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特殊心理現象

才智咖 人氣:2.87W

幼兒期是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心理髮展的狀況還會影響今後的心理髮展。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兒童特殊心理現象,供大家參考借鑑!

兒童特殊心理現象

一、“重聽”現象

“重聽”現象是幼兒期兒童聽力的一種特殊現象,即有些幼兒對別人的話聽得不清楚、不完整,但他們常常能根據說話者的面部表情、嘴脣動作以及當時說話的情境,猜到說話的內容。這種現象只發生在個別幼兒身上。當幼兒出現這種現象時,說明他們的聽力已經有了缺陷,應該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重聽”現象對幼兒的言語聽覺、言語及智力的發展都會帶來消極影響。

首先,“重聽”現象會對幼兒的言語聽覺產生消極的影響。幼兒的言語聽覺有賴於聽覺的好壞,“重聽”現象使幼兒無法聽清楚別人的講話,或聽得不完整,致使言語聽覺無法得到訓練,久而久之,言語聽覺能力就會越來越差,“重聽”現象也會愈來愈嚴重,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其次,“重聽”現象會對幼兒言語產生消極的影響。良好的聽覺是訓練幼兒言語表達能力,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的前提,一個人若沒有聽覺,根本就不能進行言語表達,也無法與人交流,推而言之,差的聽覺也會阻礙幼兒言語正常、迅速地發展。

第三,“重聽”現象對幼兒智力的消極影響。智力是對外界刺激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聽覺,幼兒可以獲得大量的外界資訊,然後再通過大腦加工分析,從而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使幼兒的智力在此過程得以提高。幼兒的“重聽”現象使幼兒無法通過聽覺獲得準確、完整、清晰的材料,致使幼兒無法進行科學的加工,智力的發展相應地就會受到阻礙。

由於“重聽”現象對幼兒諸多方面的發展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成人應及時發現其產生原因,以便對症下藥,在幼兒期就徹底根除,以免後患。 這是Psytopic的指紋密碼: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憑這個指紋在google搜尋到我們的網站。

造成幼兒出現“重聽”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幼兒的聽覺器官(主要是耳)出現問題,導致幼兒聽力上的缺陷;二是幼兒注意力不集中。作為成年人,對這兩種情況應及時發現並加以解決:一是經常對幼兒進行聽力檢查,及時發現幼兒的聽力缺陷,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二是培養幼兒良好的注意力。

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幼兒身體疲倦,可能是情緒不穩定,還有可能是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等等。排除了這些干擾,有了良好的注意作基礎,對幼兒的聽力進行認真訓練,如採取老師講,幼兒複述故事等方法,就可逐步恢復幼兒的聽力,“重聽”現象也就可以糾正了。

二、“記憶恢復”現象

“記憶恢復”現象是幼兒的另一種特殊心理現象。根據記憶的一般規律可知:人們貯存在頭腦中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但在某些幼兒身上卻出現與此相反的現象,即量的增加。也就是識記的內容在後來回憶時比即時回憶要多。比如:讓兒童識記兒歌、故事,許多幼兒過了一兩天後記憶兒歌、故事的內容要比當時記的效果要好。這就是記憶的恢復與增長。

“記憶恢復”現象之所以發生,一方面由於在識記時有積累的抑制,影響識記的記憶效果,過了一段時間,抑制解除,記憶效果又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由於識記材料的前部和後部的作用所引起的消極影響,過一段時間抑制解除,記憶也就恢復了。兒童的“記憶恢復”現象較成人普遍,是因為幼兒的皮層細胞比成人更易產生疲勞所致。

“記憶恢復”現象是幼兒心理的一種正常現象。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很不成熟,活動時間稍長就易引起疲勞,這樣就可導致記憶中的抑制,使得當時記憶效果並不是最好的,過後抑制一解除,記憶效果反而好一些。這樣就提醒成人,當發現幼兒在回憶時出現 “記憶恢復”現象時,就應意識到這是幼兒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為了提高即時記憶效果,要儘量縮短活動時間,避免疲勞,隨著幼兒年齡不斷增大,神經系統逐漸成熟,記憶效果就可以提高。

三、“情感”共鳴現象

幼兒期的兒童常表現出“情感共鳴”現象,即看到別的兒童哭,他也隨著哭,看到別的兒童笑,他也跟著笑。

“情感共鳴”現象在幼兒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正常現象。這種現象與以後兒童情感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不僅能夠感知他人的情感,而且還能體驗他人的情感,從而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產生移情。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幼兒比較敏感,能通過與人交往,立即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反應並有所體驗,有的幼兒則比較遲鈍。

有些幼兒隨年齡增大,“情感共鳴”逐漸減弱,對他人的情感反應也就相應遲鈍了,而另一類幼兒則始終保持了“情感共鳴”的敏感性,也就使他能迅速地感受並體驗與他人相同的情感。情感的敏感性可導致幼兒心理向不同方向發展:一方面使幼兒能產生較強的移情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會導致幼兒過度敏感、細心,易於情緒化;情感的反應遲鈍則可能造成幼兒性格上的缺陷:軟弱,沒有主見,易隨波逐流。因此,對於幼兒的“情感共鳴”現象應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之朝向正常、健康的方向發展。

幼兒期,‘重聽”現象,“記憶恢復”現象,“想象與現實混淆”現象,“情感共鳴”現象等都是特殊現象。這些現象之中既有正常的心理現象,也有心理上的缺陷。當發現這些特殊現象時應正確加以辨析,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有利於心理髮展的不僅要保護而且要培養;不利於心理髮展的,要及時糾正並想方設法消除。只要成年人能正確對待這些現象,絕大多數幼兒都能順利地渡過美好的幼兒時期,活潑、可愛、健康地成長。

現在很多小朋友玩的遊戲我們不懂,而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現在又沒有人玩,時代在前進,我們的心卻逐漸的變老,多麼渴望重回童年啊。

我到現在還是分不清想像和現實~有時我把自己當成想像的人,給自己編很多美好的過去.給家裡人留的是堅強、懂事的印象;給朋友留的是環境優越,又善解人意,在男朋友面前卻驕橫霸道。沒有一個人真正的瞭解我,其實我家裡很窮,而且我也不討人喜歡。

四、“想象與現實混淆”現象

“想象與現實混淆”,是指把想象的東西當作現實的東西。幼兒期兒童有時把渴望得到的東西說成是已經得到的東西,把希望發生的事情當作已經出現的事情來描述。此外,幼兒在參加遊戲或欣賞文藝作品時,往往和扮演的角色一樣,身臨其境,或與劇中人物同興奮,共憂愁,產生同樣的情緒反應。這也是由於想象與現實混淆的緣故。這種現象在有些幼兒身上非常明顯地表現出來。

成人應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在組織幼兒學習活動時,一方面使幼兒在想象中和故事或遊戲中的角色一樣活動,分享角色的樂趣,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來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應儘量避免引起恐懼、害怕等情緒。尤其對年齡較小且又膽小的幼兒,在有關的活動中,更要多加說明,使他們知道這些不是真實的,不要害怕。

此外,父母和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把幼兒說的與事實不符的話都簡單地歸之為說謊,而應深入瞭解,弄清真相,假如是想象與現實的混淆,就要耐心指導幼兒,使他們分清想象與事實。

在“想象與現實混淆”的現象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即“假想的遊戲夥伴”,這是幼兒正常的感情表達形式。幼兒把想象中的人或動物當作真實的,他們對它說話,和它一起玩,在談話中提到它。據調查約有15~30%的兒童在3到10歲內有假想的夥伴。這些無形的朋友一般在兒童兩歲半到六歲左右來到幼兒的生活中,一般在幼兒學齡時消失。

在幼兒期,幼兒和某個不存在的人一起遊戲,這不是什麼病態,但大部分家長感到無法忍受幼兒的這種“神經兮兮”。家長應明確認識到,有假想夥伴的幼兒通常也能和其他幼兒玩得很好。他們在和其他幼兒遊戲時,就不再帶上他們的假想夥伴。獨生子女和第一個孩子比有哥哥姐姐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夥伴,這表明這些幼兒找到了免於寂寞的巧妙方法。與智力方面缺乏創見的幼兒相比,聰明伶俐、寓於創造性的幼兒更可能有假想的夥伴。

拓展閱讀: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

1.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一般性

特殊兒童首先是兒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都存在很多共性。臺灣學者陳政見認為,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共性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①發展歷程模式相似;

②生理組織結構相似;

③心理需求要素相似;

④人格結構發展相似;

⑤社會適應內容相似。

特殊兒童處於生長髮育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身高、體重、體型、結構、機能等都在自然地生長變化。他們同樣經歷乳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重要的發育階段。在青春期,特殊兒童的身體也會發生急劇的變化,性 成熟時性:別特徵明顯。

在心理方面,特殊兒童同樣遵循兒童心理髮展的基本規律:

(1)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順序

特殊兒童的心理髮展基本上也是遵循由低階到高階、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例如,盲童、聾童、天才兒童等的思維發展首先要經歷感知運動階段,然後發展至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最後才達到形式運算階段。

(2)遺傳、環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

遺傳、環境和教育在特殊兒童的心理髮展上同樣起重要作用。首先,遺傳是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基礎。遺傳因素給特殊兒童帶來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徵,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徵決定了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可能性。例如,自閉症兒童可能終身都會帶有這種病症所特有的某些特徵。其次,環境和教育提供了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現實性。如果家長和教師因孩子有殘疾而低估了其發展潛力,沒有給他們提供適當的教育,那麼兒童的心理髮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超常兒童的遺傳素質非常優異,但如果教師和家長不提供有助於他們發展的環境和教育,其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也不會成為現實。

(3)心理需求是心理髮展的內因

環境和教育是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特殊兒童的需要有物質方面的,如食物、水、衣服等;也有精神方面的,如學會某種技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將來找到一份工作等。特殊兒童的新需要與他們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之間的矛盾是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內因。特殊兒童的新需要與他們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是矛盾的雙方,兩者既對立又統一。特殊兒童的需要總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上產生的。例如,智障兒童的心理水平決定了他們的心理需求較正常兒童相對落後,即使社會環境對他們提出了較高要求,也很難轉化為他們內心的需要。反之,某種心理水平的形成,也有賴於是否有相應的需要。如果多動症兒童不想學習,那麼他的知識和技能也不可能達到所期望的水平。因此,對特殊兒童的教育和訓練要從實際出發,否則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特殊兒童心理髮展的特殊性

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主要在表現以下3方面:

(1)特殊兒童的身心缺陷明顯多於普通兒童

大部分特殊兒童都有生理和心理的缺陷,這些缺陷妨礙了他們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學習和適應,其心理髮展會產生較多的問題,易引發第二性缺陷——心理障礙。例如,盲童的視覺器官有缺陷,他們不得不利用聽覺、觸覺等來感知外界事物。由於失去接收外界資訊的視覺通道,他們對一些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聾童由於聽覺器官有缺陷,對其語言學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語言發展的侷限性又會妨礙其抽象思維的發展。肢體殘疾兒童在動作技能的發展上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有時生活難以自理。智障兒童的智力有缺陷,他們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比普通兒童晚,起點低,速度慢,所能達到的水平一般也有限。

(2)特殊兒童的個體間差異和個體內差異都明顯大於普通兒童

特殊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非常大。個體間差異既包括不同型別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又包括同一型別的特殊兒童之間的差異。例如,超常兒童與智障兒童分別代表了智力水平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兒童,這兩類兒童之間有極大差異。又如,盲童接收外界資訊的方式明顯不同於聾童及其他兒童。即使屬於同一型別的特殊兒童,因造成其心理髮展異常的原因不同,每個兒童的個體特徵也不同。正是由於特殊兒童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對其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應該進行歸類和具體分析。

個體內差異通常是指個體內部各種能力之間的差異。特殊兒童各種能力的發展不平衡,差異特別大。例如,有些自閉症兒童的記憶力非常好,而語言理解力、人際交往能力又特別差。又如,有些聾童雖然聽不見聲音,但手眼協調能力卻非常好。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其個體特點進行。

(3)特殊兒童的學習和生活適應明顯差於普通兒童

特殊兒童往往難以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要求,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方面也面臨較多困難,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特別輔導。例如,普通學校的教學內容對超常兒童可能過於容易,而對於智障兒童則可能太難。對大多數聾童和盲童而言,他們可能無法適應普通學校的教學方式。學校需要根據特殊兒童獨特的教育需要設計課程和教材,採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特殊兒童才可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又如,社會處境不利的兒童由於其成長的“特殊”環境,其學習和生活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往往會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對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樣也需要考慮特殊的方式方法。

3.特殊兒童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關係

兒童身心的發展有自身固有的規律,如身體成熟的發展、運動一動作的發展、語言的.發展等都有各自的先後順序。或者說,無論他們的生理髮展還是心理髮展都有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這就是一般發展,它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但多數特殊兒童在智力、感官、情緒、身體、行為、言語或溝通能力上與正常兒童有明顯的差異。雖然有些特殊兒童的生理缺陷顯而易見或無法改變,但其生長髮育過程(如發展順序、發展階段等)和普通兒童並無不同,並且有著相同的心理、要求及願望,存在各方面能力發展的潛能,只是發展速度慢一些,遭遇的困難多一些。他們某些方面的特殊發展依賴於相應的教育和訓練,否則其特殊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對普通兒童所進行的某些發展教育,對特殊兒童同樣適用,如感官動作的能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社會適應的能力、語言溝通的能力、認知的技能等,但是需要根據每個特殊兒童的特點進行指導和訓練,才能發揮其潛能。因此,特殊兒童的'發展是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有機結合,一般發展提供了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這一基礎所有的發展都無法實現;同時,特殊兒童又需在此基礎上開展相應的特殊發展訓練。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存在誤區

特殊兒童先天的殘缺及後天教育的艱苦,對家長的心理承受力是一個考驗。調查發現,特殊兒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較之普通家庭,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問題,這對於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嚴重脫節的特殊兒童,是很不利的。

1.情感層面失衡導致不良家庭氛圍。

若不能理性面對孩子的特殊性,特殊兒童家庭往往會出現不良家庭氛圍。或者過度溺愛、保護,過分干涉和包辦,導致孩子社會、生活技能低下,任性、幼稚、依賴性強等性格;或者對孩子不管不問,甚至打罵呵斥、厭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易形成孩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等心理。

2.零批評與"護犢"情結,忽略心理潛伏期教育。

特殊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裡度過的,抓好幼兒期和心理潛伏期教育,就成了家長不可避免的責任,而家長往往忽略這兩個時期的教育。不少家長甚至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仍舊尋找各種理由為孩子開脫,零批評與護犢情結極易養成孩子不負責任、任性、為所欲為的心理。不良心理品質一旦形成,後期的矯正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教育效果遠不如將問題控制在未爆發時。

3."籠養"、"圈養"現象嚴重。

不少家長出於種種原因,很少讓孩子接觸外界,使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對外界充滿了恐懼和誤解。

4.未能分類教育,忽略開發心理潛能。

特殊兒童障礙型別有別,殘障程度不一,家長應根據特殊兒童的殘障型別、程度以及年齡階段進行教育,如自閉症應給予更多的關懷,肢體殘疾應加強大小肌肉訓練,智力殘缺應給予相應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和興趣開發等。另外,應注意開發兒童的心理潛能,調動孩子成長的自身動力,從根本上促進特殊兒童的成長。

樹融合理念,促進特殊兒童家庭教育

首先要理性接納孩子的特殊性,營造良好家庭氛圍,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應充分認識特殊兒童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讓特殊兒童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社會適應性能力的教育和訓練,幫助孩子學會與外界交流溝通,注意引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健全的個性心理品質,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怯懦、任性、粗暴、敏感等不良心理品質,樹立自信,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建立健全人格。家長要注意的是,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庭中的教育和訓練應具有經常性、反覆性和長期性。另外,家庭成員要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其次,要發揮期待效應,開掘特殊兒童心理潛能。

特殊兒童的各類殘缺障礙,導致了他們生理成熟與心理髮展相對落後的矛盾,家長要在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積極滲入心理健康教育,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開始,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克服自卑,鞏固習得的技能。同時,拓寬知識層面,發揮自我教育作用,通過期待效應開掘孩子的心理潛能。可結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抓住幾個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孩子制定相應的長短期目標,遵循小步子原則,幫助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促進孩子自覺主動地成長和進步。

第三,拓寬特殊兒童活動空間,提高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1.家長要對特殊兒童進行早期干預。

早期干預是指在兒童異常發展的早期實施系列的治療、教育和訓練,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特殊兒童發育早期是他們發展迅速的時期,也是大腦可塑性較強的時期。家長及時有效的干預、訓練和教育,既能有效發展殘疾兒童的素質,又能有效防止第二缺陷的出現。

2.提高特殊兒童社會適應能力。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鼓勵特殊兒童克服怯懦、畏懼心理,主動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此外,還應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今後的生存奠定基礎。

最後,家長言傳身教,聯合學校社群形成家庭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