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04W

關於市區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市區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市區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的安排,從今年7月份始,由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牽頭,會同市政協法制委員會、工青婦委員會,以及市直有關部門、新華區和衛東區政協、九三學社平頂山市委和民盟平頂山市委、市工商聯等單位,對平頂山市市區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平頂山市市區經濟發展的現狀?

平頂山市區是指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所轄行政區範圍內的區域(包括在衛東區轄區內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新華區版圖內的新城區,以下簡稱市區)。止 20**年,市區土地面積為453平方公里,轄有街道辦事處30個、社群(居民委員會)112個;鄉鎮5個,村民委員會176個,村民小組1880個。年末總人口為92594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8.68%;其中非農業人口747887人,佔市區總人口的80.77%,佔全市非農業人口的60.03%; 農業人口178062人,佔市區總人口的19.23%,佔全市農業人口的4.80%。市區耕地面積15750公頃(236250畝),按年末農業人口計算人均1.33畝。?

改革開改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區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年與20**年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4倍,市區建成區面積由46平方公里增加到66.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17元增加到10651元,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等事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實事求是地說,近幾年市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市建市以來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之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越是發展形勢好的時候,越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對市區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以揚長避短,緊緊抓住、用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推動市區經濟既好又快地發展,努力把市區的經濟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新層次、新境界。怎樣對市區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描述,我們選擇了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三個指標來做一個大輪廓的勾畫。?

(一)地區生產總值

從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的比重看,20**年為36.04%,20**年為35.74%,20**年為36.36%,20**年為36.20%,20**年為 36.31%,20**年為35.36%,20**年為35.16%(詳見表1)。資料顯示,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的比重從20**年開始有下降的苗頭。如果再做進一步的分析,即把市區生產總值分為市直單位和四個區兩部分,問題顯的就更清楚了。20**年至20**年市直接統計單位(以下簡稱市直單位)生產總值佔全市的比重分別為29.66%、29.29%、29.94%、29.36%、23.39%、25.09%、23.06%,七年間下降了6個多百分點 (詳見表1)。說明市區生產總值所佔比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市直單位經濟發展相對放慢了。?

從市區生產總值增加量看,20**年為95560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43.39%;20**年為77193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2.38%;20**年為113350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43.31%;20**年為154918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5.09%;20**年為382229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6.70%;20**年為277763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0.47%;20**年為391108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4.18%(詳見表 1)。?

從市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上看(詳見表2),20**年至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分別為7.6%、8.3%、8.8%、10.7%、15.8%、15.4%、16.0%,市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分別為9.4%、10.6%、 10.1%、11%、18.5%、11.2%、14.58%,前五年增長速度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後兩年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同時期四個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從總體上看除個別區、個別年份外都高於全市平均增長速度。這就說明,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重下降和對全市新增地區生產總值貢獻份額相對減少,其主要原因在於市直各類企業和單位創造的生產總值相對下降。?

從市區生產總值的構成上看,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之比(見表3),20**年為2.24:60.96:36.86,20**年為2.18:59.68:38.14,2002 年為2.03:60.80:37.17,20**年為1.97:62.84:35.19,20**年為1.92:66.14:31.94,20**年為 1.84:72.51:25.64,20**年為1.73:73.72:24.55。市區工業增加值佔市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都在50%以上,近兩年高達三分之二左右(詳見表3)。從理論和實踐上來看,工業相對於第一、第三產業,是一個投入多、附加值率低的產業。所以,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比重的下降有其內在的必然性,與其產業結構特點密不可分。目前,市區經濟還處在加速工業化的過程中,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二)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從投資規模上來看(詳見表4、表5),按時間順序排列,市區全社會固定資產為:20**年248313萬元,20**年283774 萬元,20**年282699萬元,20**年367610萬元,20**年505682萬元,20**年729087萬元,20**年1127507萬元;同期六縣市的資料分別為:253783萬元、263830萬元、305995萬元、416234萬元、632223萬元、1174756萬元、 1599563萬元。

20**年以前市區和縣市的投資規模基本上相等,有的年份市區投資規模還大於縣市,從20**年開始差距明顯拉大,六縣市投資規模大大超過市區的投資規模。從市區投資規模與縣市投資規模之比來看,20**年為 0.98:1 ,20**年為1.07:1,20**年為0.92:1,20**年為0.88:1,20**年為0.80:1,20**年為0.62:1,20**年為 0.70:1。?

從市區全社會固產資產投資佔全市比重上看,20**年市區為 49.46%,20**年為41.34%,下降了8個多百分點;同期六縣市所佔比重,20**年50.54%,20**年58.66%,提高了8個多百分點。這一問題反映到市直單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上更為突出。20**年市直單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202943萬元,佔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 40.41%;20**年市直單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760986萬元,佔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7.91%,下降了12.5個百分點。?

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上看,20**年至20**年六年間,平均每年增長速度全市為27.6%,市區為23.2%,其中市直單位為19.6%,六縣市為31.3%。?

據市統計部門統計,全市拉動經濟增長的消費、投資、出口三大因素中,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20**年為53.1:30.1:16.8,20**年為 54.5:31.5:14.1,20**年為54.5:31.4:14.1,20**年為51.1:34.7:14.2,20**年為 45.9:39.7:14.4,20**年46.8:46.5:7.2,20**年為45.5:48.7:5.8(詳見表6)。這就是說,七年來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比例在不斷上降,而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份額則不斷增加,基本上佔據"半壁江山"。據此,我們可以認為,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例下降的根本問題或者說問題的癥結在於市區經濟投資力度下降,往再具體一點說又主要是市直單位投資規模下降造成的。?

(三)財政收入?

第一,財政收入增長速度的對比。20**年至20**年全市財政收入由115290萬元增加至441878萬元(詳見表7),六年累計增長283.28%,平均每年增長25.1%。其中,市區財政收入由78280萬元增加到249550萬元,六年累計增長218.79%,平均每年增長21.3%;在市區財政收入中市本級財政收入20**年為173593萬元,與20**年的60703萬元相比,累計增長185.97%,平均每年增長19.1%。同期六縣市財政收入由37010萬元增加到192328萬元,累計增長419.66%,平均每年增長31.6%。〖jp3〗市本級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比市區低2.1個百分點,比六縣市平均增長速度低12.5個百分點,比全市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低6個百分點。〖jp〗?

第二,財政收入所佔比重的對比(詳見表7)。20**年市區財政收入佔全市財政收入的67.90%,20**年佔56.47%,下降了11.43個百分點。其中市本級財政收入20**年佔全市財政收入的52.65%;20**年佔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為39.29%,下降了13.36個百分點。六縣市財政收入佔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20**年為32.1%,20**年為43.53%,提高了11.43個百分點。從表7中可以看出,20**年以來市區財政收入、市本級財政收入佔全市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而六縣市所佔比重則處於直線上升的勢頭。?

第三,財政收入比上年增加量的對比。全市財政收入有較大幅度增加是從20**年開始的。20**年全市財政收入比上年增加70089萬元,其中市區新增 43312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61.8%(在市區新增量中市本級新增30167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43%);六縣市新增26777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38.2%。20**年全市新增量為100465萬元,其中市區新增量為58158萬元,佔57.89%(市本級新增量為40270萬元,佔 40.08%);六縣市新增量為42307萬元,佔42.11%。20**年全市新增量為126257萬元,其中市區新增量為57388萬元,佔 45.45%(市本級新增量為36159萬元,佔全市新增量的28.58%);六縣市新增量為68869萬元,佔全市54.55%。?

第四,財政收入質量的對比(詳見表8)。20**年、20**年、20**年稅收收入佔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市本級財政為80.31%、76.39%、 74.32%,所佔比重明顯下降;四區財政所佔比重為,84.07%、81.10%、81.29%,呈波動狀態;市區財政所佔比重是81.43%、 77.85%、76.64%,有明顯下降的態勢;六縣市財政所佔比重為79.38%、76.48%、77.69%,也為波動的狀態;全市財政的比重為 80.6%、77.3%、77.1%,下降趨勢也比較明顯。以上情況說明,市本級區財政的執行質量相對下降,帶來了市區財政執行質量的下降,進而影響了全市的財政執行質量。?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市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產資、財政收入指標所佔比重,還是其增長速度對比、增加量所佔比例對比,不能否認的是市區經濟發展相對慢於縣市經濟的發展,而市區經濟發展放慢的主要原因在於市直單位經濟發展較慢。?

二、對市區經濟的幾點看法和今後發展趨勢的判斷?

1、對市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所佔比重下降的看法。

一方面,我們把全市經濟作為一個"大蛋糕"來看,如果把這個"大蛋糕"作一百份來分,一方多了,另一方肯定會少,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縣市發展快了,經濟實力強了,財力雄厚了,不僅可以解決當地的發展問題、穩定問題、民生問題,而且有利於促進全市又好又快發展。另一方面,對三大指標占全市比重下降的問題,我們還應當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作一分析。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在治理環境汙染、確保安全生產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關停了一大批小煤礦、小焦廠、小水泥、小鍊鋼、小軋鋼、小化工等"十五小"企業,暫時犧牲了一些眼前的利益,而我市的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今年止8月底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11天,優良率為86.85%,比去年同期提高9.05個百分點;城市飲用水源水質標準達標率為100%;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水質綜合達標率為77.1%,同比提高12.5個百分點;削減cod1992噸、 so?23712.5噸,已超額完成省政府規定的全年削減任務。第三,從橫向對比看,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來判斷市區經濟佔全市經濟的比重多大才是一個合適的比例。從河南省主要省轄市市區的情況來看,20**年市區生產總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鄭州市區為43.97%,洛陽市區為38.87%,安陽市區為 32.16%,新鄉市區為32.3%,焦作市區為20.5%;20**年至20**年這幾個市的市區所佔比重,除新鄉市外基本上都處於下降的趨勢(詳見表 9)。20**年市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市的比重,鄭州市為41.72%,洛陽市為48.1%,安陽市為31.79%,新鄉市為20.55%,焦作市為26.62%;從20**年至200**年的資料看,市區全社會固定投資所佔比重也處於下降的情況(詳見表10)。20**年市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佔全市的比重,鄭州市為75.23%,洛陽市為52.15%,安陽市為63.30%,新鄉市為51.81%,焦作市為48.4%;按20**年至20**年排列,鄭州、安陽市區所佔比重呈上升勢頭,洛陽、新鄉、焦作市區所佔比重則反映為下降的趨勢。

2、對市區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相關關係的看法。

先看固定資產投資效果係數,即每百元全社會固定資產當年能夠提供的新增的地區生產總值。20**年至20**年七年平均全市為52.0元,市區為42.09元(其中市直為32.0元,四區為69.41元),六縣市為59.56元。從 20**年的資料看,全市20**年為41.96元,是七年間最低的一年,比七年平均水平低10.14元;市區為34.69元,僅高於20**年為 27.20元,比七年平均水平低7.4元;市直為19.75元,也是七年來最低的一年,比七年平均水平低12.25元;四區為65.69元,比七年平均水平低3.72元;六縣市為47.08元,也為七年來最低的一年,比七年平均水平低12.48元。這些資料起碼可以說明三個問題:

一是受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的產業結構影響,市直單位投資效果是最低的,並且其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二是受市直單位投資效果下降的影響,市區的投資效果也是不理想的。三是全市的投資效果從總體上看、分塊看都是下降的趨勢(詳見表12)。?

再說財政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的相關關係,即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詳見表13)。20**年至20**年全市各年份指標為4.25%、4.01%、3.85%、 3.97%、4.58%、5.63%、6.54%;市區各年份資料分別為8.0%、7.56%、6.73%、6.91%、7.85%、9.69%、 10.51%;(市直各年份資料分別為7.54%、7.00%、6.12%、6.23%、7.48%、9.76%、11.14%;四區各年份的比重分別為 10.15%、10.10%、9.57%、9.79%、9.06%、9.52%、9.30%);六縣市的百分比分別為2.13%、2.04%、 2.21%、2.30%、2.71%、3.40%、4.39%。這些情況可以說明以下四點:一是無論是全市所佔比重還是市區、市直、縣市所佔比重都明顯呈上升的趨勢;二是這種上升的趨勢是從20**年開始的;三是四區經濟執行質量有下降的苗頭;四是經濟執行的質量從總體上看是市直好於四區、好於縣市,市區好於縣市、好於全市。?

3、對市區經濟特點的看法。

從三次產業構成上看,市區經濟是以工業經濟為主的結構,20**年至20**年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年高達67.76%。〖cx1〗從工業企業所有制性質上看,市區經濟是以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為主體的結構,20**年市區限額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為1100158萬元,佔市區全部工業增加值 1609267萬元的68.36%,佔市區生產總值的46.32%。從輕重工業劃分上看,市區經濟是以重工業為主的結構,20**年市區限額以上重工業增加值為1407840萬元,佔市區全部工業增加值的87.48%,佔市區生產總值的59.28%。從大中小型企業區分上看,市區經濟是以大中型企業為主的結構,20**年市區限額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增加值為1177915萬元,佔市區全部工業增加值的73.20%,佔市區生產總值的49.00%。從產業鏈上看,市區經濟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結構,20**年全市限額以上採掘工業和原料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571990萬元,佔全部限額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016864萬元的69.50%;實現利稅878893萬元,佔全部限額以上企業實現利稅1197265萬元的73.41%;佔用資產總計 6122801萬元,佔全部限額以上企業資產總計8847624萬元的69.2%。市區經濟的這種結構明顯具有"三高一低一長"的特點:即高投入(如新建煤礦噸煤投資500元左右,新建火力發電機組每萬千瓦需投資4000萬元左右)、高消耗〔如一個百萬千瓦級火電廠年耗原煤300萬噸左右、耗水4000萬立方米,生產100萬噸原煤要動用250萬噸煤炭儲量,損耗248萬噸水資源、每生產1噸煤需要付出資源浪費、生態破壞損失及地表塌陷損失70多元的隱性代價(《平頂山日報》,20**年9月19日,第四版)〕、高排放(如每生產100萬噸原煤排放20萬噸矸石,一座百萬千瓦級火電廠年粉煤灰排放量接近 100萬噸)、低產出(20**年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佔用資產342886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3080626萬元,百元資產提供主營業務收入89.84 元;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佔用資產825298萬元,主營為業務收入638532萬元,百元資產提供主營業務收入77.34元;而輕工業佔用資產 1475957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1494750萬元,百元資產提供主營業務收入為101.27元)、立項建設週期長(一座百萬千瓦級電廠從立項到建成投產沒有五年左右的時間是不行的,一座百萬噸級的煤礦沒有三至五年的時間也建不成)。?

4、市區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環境容量有限。我市環境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形勢仍不容樂觀。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目前市區二氧化硫排放量達14.1萬噸,是國家控制線5.5萬噸的2.6倍;cod排放量3.2 萬噸,是省政府分配給我市排放量的2.1倍。市區大氣環境質量一直在全省倒數一、二、三位徘徊,今年前8個月與周口並列倒數第三。二是建設用地供需矛盾較大。20**年市區建成區面積66.5平方公里,而市區至20**年建設用地控制規模為67.5平方公里,已經所剩無幾。新城區共有建設用地面積 10.49平方公里(15735畝),截止目前已獲批准用地8208畝,扣除道路、綠地用地,還可供用2853.5畝。石龍區目前尚有發展用地45畝。新華區、衛東區分別被新城區和高新區隔開,往西、往東無法發展,往南不是其轄區,往北是採煤塌陷區和山地,兩區不少山坡地都劃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發展受到嚴重製約。三是市和四個區的職責和職能不協調、財稅體制不順、事權和財權不一致。不少方面的工作是區裡有職責幹活,無職能管事,如背街小巷建設管理、房屋拆遷、建設用地協調、招商引資上專案等工作區裡都得幹,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附加費等稅費全部由市本級徵收,規劃、選址、專案審批、收費等諸多事項的決策權、行政執法權、收費權都在市直部門。四是市區都市計畫起點不高,控制性詳細規劃基本上是空白。城市功能分割槽不清,工業區和居住區混雜在一起;市區主次幹道多為丁字路、斷頭路,高速公路將新老城區隔斷;各區之間缺乏定位,競相盲目發展、重複建設;行政機構重疊、交叉設定,企業和居民辦事不便。五是受資源稟賦條件和產業結構的制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較慢。20**年市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產值僅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4%。六是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例大幅度下降。 20**年為36.86%,20**年為24.55%,下降12.31個百分點。七是受市區天然條件的限制。整個城區成帶狀展開,城市道路交通擁擠,東西、南北向主次幹道通道不通,主要交通量都壓在了老城區湛河以北、新華路以西、光明路以東狹小的範圍內。?

5、對今後市區經濟所佔的比重的預測。

今後一個時期,市區三大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市的比重,從趨勢上看,恐怕還會有所下降。其主要依據有以下幾點:

一是近兩年六縣市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如20**年市區生產總值增長18.5%,六縣市中只有舞鋼市增速高於市區增長速度,為18.7%;20**年、20**年市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為11.2%和14.58%,這兩年六縣市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全部高於市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的加快說明投入增加的多,經濟總量增加的也快,地區生產總值增量增的多就會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這種勢頭完全有可能保持下去,市區三大指標所佔的比重可能會繼續下降。

二是受環境容量、發展空間的制約,市直擴張能力強、帶動能力強的大型企業規劃建設的大專案,包括一部分正在建設的專案、一部分近期將要開工的專案和正在進行前期工作的專案,多數都擺放在縣市,如投資400多億元的中國中部化工城專案、2×100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專案等。

三是部分企業受資源的吸引和做大做強的需要,也把一批專案放在縣市。如平煤的汝州礦區開發、神馬和匯源化工的合作,中鹽皓龍對葉縣鹽業資源的開發等,也將直接影響和帶動縣市投資的增加,進而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四是一些企業還將不少資金投向了外地。如平煤在襄城縣、禹州市、駐馬店市、開封市以及陝西的煤炭資源勘探開發和化工產業的發展,神馬在上海、新鄉的發展等,對我市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加快市區經濟發展的若干建議?

1、制定好市區發展的三個規劃,即市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都市計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一是要制定好市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包括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確定好市區發展的戰略思想、戰略目標、戰略措施、實施步驟等。

規劃應根據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情況、既有產業特點、發展潛力、市場前景和城市化程序等,統籌考慮未來市區的產業佈局的重點、土地資源的空間劃分、城市發展的佈局、水源地保護、林地和溼地保護、綜合交通體系、風景名勝區建設等因素,在地域和產業上確定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區域和產業。從地域上看,市區的原煤開採、焦炭加工、火力發電、煤化工、鹽化工等都不應再擺放專案,這方面的專案都應佈局在縣市;市區應重點發展高技術產業,現代裝備製造業、物流業、生態旅遊和工業旅遊、新興服務產業、房地產業等產業,在飲用水源地、溼地保護區、林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應嚴格禁止新上工業專案和房地產開發專案,防止造成新的破壞和汙染。應按照主體功能分割槽制定開發政策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二是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制訂好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重要地段、重點區域、部分標誌性建築物的修建性詳細規劃。

建市以來,我市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五次編制修訂,現行的總體 規劃1990年委託中國都市計畫設計研究院於1994年編制完畢,1996年經省政府批准實施。但從總體上看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總體規劃起點低,二是缺乏控制性詳細規劃,三是規劃執行隨意性大。20**年前後,我市又委託上海同濟都市計畫設計研究院對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目前總體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但仍沒有控制性詳細規劃。因此,建議市政府應捨得投入一筆資金,根據對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論證結果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抓緊組織、委託有關部門編制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解決市區規劃建設中無章可循和隨意性大的問題,決不能再出現工業區和居住區犬牙交錯,建築模式千篇一律,汙染源點多面廣、難以治理等老大難問題。?

三是要根據市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做好市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

根據20**年修編後的城市總體規劃,劃定市區(主即四區範圍內規劃區) 2020年用地面積為112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為110萬人。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土利用總體規劃,市區到20**年用地控制規模為67.5平方公里,止20**年底建成區已達66.5平方公里,基本上無建設用地指標可用。按另一調查資料,扣除建成區面積和調整給新城的用地指標後,符合規劃可以利用的建設用地指標為6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葉縣遵化店鎮和湛河區北渡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要抓緊測算、分析、論證今後一個時期的用地需求,對市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修訂。?

2、認真研究制定加快市直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對歸市直統計、收取稅費的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進行全面摸底排隊,針對其發展中遇到的人才、土地、資金、產品、技術、環境等困難,確定市級領導和市直有關部門面對面幫促,幫助其協調需要向上申請和市裡協調的問題,推動企業上專案、上技術、上水平,做強做大,加快發展。對市直大中型企業需要外來配套零部件的產品,要分門別類,出臺政策,支援其在市轄範圍內進行配套生產、委託加工、定點採購,讓大中型企業集中人才、資金、技術、裝置,搞核心部件的生產,搞整機的組裝,既發展壯大自己,又帶動上下游關聯配套企業的發展。要建立市直企業發展的監測指標體系,出臺對企業和法定代表人激勵的政策措施,支援企業加快發展、加速發展,為市直經濟的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3、科學確定四區的產業發展重點。

建議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 和四個區,對四個區的資源稟賦條件、開發潛力、市場前景、產業結構的現狀、行業結構的特點,轄區大中型企業分佈、專業技術人員構成,稅源結構、增長變化趨勢,發展的空間,對四區經濟發展應採取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論證,確定各區在二、三次產業及暨行業發展上的側重點,統籌規劃四個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形成城區之間優勢互補、競相發展、有序推進的發展格局。?

4、創新機制,理順市直條條和四區塊塊的管理體制。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區已有的原來基本上是城市的派出機構,發展成為已具有經濟、社會、法制、環境建設、民生保障等眾多行政職能的行政主體。加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城市現代化、經濟市場化和社會法制化程序的加快,城區在經濟引導、市場規範、城市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的任務不斷加大,肩負著"興一方經濟、建一方文明、保一方穩定、富一方百姓、美一方環境"的重要職責,已由一般的管理環節發展成為關鍵的管理層次。這就需要我們改革、創新已不適應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議學習借鑑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對哪些市直部門管不了、也管不好,或者說不應該由市裡管的事項,統統下放到四個區。如鶴壁市已將市政管理、城建監察、城市綠化、環境衛生、消防、教育、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職能下到城區。我們在這些方面也可做些創新,步子還可邁的更大一些。比如:一些區屬專案的規劃選址、用地申請,只要不違犯城市總體規劃和詳規、不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矛盾,可以委託區裡決策;背街小巷的規劃、建設,也可委託區政府管理;區屬專案的環境影響評價等,也可由區裡負責。此外,區裡反映的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後,一些好的中學留在市裡管,一些差的中學交給區裡管,我們認為也不盡合理,可考慮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國小校全部交由區裡管理。?

5、深化市、區財稅體制改革。

為了進一步調動四區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積極性,建議在保持市本級和四區既得財力的基礎上,改革完善兩級分稅體財政體制,可以採取兩種辦法進行改革。一是按轄區將所有企業的各種稅費全部下放至四區,由其負責徵收,實行市本級與四區分成制度。二是按稅種和收費種類劃分,確定哪些稅種和收費是市本級的,哪些稅費是四區的,哪些稅費由市本級和四區共享分成。這樣既可以調動四區抓發展、抓稅收、抓財政收入的積極性,也可以避免四區挖市本級的收入、混級入庫的現象,還可以降低財稅部門的徵收成本,減少跑冒滴漏,可謂一舉多得。?

6、出臺支援四區發展經濟的激勵政策和加壓措施。

一是根據市區產業發展佈局、城市功能分割槽規劃,由市委、市政府統一協調,四個區分別建設若干個不同型別即發展不同產業的工業園區或工業聚集區,根據上下游產業的關聯度,建立若干個迴圈經濟園區。各區的招商引資專案打破區的界限,按園區性質進駐。

二是各區的招商引資專案進駐其它區的工業園區時,誰招的商前五年投資、產值、增加值、利稅等指標歸誰統計,上交稅費也歸誰所有;五年後實行五五分成制度。

三是對市區39個城中村的改造,應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把任務壓給區裡,把相應的政策和權力交給區裡,如土地出讓全部返還區裡,主要用於搬遷戶的安置補償,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儘快改變城區面貌。

四是積極探索建立市區失地農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可考慮由政府出一部分資,再將其徵地、拆遷補償款的一部分拿出來用於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可實行與其它城市居民不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即一入保即發放基本生活費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這部分人的後顧之憂。

五是對區和縣市在工作指導上實行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在工作實績考核上,應建立不同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六是加強對市區經濟發展的指導協調,建立市區經濟發展協調指導小組,定期聽取區經濟發展情況的彙報,協調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區經濟發展進行幫扶。

七是建立對四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巡視檢查制度,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帶隊,對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每半年進行一次現場督查、現場點評。

7、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做好有關縣的工作,儘快對市區的行政區劃進行調整。

根據修編後的城市總體規劃,市區和中心城區規劃區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主城區 112平方公里),包括:①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和石龍區的部分割槽域;②寶豐縣和葉縣縣城的都市計畫區範圍;③葉縣遵化店鎮、魯山縣辛集鎮和馬樓鄉、張良鎮、磙子營鄉國道311線以北地區。加之,市裡現在正在制定寶丰、平頂山、葉縣一體化(或者說產業帶)發展規劃,現行市區轄區與發展區域不一致,協調任務很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發展。另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披露的資訊,全國已有28個省(市)區實行了鄉財鄉用縣管,18個省(市)區實行了縣財政由省直管;我省已對6個縣級市賦予省轄市經濟管理許可權和部分社會管理許可權,對41個縣市賦省轄市部分管理許可權,並實行省財政直接結算、政策直接享受的政策。從長遠看,國家將會逐步建立中央、省(市)區和市縣(市地、縣級實行政府不同級、財政同級)三級財政的"扁平化"財政體制,即:實行一級政府、一級事權、一級財政、一級稅基、一級預算的體制。所以,無論是從當前的發展看,還是從將來的需要看,我們都應下決心對市區的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近期可考慮先把與市區周邊接壤的鄉鎮劃歸市區管理,使各區都有發展需要時向外擴張的空間;中期可考慮對已列入市區規劃區範圍的鄉鎮的部分地域和已規劃的中部化工城的區域劃歸市區管轄。也可將近期、中期兩步合為一步。遠期可考慮將葉縣、寶豐縣兩個縣改為兩個市區。但無論如何,近期、中期的兩步都應抓緊走。?

8、採取多種措施,切實保護好市區的環境。

一是大力開展城郊綠化和荒山綠化,市裡內外,凡是適宜種樹的地方都應進行綠化,包括四區部分靠天收的坡耕地也可採取返租倒包的辦法予以綠化,特別是程平路和北環路之間、北環路以北至市區邊界的地方都應種樹綠化。

二是對市區汙染嚴重的工廠應制定關小上大、限期外遷計劃,全部搬出市中心區。

三是嚴格執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建設專案"三同時"等環境保護制度。四是改革汙染物排放收費制度,改變目前的收費方法,實行先核定排放定額,排放定額內按收費標準徵收,超過排放定額部分,成倍提高收費標準,以高額收費,強制推進企業採用先進技術,減少汙染物排放。五是根據市區產業發展佈局和城市功能分割槽的要求,集中建設一批專業化的工業園區,集中擺放同類型企業,建設共用的副產品、有害產品回收利用企業、汙水治理企業,促進各類資源的迴圈利用。工業園應儘可能選建在適宜建設工程的丘陵地、荒坡地、廢棄地上,儘可能減少耕地的佔用。六是新上一批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加工企業,力爭經過三五年的努力,做到當年排放的煤矸石、粉煤灰全部加以利用,並且消化掉過去排放的一部分煤矸石和粉煤灰。七是改進城市建築物的規劃設計,特別是用於飲食服務的營業用房,要考慮消除噪音和油煙汙染的問題。八是積極開闢用地條件,建設一批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和綜合市場,所有主次幹道兩側的建築物底層甚至包括二層都要設計、建設為營業用房,居住人口相對集中的支路兩側、小巷兩側或居民小區院內應儘可能多設計、建設一部分營業用房,做到划行入市、進店經營,以方便環境衛生的管理。九是要切實保護白龜山、昭平臺水庫的飲用水水源,新城區的各類建築物、構築物要儘可能遠離水源地,水庫周圍應多種樹、多種花草,嚴禁鄰水搞房地產開發和興建工業專案,防止水資源汙染。魯山溫泉開發單位都應建小型汙水處理設施,達標後才能排放沙河,流入昭平臺水庫。?

9、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我們認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一是人才問題,我們缺的是這方面的人才,引進人才又很難留住,因此建議有關企業可以採取和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投資合作的辦法,解決研發人才的不足的矛盾;有實力的企業也可以採取在高科技人才集聚的城市設立開發研究院的辦法,招攬人才,解決這一問題。二是風險投資的問題,高技術產業是一個高投資風險的行業,沒有有實力企業的支援,沒有風險投資的支援很難有所作為。因此,建議市財政和新城區、高新區財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再吸收一部分企業入股,建立一個股份制企業性質的高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平臺,來化解這一矛盾。三是孵化基地問題,高新技術產品往往要經過中間試驗即工業化試驗階段才能轉向商業化生產,沒有這個過程科技成果就難以轉化為生產力,難以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這就需要我們依託某些企業建立中試基地、孵化基地,這些企業可以在平頂山選擇一些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的車間、試驗室來進行,即在平建立一批中試基地,但也必須有一定的資金支援。因為在這個階段是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同樣需要風險投資予以支援。走過了這個階段,我們就可以採取出讓成果、技術入股、合作建廠等辦法進行產業化生產。總之,我們認為可以採取兩頭在外(即研究開發在外、市場在外)、一頭在平(風險投資、中間試驗、成果轉化在平)的辦法,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大的發展。?

10、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受能源和原材料為主的產業結構和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影響,市區第三產業長期沒有走出僅為當地企業和居民服務的圈子,輻射帶動能力薄弱。目前我市又正處於經濟增長的週期性波動過程的峰頂(我們統計了1978年至20**年28年地區生產總值的環比增長速度,從資料上看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的年份一般在四年左右,詳見表14),從明年開始,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放緩,要保持市區經濟的一定增長速度,把其在全市經濟中的比重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必須把第三產業作為重點來發展。第三產業僅僅為當地服務是不可能有大的發展的,必須與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要求相適應,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能力,才能有一個大的發展。從指導思想上,首先要改變只有工業發展後才能發展服務業的觀念,要把服務業發展作為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推進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來抓。在工作措施上,要把建立產品大生產基地、大物流公司、大倉儲設施、大產品集散地、大市場作為加快第三產業的重點來抓。要圍繞加快農村工業化程序和優勢農產品的 開發,學習魯山縣發展腰帶、絲棉、絹花和郟縣發展鐵鍋的經驗,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品一業"經濟,形成小產品、大規模、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形成各具特色的產品生產的大基地。要圍繞平頂山鐵路東站周邊地區,大力發展倉儲業、物流業,建設一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形成若干個大的物流公司。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吸引輻射帶動能力,才能推進第三產業有一個跨越式發展。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產業,如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連鎖經濟、創意經濟、物流經濟、物業管理社會化服務、產品配送、鐘點服務,以及農業觀光遊、工業文明遊、生態環保遊、水上運動遊(建議對白龜山水庫大壩以下至許南公路沙河段20公里左右的地段進行綜合開發,建設水上游樂設施和兩岸休閒娛樂中心)等新興觀光旅遊產業等。要加強對商貿中心建設的規劃、指導、協調,在光明路雙豐商場、新華路人民商場、湛南火車站、建東鷹城廣場、建西建材大世界周邊區域和新城區建設一批新的商貿服務設施,形成若干個商業服務業副中心,方便群眾生活,分流老城區中心區域的人流、車流、物流壓力。?

11、及早謀劃城區道路通道的建設。

一是做好高陽路、新南環路、程平路、北環路的改造和延伸論證,新南環路應向西與市政大廈廣場前之緯一路溝通,開闢一條新的東西向大通道;高陽路東段及市一中以西段應進行拓寬改造,與新城區道路溝通,形成東西向第二條大通道;新建葉寶公路,將老葉寶路改為城市道路,與建設路一起,形成東西向第三條大通道;程平路、北環路應向西延伸至新城區居住區、工業區北部,形成與規劃建設的新葉寶公路溝通,形成第四、第五條東西方向的大通道。二是將高新區之開發一路、開發二路近期向北伸打通至程平路,遠期向北打通至北環路,向南打通至新南環路;新華路向北打通至程平路、再打通至北環路;開源路向北應打通至程平路、北環路;光明路向北打通至程平路、北環路;凌雲路向南打通至老南環路,向北打通至程平路;新城區規劃的經五路、經七路、經十四路向北延伸至程平路、北環路。南北方向形成開發一路、開發二路、大烏路、新華路、開源路、光明路、凌雲路、西斜路、平郟路、經五路、經七路、經十四路共十一條道路通道。?

12、進一步擴大市區人口規模。

城市人口規模的大小,既是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綜觀當代經濟發展快、綜合實力強的地方,無不是以特大型城市為龍頭帶起來的。只有城市規模大了,各種設施、條件齊全配套了,才能增加吸引輻射能力,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企業,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中原城市群總體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豫政文[2006]45號)要求,平頂山市"20**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 10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人,成為特大型城市;2020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7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60萬人。"20**年市區人口為 92.59萬人,到2020年還餘14年,中心城區人口需增加67.41萬人。而1992年市區人口為74.92萬人,到20**年14年間僅增加 17.67萬人。可見今後十幾年擴大市區人口規模的任務多麼繁重。我們一定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創新體制、放寬政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吸納更多的外地人才和農民進市定居。一要改革、完善戶籍政策,凡是在市區有固定住所和相對穩定工作的人口,不管是哪裡來的人員,都應充許在平頂山市落戶。二是多渠道開闢就業崗位,使所有在平落戶的人員都能憑一技之長找到就業崗位。三是要加強和完善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增加和擴大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使所有在平落戶的居民能夠租到房或能夠買得起房。四是擴大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使新增加的市區人口能夠得到社會保障制度的保障。五是打破非農業人口和農業人口子女在上學、就業、入伍和社會保障、住房等方面限制,實行同城待遇,吸引更多的外來居民到市區落戶。我們相信,市區人口的增加必將拉動市區經濟的發展;市區經濟的發展將會進一步引吸市外人口到市區定居,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