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村官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才智咖 人氣:2.29W

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為村民造福,那麼大學生村官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應該如何發揮呢?下面就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村官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學生村官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農村文化建設對於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村官是有思想、有文化、有激情的年輕人,要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積極作用,要敢於給大學生村官“壓擔子”,要敢於“放權”給大學生村官。通過發揮大學村官的作用,促進農村文化建設。

發揮大學生村官的技術優勢。大學生村官能夠給基層帶來新思想,能夠為村裡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援,並且他們掌握一定的網路技術,在基層資訊化即將到來之際,能夠為基層發展帶來網路資源和現代農業資訊,能提高村民的網路資訊化意識。只要能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基層文化建設將獲得 “加速器”,並快速促進文化建設的發展。

發揮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優勢。大學生村官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對於新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善於發現解決問題的新辦法。要積極激發大學生村官在發展農村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發揮其創造力,探索適合農村文化建設的新“點子”,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步伐。只要能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優勢,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將取得較大突破,農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將很快實現。

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幹得好”必須靠制度發力

近兩年,為破解村幹部文化程度低、年齡大、“守攤”思想重、抓發展進取意識弱難題,丹稜縣大膽開展大學生村官直接到村工作,與本地土生土長的“老同志”同臺競選。

面對層出不窮的“史上最難就業季”,一方面是部分大學生一畢業就遭遇失業的“職場囧途”,大有凌雲壯志難酬的感覺;另一方面卻是基層農村出現人才“饑荒”,缺乏推動農村發展和扶貧解困的“生力軍”,特別是當前又面臨全面脫貧的艱鉅任務,更是需要大量有知識、有想法和有能力的人才湧入基層農村,用知識和技能加速精準扶貧,用創新和實幹帶領基層群眾發家致富。

自大學生村幹部計劃實施以來,數十萬名大學生村幹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贏得了身邊幹部群眾的信任和歡迎,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幹力量。大學生村幹部是農村基層幹部的一個新群體,隨著這項工程的逐步推進,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也日益增多。

當前,大學生村幹部面臨角色定位不明、社會融入過程緩慢、未來出路困惑大等問題尤為突出。應該說,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幹部能紮根農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工作。但也不可否認,當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大學生村官不下村,更有一些大學生村官把當村官作為個人成長的“跳板”,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考取公務員上,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轉變角色難、融入基層難、群眾認可難等問題亟待解決。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有思想、有見識、有生命力的群體,國家實施這項計劃的目的是要讓他們真正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使命,當前還擔負著扶貧解困的重要職責。因此,要用好這支力量,關鍵是健全完善機制,確保他們能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

一方面,針對大學生村官遊離在制度之外的現象,各地應健全管理制度,將大學生村官全部納入任職村所在鄉、村幹部管理體系,與鄉、村幹部同要求、同管理。同時,強化督促檢查,採取實地走訪、電話查詢等方式,對大學生村官到崗履職情況進行隨機檢查,確保“下得去”。

另一方面,健全關愛激勵機制。“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各級黨組織要創造寬鬆的幹事創業環境,幫助協調爭取創業專案資金;選派大學生村幹部參加各級培訓,幫助提升其履職能力;鼓勵引導大學生“村官”競選村兩委幹部,打造一條通向村班子的綠色通道。這樣,其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大學生村幹部紮根基層、幹事創業、奉獻青春應當動力更大、勁頭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