默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喜愛某個教師,自然會對該教師的教學產生興趣。

3.重視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直觀生動性對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實驗來源於生活也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學生通過親手做實驗,可以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追求的心理。在開展實驗教學前,教師要對實驗所需器材是否完好進行檢查,確保實驗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4.在教學中要注重學導結合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意找準課堂高效教學的結合點,這樣才能實現高效課堂。“學”就是指學生自覺的學。“導”就是在學生學習中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點撥。學生自覺的學可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首先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要與教學內容相關並切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然後,要求學生先自己思考,再進行分組討論學習,在小組進行討論時,教師要進行班級巡視,參與到各小組討論中去發現哪些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比較積極,哪些學生不願參與,對小組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點撥指導,對偏離問題的及時給予糾正。最後,在小組討論結束後,請小組代表人對問題的看法和解決意見提出見解,鼓勵小組成員及小組間進行相互評價,指出不足之處,教師進行總結髮言,對積極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錶現較差的學生提出批評。並鼓勵他們加入到小組學習中去。

要創設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自信、不盲從、自覺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筆者從以上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對實現高效物理課堂教學的看法,但教無定法,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還需學校、教師視教學具體情況來共同努力找出解決之策。

參考文獻:

[1]曹曙光.如何構建化學“高效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09(8).

[2]黃奇平.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索[J].才智,2009(16).

[3]李幼紅.激發學習興趣 打造高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0(12).

[4]李景軍.淺談新課程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