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融資中不能入的坑

才智咖 人氣:8.43K

引導語:有關創業的一個殘酷事實是,很多創業專案失敗不在於人、產品或運營,而是融資節奏、股權結構以及與投資人關係出現問題。今天為大家講一下哪些創業融資中不能入的坑。

創業融資中不能入的坑

誤區一:先融資再啟動專案

從某種角度看,創業圈子裡最不缺的就是BP(商業計劃書)。很多所謂的創業者在專案開始之前都會拿著BP到處找投資人談,小則想融資千萬,大則要顛覆世界改變未來。但當被問及專案進行到什麼階段時,卻以“專案沒有融資無法啟動”作為迴應。

對於這種現象,鄭明龍是不認可的。他認為不管有沒有人投資你,你也得先把專案做起來。

創業者通常認為只有融資之後才能啟動專案,殊不知投資人看中的是專案的潛力,判斷創業專案是否有潛力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專案執行之後的狀態。而且鄭明龍認為,“無融資不啟動”的做法並不是創業者心態的體現。

誤區二:越早融資越好

一個專案能融資固然好,但是融資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對於創業者而言,越早融資意味著能越快拿到專案啟動或運營的資金。但鄭明龍認為,投融資本身是一個買賣,專案在越早期的時候,估值越低,越早融資,專案的估值越低,股東出讓的股權比例越高。創業專案的股權,越在早期越珍貴,所以不一定是越早融資越好,而是需要尋找最佳時機。

餓了麼創始人之一張旭豪說過,當時他不是特別著急融資,因為越早融資,估值越低,他期望把商業模式、資料跑起來後再融資,這時估值以及談判的籌碼相對更高。

誤區三:把融資等同成功

現在朋友圈成為一種秀場,除了晒娃、晒車……,還有晒產品融資的。某產品在多長時間內,獲得幾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多少,創歷史新高,儼然已經把融資當做一種成功的證明。但是在創業專案裡面,科學的思考應該是產品需要給使用者創造什麼價值,提供什麼便利,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融資只是產品發展的階段性標誌,而不能作為衡量一個產品成功的標準。

誤區四:把估值當財富

鄭明龍認為,就好比不能把流水當做收入一樣,估值也不能代表財富。估值只是投資者或者第三方機構對創業專案市值的預估,它不等於真實價值。也就是說,投資者對專案A估值一個億,並不代表專案A能在市場上賣一個億。

另外對於創業專案而言,流水也不是收入。通過售賣各種產品實現流水,但左手進右手出,根本就不等於收入。創業公司只談每月流水多少,實際是一個不太正常的表現。

誤區五:把融資當做造血

有一種觀點是,當你實現了一筆融資後,必須趕緊著手下一輪融資。鄭明龍認為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最正常的狀態應該是創業專案自身能夠實現最基本的營收和利潤。如果單純靠資本的驅動來實現業務增長,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融資只是一種輸血,並不是造血。

創業專案必須具備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夠證明專案有賺錢的能力。就像豬八戒網創始人朱明躍在某次演講中提到的',再偉大的創業,也就是生意一樁。能夠自我造血,創業專案才能具備強勁的生命力。

誤區六:高估值高融資勝於一切

對於不少創業者而言,只要自己的專案能獲得更高的估值,融到更多的錢就行,至於條款怎麼籤,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鄭明龍認為這樣會得不償失。實際上,條款比估值和融資金額更為重要。如果融資條款和融資節奏做的不好,專案在後續發展中很容易碰到與投資人關係難處理、核心團隊股權激勵難以實施、創始人無法有效控制經營權等各種問題。而稍有不慎重,整個專案都有可能受到牽連。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表示,在創業初期他接到過很多投資公司的投資意向,但是他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章燎原看來,融資必須遵守“兩不”原則:看不懂我們的不要投,斤斤計較的不要投。這樣看來,融資金額越高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TAGS:創業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