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看待和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才智咖 人氣:1.8W

如果在我大學創業的時候,能看到這樣一篇回答,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了。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大學生如何看待和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多創業專案歡迎訪問()。

大學生如何看待和理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一、怎麼正確看待「大學生創業是個坑」?

看到題目,我猜想肯定有人會說「大學生創業是個坑」。

正巧,這個問題,我曾問過很多在大學生階段有過創業經歷的人。

大家總結有三點:

1.放低期待:創業本來就是成功率低的事情,經驗不足的大學生創業更是。

2.大學階段創業但未成功的人,這段經歷都對以後有很大幫助。創業是一個快速學習的過程,累計人脈和經驗。

3.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為了「熱門」去創業。熱門意味著競爭激烈,利潤微薄。

比如我的一位程式設計師朋友。就讀於很普通的本科院校。大學期間做了兩個專案,雖然最後都沒有成功,但這兩個專案讓他積累經驗,並且認識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前輩,畢業後去了 BAT 中某家。

可能你覺得去 BAT 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於他所在的院校來說,能去 BAT 是很拔尖的事情了。

二、他們說:我們失敗了是因為沒找對人

成功者有著相似的祕訣,失敗者各有各的血淚。

總結下我們失敗的原因。

不要只和關係最要好的人一起創業。

事實證明,有些人只適合一起娛樂瀟灑,而不適合一起創業。

合適的創業夥伴應該是:和自己實力相當,互有補助、能沉下心做事的人。

不要迷信「交際花」。

有些人在校園裡非常歡迎,人脈廣泛,title 多到三行字寫不滿。對於個人素質來說,這當然是大大的加分項。

但他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創業夥伴。寬廣的`人脈確實有幫助。但他面臨的機會多,很難把時間和精力都分給團隊。

要找和自己互補的人。

人都喜歡結識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但這也是一種侷限。

三、技法篇:開源節流,高效合理利用資源「整」

上面兩段是「道」,下面詳細說說技法上的東西。有很多機會和資源,如果合理利用是很有幫助的。

1. 整學校

現在國家大力倡導創業,高校積極響應,很多學校都設立創業幫扶機構,可以從那裡得到需要幫助,包括人脈上、機會上和費用上的幫助。

比如團隊需要線下辦公場所,可以諮詢看看,有些學校是提供免費場地的。

尤其是名校的學生,校友中不乏願意回饋母校的社會成功人士。他們願意向學弟學妹們提供一些幫助,對於創業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2. 整政府

富有創新精神的名校,會孕育很多成功者,當地政府也是支援鼓勵的態度。

以杭州舉例。快的打車的創始人陳偉星、蘑菇街的創始人陳琪、一加手機的創始人劉作虎,都是從浙大走出來的。

杭州政府為了支援高校學生創業,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減免創辦企業的相關費用、提供資金資助、放寬准入條件等。

再比如上海政府,對創業大賽的優勝者提供積分落戶上的扶持。對其他想落戶上海的學生來說,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3. 整行業巨頭

除了政府和學校,很多大公司也會提供一些資源幫助。同學們,要學會合整行業巨頭也是必可少的。

BAT中拿騰訊舉例。網際網路創業專案離不開的服務器和域名,騰訊雲按1元的價格提供給高校創業者,相當於免費送了。除此之外還提供創業輔導,請行業大咖分享經驗等,這是政府很難提供的扶持資源。

「道」和「技」都分享完了。最後說說過來者的想法:大學生創業,既不值得神化,也不應該妖魔化。

不值得神化是因為,見過太多拿「大學生創業」做噱頭的坑爹專案;

不應該妖魔化是因為:即使經驗不足,但大學階段,恐怕是我們一生中壓力最小、最敢拼的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