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者2015年第二季度調查報告

才智咖 人氣:2.15W

2015年一季度,A股延續牛市行情,中小市值題材股行情也相當活躍。上證綜指上漲了15.87%,創業板也不斷刷新歷史高點,累計上漲58.67%。上海證券報·2015年第二季度個人投資者調查報告顯示,一季度個人投資者盈利情況進一步提升,實現盈利的個人投資者逾八成。

個人投資者2015年第二季度調查報告

在持續兩個季度實現大面積盈利後,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提振。證券資產在個人金融資產中佔比繼續提高,過半數投資者表示將繼續增加股市的資金投入。調查也顯示,目前“賣房炒股”的現象尚不多見,投資者的增資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搬家。

一季度“網際網路+”等各類題材股漲勢凌厲,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創業板指快速拉高後,投資者已在季度末逐步減倉,並轉移倉位至藍籌股。著眼於第二季度,大多數投資者相信題材股行情仍會延續。不過,多數投資者認為,牛市中不同個股機會均等,不存在風格轉換問題。

融資融券餘額在一季度末已逼近1.5萬億規模。本期調查發現,由於行情持續向好,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升高,用足兩融授信額度的投資者比例較前次調查翻倍,多數投資表示願意繼續提升槓桿水平。

牛市持續 賺錢效應提升進場意願

1、八成投資者實現盈利

上證綜指在今年第一季度震盪上行,累計漲幅達15.87%,季度漲幅較前一季度減少一半,券商等前期龍頭有所回撥,題材股集中的創業板及中小板則牛氣沖天。其中,一季度中小板指數上漲46.6%,創業板指數上漲了58.67%,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

整體來看,個人投資者在以中小市值為主導的牛市行情中更加如魚得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的投資者比例達到81%,較上個季度的71.8%增加近10個百分點。 其中,盈利10%以內的投資者比重為45.3%,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投資者比重為23.1%,盈利超過30%以上的投資者比重為12.7%,僅有9%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出現虧損。

比較一季度金融股與創業板對投資者盈利的貢獻,持有金融股的投資者中盈利10%以內的佔比為53%,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佔比為9.8%,盈利30%以上的佔比為7.4%,另有10.4%的投資者虧損。持有創業板的投資者中,盈利10%以內的佔比為44.9%,盈利介於10%至30%之間的佔比為17.4%,盈利30%以上的佔比為7.7%,另有11.2%的投資者虧損。

從上述比較來看, 投資者在金融股及創業板上出現虧損或實現超額盈利的比例大致相同,但持有創業板個股更容易獲得10%以上的理想收益。

2、場外資金入市意願強

在整體牛市行情持續兩個季度之後,投資者對行情的可持續性信心有所加強。調查顯示,在第一季度中,受訪投資者包括股票市值、證券賬戶、可使用現金的證券賬戶資產平均佔個人金融資產的比重為46.9%,較上期增加了4個百分點,上一季度該項調查結果為42.9%。 在受訪投資者中,有47.5%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證券資產在其金融資產中的佔比“有所提升”或“明顯提升”,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0個百分點。在這些投資者中,56.9%的投資者表示,股票淨值增長是證券資產佔比提升的主要原因;32.4%的投資者則將其歸因於加大對證券賬戶的投入。

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願意繼續加大股市資金投入的投資者比重大幅增加。在受訪的投資者中,50.9%的投資者準備加大股市的資金投入,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1個百分點。同時,有3.4%的投資者表示未來將從股市中撤資,與上一季度調查結果持平。

對貨幣政策趨勢的判斷也影響著投資者調整個人資產配置的節奏,有42.2%的投資者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已進入降息週期,未來會多次降準降息。”在這些投資者中,75%的投資者表示,未來將加大“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投資”。

3、新增資金主要來自現金存款

針對一季度增加股市投資的投資者調查中可以發現,個人投資者在加大對股市投入的同時,並未明顯改變家庭資產負債表配置。受訪個人投資者的新增資金主要來自於現金存款,並未動用房產等低流動性的資產,額外融資的投資者整體佔比也較小。其中,53.9%的受訪投資者表示,一季度中使用現金增加證券賬戶投入;26.3%的投資者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贖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後增加了證券賬戶投入。值得注意的是,賣房炒股的投資者佔比僅為2.2%,這一現象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並未出現明顯變化。

同時,個人投資者在一季度增加證券投資規模仍處於小步慢跑階段。新增資金規模與之前的投入相比,新增資金比例50%以下的投資者達80.9%,其中36.1%的投資者新增資金投入規模約佔原來投入資金規模的30%以內。但與上一季度相比,投資者分佈重心有所上移,新增規模與之前的投入相比比例在30%以上的投資者比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4、資金重心向藍籌回擺

儘管個人投資者加大了股市投入的意願強烈,但股指快速攀升,深度調整缺席,令投資者對短線回撥風險的預期有所加強,一季度末投資者倉位較上一季度末有所減少。截至一季度期末,個人投資者的平均倉位為52.4%,較上一季度的54.58%減少了1.1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針對頻繁變化的市場風格,投資者調倉也較為積極。35.3%的投資者表示曾逢低補倉,40.8%的投資者表示曾追高加倉,12.2%的投資者表示曾逢高減倉。在這個過程中,“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題材股最受投資者歡迎。52.7%的投資者表示在一季度加倉了這類股票,23.1%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中曾加倉過大盤藍籌股。追高加倉創業板的投資者僅為4.8%。此外,被投資者減倉的個股則沒有出現集中性特徵,有投資者表示,減倉時沒有明確的板塊型別,主要是“逢高減倉”。

儘管一季度行情風格特徵明顯,但從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的角度分析,重倉、單一的風格可能無法獲得理想的收益。無論是持有金融股還是創業板個股,重倉、單一的風格讓40%以上的投資者盈利水平弱於持倉更加分散的投資者。統計顯示,持有創業板倉位佔比在20%至40%之間的投資者盈利比例最高,達到了97%,但重倉創業板個股的60%以上的投資者盈利比例缺僅為60%。

在市場中金融股及創業板個股最為風光,投資者在金融股與創業板股上的持股倉位大致相當,均在24%左右。其中, 受訪的投資者中,金融股佔其股票倉位的比重為24.74%,較去年第四季度末增加了4個百分點,金融股佔比接近或超過50%的投資者達到21.5%。此外,49.7%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沒有調整對金融股的持倉比重,29.1%的投資者表示還有所增持,另有21.1%的投資者表示一季度減持了金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