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1.14W

還在煩惱不知道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怎麼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樓宇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

一、基本情況及評價

樓宇經濟是我區打造現代服務業強區、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區政府堅持以“國際化、高階化、特色化、集約化、標準化”為導向,按照“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設一批、規劃一批”的思路,依託我區特有的人文社科、生態環境等資源優勢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優勢,做優做精“一核一帶三區”的空間佈局和產業佈局,全面推進樓宇經濟高階區的打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肯定:

(一)總量與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區深入推進重點專案建設、“三退三進”、騰籠換鳳、“三改一拆”等工作,樓宇資源在黃龍國際商圈、文三路電子資訊街區、城西等區域不斷擴容,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工作,中介服務、文化創意、廣告設計、金融證券、房地產開發等優勢產業在樓宇中的集聚效應不斷放大。據統計,我區現有上規模(即總面積≧8000平方米或樓宇稅收≧1000萬元)的商務樓宇近百幢,總面積近400萬平方米,入駐各類企業6000餘家。在去年成功打造12幢億元樓,40幢千萬元樓宇的基礎上,今年再接再厲,1-8月已打造億元樓9幢,千萬元樓35幢。

(二)特色與效益不斷提升。目前,黃龍國際商圈集聚了較多的跨國公司和中介服務業企業,文三路電子資訊街區集聚了IT業和貿易業企業,創新創意產業在之江、城西、三墩等區域快速發展,並形成了產業特色樓宇叢集和“中介服務樓”、“計量檢測樓”、“文創產業樓”等專業特色樓宇。1-8月,全區45幢重點監控樓宇區內企業貢獻稅收35.9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16億元,稅收屬地率達92%,平方稅收2502元,特別是世貿中心以5.35億元的稅收貢獻成為我區第一幢“5億元”樓宇,平方稅收達到18759元。

(三)優勢與品牌不斷顯現。隨著現代服務業強區戰略的實施,城市化程序加快,優勢產業深度集聚,我區作為省委省政府駐地、休閒旅遊勝地以及眾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地,為樓宇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環境優勢,從而推動了樓宇經濟不斷邁向高階化。同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推進“審批服務進樓宇”等特色工作,以歐美中心為代表的“黨建為核心、經濟為主體、服務為載體”的“三位一體”樓宇叢集管理服務新模式基本形成,我區樓宇經濟的優勢與品牌效應不斷凸顯,黃龍國際商圈、文三路電子資訊街區在省市都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之江文創園、蓮花商圈、西溪溼地影視等品牌也在進一步打響,今年,我區有12幢樓宇被評為市50佳商務樓宇,樓宇培育和發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四)潛力與後勁不斷增強。依託黃龍國際商圈的輻射帶動,以及文教商圈、城西商圈的日趨成熟,樓宇招商呈現良好勢頭,同時,三墩區塊、蔣村新區、之江地區、西溪谷等區域新建在建樓宇專案儲備充足,現有在建樓宇專案48個,預計年度可投入使用的樓宇16個,招商面積達70萬方。加上現有的存量、空閒資源,我區樓宇可招商面積達到160餘萬方。

(五)服務與扶持不斷優化。區級層面制定了樓宇經濟“十二五”規劃及分年度實施計劃,建立了樓宇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服務中心,統籌全區樓宇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同時健全各項工作機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開展“十進黃龍”、“三退三進”等專項活動,不斷加大協稅護稅和財政扶持力度,推動樓宇經濟快速集聚發展。各鎮街也不斷完善組織網路,優化樓宇經濟協作招商、聯動管理、考核獎懲、激勵扶持等政策,探索樓宇社群、一站式代理代辦、地毯式樓宇排摸、網格化服務、“九員”服務進樓宇等舉措,不斷做大做優樓宇經濟。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的情況看,我區在推進樓宇經濟發展等方面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源性因素制約樓宇經濟的擴張。一是主城區的樓宇資源日益稀缺。我區各鎮街、園區雖然都有樓宇資源,但總體上呈現出“中心貧、周邊富”的格局。特別是主城區的部分老街道,樓宇資源日益貧乏。如北山街道樓宇以行政事業單位和居民樓居多,基本無純商業樓宇且無可開發資源,該街道的樓宇入住率已達到97%以上,可用於招商的樓宇面積僅3000餘平方米。西溪街道13幢重點樓宇的入住率在95%以上,部分樓宇甚至達到100%,空餘資源越來越少。二是區域環境制約城郊樓宇資源的利用。雖然三墩、轉塘、蔣村等區塊擁有不少樓宇專案,如三墩投入使用的樓宇有12個,在建樓宇10個,規劃樓宇23個,但受到地域環境、道路設施、人口集聚以及公建配套等影響,入駐樓宇的企業以低、小、散居多,樓宇的綜合利用效率較低。轉塘、蔣村等區域的樓宇也存在類似情況。三是商業樓宇的可控性較低。我區的商業樓宇業主大多為市場主體,政府實際掌握的資源十分稀少,對樓宇招商的控制力較低。商業樓宇專案主體或業主追求租金利益與政府需要高成長性企業、屬地企業的稅收收入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這些市場主體在運營過程中“重租輕稅”的逐利本能,使之在“租金”與“閒置”的天平中選擇前者,進而影響到入駐樓宇企業的稅收屬地率和貢獻率、產業導向以及經濟業態。

(二)競爭性因素制約樓宇經濟的發展。一是周邊城區的政策優勢較為明顯。由於財政管理體制、城市功能佈局等原因,周邊餘杭區的海創園、臨安的青山湖科技城、江干的錢江新城以及拱墅、濱江等區域在稅負減免、財政補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優勢明顯,再加上土地供應和樓宇資源充足、租金差異等優勢,給我區樓宇招商帶來強勁壓力。另外,位於我區核心商圈的11.44平方公里高新江北區塊,濱江區在不需承擔大量社會管理事務,並且能在科技扶持、房租補貼上給予更大優惠的'基礎上,與我區競爭企業落戶,優勢顯而易見。而我區現有的樓宇經濟扶持政策在扶持重點、形式以及支援力度上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企業流動門檻更低。如工商部門出臺的深化改革優化服務促進創業創新的實施意見中,廢除了工業性企業設立和變更時必須當地政府批准、企業外遷時必須當地政府或者部門同意等規定,使得企業流動的約束力更小。有的企業為達到外遷的目的,甚至採用了直接登出企業名稱的辦法,使得設定企業外遷的“攔水壩”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三是樓宇資源充分挖掘、有效利用尚待加強,協稅護稅責任共擔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