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寧:四件事情很焦慮 未來我們應該這樣發力

才智咖 人氣:1.03W

李寧,這個曾經的世界冠軍,如今個人品牌巨頭如何看待李寧走入的困境,又如何面對未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專訪李寧:四件事情很焦慮 未來我們應該這樣發力

7年前,他在萬眾矚目中,手持火炬,騰空而起,於高處從容遊走,點燃眾人心中的一團火。

他的確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幸運兒。在他的專業運動領域,他奪得14次世界冠軍,共贏得100餘枚金牌。

然而他的不幸卻也不少。折戟漢城奧運會後,有人寄來刀片和長繩(讓他上吊);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李經緯落寞辭世,他也無能無力;他的企業陷於下行,出現虧損……

如今的他,看淡風雲,修習佛學。他的體格仍勇武有力,內心卻日漸柔和而強大。他穿著一身以自己為品牌名的衣衫,腳上是公司新推出的199元智慧跑鞋赤兔,習慣性地和各色人等合影,沒有多餘的言語卻也並不冷漠。儘管自認在做商人和佛學方面資質一般,公司和修行卻終究成為他現在及今後主要的生活內容。

他的雄心還在。此前的人生,有巔峰,亦有低迴;有快意,亦有迷離。他卻不大喜歡回首,他還是喜歡往前看,希望能重新當體育企業的冠軍。

因為他出任正和島廣西島鄰機構的榮譽主席,我們有了一次對談。一次簡單的問答,難以走進這個年少成名的男人的內心。我印象最深刻的仍是當年在電視上看他點火的一瞬,高空之中,腳踏祥雲,沉著平穩。我好奇地問:你當時心裡有想什麼嗎?

他的答案讓人意外,卻有意味:“別掉下來!”

單純靠影響力一定做不成品牌

正和島:你是公認最早的自品牌,你覺得個人名氣給生意帶來了哪些好處,是不是也有束縛?

李寧:好處就是因為當運動員所以有點名氣,約束還好吧,我的性格和做事原則就是這樣,基本沒有太多的矛盾或者衝突。只是有一點,拿自己的名字做品牌,那你就該親力親為做營銷,這與我自己的興趣不太符,所以我在自我營銷這方面做的比較差。

正和島:你後期在有意識的往後退。

李寧:差不多吧,剛開始我參與比較多,現在基本上都是總經理他們在做。

正和島:從使用者角度看,你覺得很多人購買產品的第一驅動是不是衝著你個人?

李寧:這個不一定。通常情況下,可能他成為檸檬(李寧品牌的粉絲)以後才會有這種意願吧,絕大多數人不會考慮我個人的因素。給你講件事,10年前在實體店有個人買了我們的鞋,當時我就在他對面,他不認識我,然後我和他閒聊,告訴他我是李寧,他問我李寧(是)幹嘛的,後來反應過來,哦,是這個鞋的牌子。很有意思,買了我的產品但不認識我。

這件事也啟發了我,如果單純靠我個人影響力來賣產品的話,那品牌可能就做不起來了。

正和島:李寧現在重啟了“一切皆有可能”這個品牌口號,是因為沒有想到更好的廣告語嗎?

李寧:首先,“一切皆有可能”這句口號是很多年前提出的,一提到它,多數人會想到李寧,他們願意看到這個口號的迴歸。第二,“一切皆有可能”所蘊含的價值觀跟我們公司的基因有著極深的內在聯絡,公司的成立也是基於我的運動經歷,這個品牌既體現著我的理想,這個口號也能引起勇敢追求夢想的共鳴。

正和島:很多行業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明明產品可能跟國外的差不多,但價格就是搞不上去,只能拼價效比,另外再做一些品牌賦能,像羅永浩(賣手機)就是主打情懷,你認為民族品牌怎麼能在這方面趕上外國品牌?

李寧: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人口,這麼悠久的歷史,我深信中國人有創造世界級品牌的能力,國人也有消費自主品牌的需求。當然了,品牌不是虛無的,它的背後是產品,和一個公司的基因所帶來的價值有關聯,所以品牌需要時間去打磨和沉澱,然後通過產品、服務、經營來全面體現。

我一直認為時間是很重要的一點,畢竟我們經歷過落後的歷史時期,在現代工業方面輸在起跑線上,使用者覺得國外的產品更好,這個也可以理解。什麼時候一個品牌的產品和服務能夠使得更多人嚮往,另外中國人也會越來越認可自己,認可自己的產品,能力和文化,那就會催生出更多的世界級品牌。

未來,我們要這樣發力

正和島:李寧公司之前提出過“90後李寧”的口號,想把品牌注入年輕化的理念。

李寧:運動本身來講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分年齡,我們之前倡導的年輕化其實是聚焦在生命的活力,而不是說只有80後或者90後才是年輕化的。我們的物件包含所有熱愛體育運動的群體,能夠去自我挑戰,激發出活力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年輕,這是理念方面。另一方面,面對不同年齡層次的使用者,不同的產品和營銷策略還是略有不同,這個也是為了貼近使用者,有針對性的服務他們。

正和島:有些企業家覺得90後不太好管,你有同感嗎?

李寧:我兒子就是90後,我沒覺得不好溝通,公司裡也沒有這樣的情況,本身我們的工作環境也非常寬鬆,與其去管理他們,不如激發和激勵他們自我管理,這樣更主動。

正和島:公司今年扭虧應該是沒有多大疑問了,你是採取了哪些具體舉措扭轉局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