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前的6個步驟

才智咖 人氣:2.16W

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道路是如何的?中小企業在融資前的六個步驟有哪些?

中小企業融資前的6個步驟

  

1、熟悉融資過程。

在進入融資程式之前,首先要了解創業投資家對產業的偏好,特別是要了解他們對一個投資專案的詳細評審過程。要學會從他們的角度來客觀地分析本企業。很多創業家出身於技術人員,很看重自己的技術,對自己一手創立的企業有很深的感情。然而投資者看重的不是技術,而是由技術、市場、管理團隊等資源配置起來而產生的贏利模式。他們要的是回報,不是技術或企業。

2、發現企業的價值。

通過對企業技術資料的收集,詳細的市場調查和管理團隊的組合,認真分析從產品到市場、從人員到管理、從現金流到財務狀況、從無形資產到有形資產等方面的優勢、劣勢。把優勢的部分充分地體現出來,對劣勢的部分看怎樣創造條件加以彌補。要注意增加公司的無形資產,實事求是地把企業的價值挖掘出來中小企業融資前的六個步驟中小企業融資前的六個步驟。

3、寫好商業計劃書。

應該說商業計劃書是獲得創業投資的敲門磚,它能使創業投資家快速瞭解專案的概要,評估專案的投資價值,並作為盡職調查與談判的基礎性檔案。另外,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能作為企業創業的藍圖和行動指南。

編制商業計劃書的理念是:首先是為客戶創造價值,沒有客戶也就沒有利潤;其次是為投資家提供回報;第三是作為指導企業執行的發展策略。站在投資家的立場上,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應該包括詳細的市場規模和市場份額分析;清晰明瞭的商業模式介紹,集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人才的團隊構建;良好的現金流預測和實事求是的財務計劃。

4、推銷你的企業。

下一步就要與創業投資家接觸。你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參加會議,直接上門等方式尋找創業資本,但最有效的方式還是要通過有影響的人士推薦。這種推薦使投資者與創業企業家迅速建立信用關係,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猜疑、顧慮,特別是道德風險方面的擔憂。要認真做好第一次見面的準備,以及過後鍥而不捨的跟蹤,並根據投資家的要求不斷修改商業計劃書的內容。

5、價值評估與盡職調查。

隨著接觸深入,如果投資者對該專案產生了興趣,會準備做進一步的考察。他將與創業企業簽署一份投資意向書,並對創業企業進行價值評估與盡職調查。通常創業家與投資家對創業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著眼點是不一樣的。一方面,創業家總是希望能儘可能提高企業的評估價值;而另一方面,只有當期望收益能夠補償預期的風險時,投資家才會接受這一定價。所以,創業家要實事求是看待自己的企業,努力消除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6、交易談判與協議簽訂。

最後,雙方還將就投資金額、投資方式、投資回報如何實現、投資後的管理和權益保證、企業的股權結構和管理結構等問題進行細緻而又艱苦的談判。如達成一致,將簽訂正式的投資協議。在這過程中創業企業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要充分考慮投資家的利益,並在具體的實施中給予足夠的保證。要清楚,吸引創業投資,不僅是資金,還有投資後的增值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道路

一、管理團隊。

任何一個企業最終的成功都取決於甚至離不開掌舵人的悉心照料,對於投資者而言,以企業領袖為首的管理團隊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著投資者的信心。資本市場希望看到的管理團隊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創始人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很優秀的工作經歷、為人坦蕩有信仰,能夠包容各類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二、管理團隊成員的結構合理,這包括年紀結構、學歷結構、男女比例結構等,因為這些因素將決定著企業眼下及未來的組織執行力。總之,一個好的團隊才能真正贏得資本市場最終的青睞,而不是所謂的好專案。投資者所投的一定是人而不是專案,這已是資本市場的共識。

二、商業模式。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能夠幫助管理團隊事半功倍,藉助資本的.力量更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催生規模中小企業融資道路中小企業融資道路。但問題是大家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是理論概念上,沒有真正的在實踐中落實商業模式,以至於商業模式眼下變成了企業家和創業者口中的神話故事。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的,否則就無法構成商業模式。首先是有明確的使用者模式,即要明確誰是自己的使用者,以及給他們提供什麼樣價值的東西;其次要明確產品模式,即你做什麼與不做什麼的問題;接下來要明確的是如何進行清晰定位以及定位之後如何傳播的問題;最後是收入模式,及如何把使用者價值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問題。沒有上述幾點的明確,商業模式很容易停留在口述的層面而落不到實處文章。

三、營業指標。

對於很多非創新性科技企業來講,營業指標是投資者考察企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營業資料反映的是公司成長狀況,這裡包括利潤率、成本率、增長率等一系列指標。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對每年增幅在20%以上而成本不怎麼增加的企業相對而言是青睞有加的;營業指標還能反映出的是企業的規模,對於資本市場,規模自然是越大越好;奉請各位企業家和創業者記住,資料背後反映的是公司的健康程度,投資者對資料的重視是遠遠大於挺創業者的誇誇其談地。

四、企業資源。

企業在行業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利益相關者的口碑、金融機構的資信都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資源狀況,甚至包括一些健康的政府關係也屬於資源範疇。擁有這些外部的無形力量越大對企業無疑幫助就越大一個優質的企業,天然的會存在一些優質的資源力量投資創業。

如果上述四點構成100分的評估系統,那麼管理團隊恐怕就要佔去60%以上,這恐怕也是很多傳統創業者難以想象得,但這是事實。人的因素越來越成為投資者投與不投的核心標準。其次商業模式要佔去20分,剩下的營業指標和企業資源各佔10分。各位,現在應該明白自己如果要對接資本市場應該需要做得事情了吧!人道即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