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

才智咖 人氣:2.2W

貫徹河長制工作的目的在於更好地開展環境汙染治理工作,保護生態環境。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

  第一篇: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

按照《xx市“河長制”實施方案》要求,費縣對轄區內主要河道實施“河長制”管理模式,為確保迎淮工作不失分,認真開展對轄區“河長制”落實情況的自查自糾,現將費縣水利局“河長制”工作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費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03條,其中祊、浚、溫涼、涑為四大主幹河流,屬於淮河流域,境內總流域面積1903.8平方公里。作為水利大縣,我縣高度重視河流治理和“河長制”各項工作,嚴格落實轄區水環境保護責任,積極制定《費縣城鄉水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費縣城鄉水域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辦法》,抓好抓實,嚴格各級“河長”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逐層分解任務,並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督導考核。通過自上而下,層層努力,我縣在“河長制”方面重點做好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認真落實“河長制”工作任務

縣迎淮指揮部與全縣各級“河長”簽訂目標責任書,確定我縣28條主要河流實行縣、鄉、村三級“河長制”, 出臺了《費縣“河長制”實施方案》和《費縣“河長制”實施細則》,明確了“河長”職責。24位縣級領導擔任了縣級“河長”,40位鄉鎮(街道)領導擔任了鄉鎮級“河長”,並。一是在每條河道的河岸顯要位置設立“河長”資訊公示牌,公佈“河長”姓名、舉報電話。全縣共設立“河長”資訊公示牌42塊。二是建立河道檔案,做到“一河一檔”、“一河一策”,摸清底數,有效治理。對縣域內28條主要河道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以文字、表格、圖片等形式建立檔案,掌握河流狀況;針對各河道情況不同的特點,實行“一河一策”,因地制宜,確保水質達標,水清岸綠,要求做到對重點河流實行“六個一律”,即:入河排汙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線一律截汙、所有汙水一律入管、企業排放一律達標、小養殖等土小專案一律取締、支流水質一律達標。

(二)切實搞好河道水域環境 確保迎淮工作不失分

1.做好河道清潔綠化工作。今年開展迎淮工作以來,各級“河長”認真落實責任,積極參與包乾河道的環境治理工作,共治理了河道19條,清淤長度達111.9公里,清淤垃圾608.8噸,河道栽植水生植物14450棵,河岸綠化173400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763600棵,改造河岸護坡30公里,築壩10座,有效美化綠化了河道周邊環境。

2.開展河道非法養魚網箱清理工作。我縣浚河、祊河等

主要河流有非法養魚網箱2110個,涉及費城、胡陽、探沂3個鄉鎮(街道)。相關鄉鎮都派專人負責,制定具體工作措施,並狠抓落實,確保了5月20日前河道非法養魚網箱清理工作順利完成。同時,為防止非法網箱養魚出現反彈,在河道的醒目位置設立禁止河道非法網箱養魚的公示牌,並加強河道巡查,堅決杜絕非法網箱養魚的反彈。

3.加大汙水垃圾清理力度。汙水、垃圾是河道水域環境的重

要汙染源。根據迎淮工程專案進度安排,我縣加大對城區汙水直排封堵和河道清淤力度。縣住建局對建成區溫涼河、護城河、鐘山溝、洪溝及許家崖乾渠的汙水直排進行了摸底排查,共排查直排口50處,涉及15家責任單位。目前,汙水直排口封堵工作已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全部完成,有效地減少了城區汙水入河直排量。同時加大了對建成區河道溝渠淤泥垃圾的清理力度,動用機械1200餘臺次,完成護城河、鐘山溝等河道的垃圾清理,共清理垃圾20萬方;完成縣城25條道路、100餘公里的排水溝內垃圾清理工作,清理垃圾2000方,有效避免了道路垃圾流入河道。

4.抓好畜禽養殖業汙染治理工作。費縣全縣共有畜禽養

殖戶4371戶,截止11月份,全縣禁養區域內養殖戶1826戶,現已拆除604戶,停養897戶,棚舍清理完成82.2 %;限養區域內養殖戶1402戶,現已停養729戶,整改驗收203戶,整治完成率66.48%;適養區域內養殖戶1143戶,現已停養682戶,整改驗收65戶,整治完成率65.35%。目前,全縣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工作任務尚未完成。其中,全縣養鴨戶950戶,停養446戶,拆除352戶,整改驗收152戶,整治完成率100%,養鴨汙染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三)加強水政執法監管力度

為切實落實“河長”責任,全面做好河道綜合治理工作,我局不斷健全相關制度機制,加大河道水政執法和監管力度。

強化督導檢查工作。縣迎淮指揮部抽調工作人員,督促各鄉鎮(街道)對轄區內河道開展全面清理和整治工作,加大河道水域環境檢查力度,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有關鄉鎮,共下達督導問題表12份;各級“河長”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具體治理工作,承擔相應責任。

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各級“河長”定期對全縣15條主要河流及重要水利工程進行巡查。密切跟蹤各部門單位的河道治理進度,對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責成有關單位及時整改。

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縣水利局嚴格履行水行政執法職責,加大對河道執法巡查和涉水案件的執法力度。2014年,先後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26起,其中查處河道非法採砂12起,非法開採地下水資源4起,破壞水利工程 6起,其他水事案件4起,維護了水法規的尊嚴和水事秩序的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我局“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體工作落實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是部分群眾保護水環境意識不強。“先汙染後治理”模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河道水域環境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群眾對河道環境保護的主觀意識不強,既沒有改變長期形成的亂扔垃圾,亂倒汙水等習慣,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河道環境整治工作中,導致“河長”工作壓力大,河道環境整治難度大,易反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是河道治理的財力物力投入不足。徹底的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而投入不足是我們治理過程中的一大軟肋。因為沒有專項經費,也沒有專人負責,各級“河長”的河道治理工作困難重重。

三是“河長制”長效管理機制有待完善。河長制實行“一河一長”工作機制,但是轄區內有多條河流是跨區域的,且河流具有流動性、不穩定性等特點,使“河長制”管理河道範圍因跨區域造成管理不便,特別是在河道環境治理上,分別治理,分片包乾,易治標不治本,不能取得有效成果。

三、下步工作重點

為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河長制”,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迎淮考核工作指揮部的要求,制定下步工作計劃,並狠抓責任落實。

一是積極發動群眾參與。要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河長制”中,把公眾從旁觀者變成環境汙染治理的參與者和監督者。要採取多種形式宣傳引導群眾形成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調動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努力營造群眾積極愛護河道水域環境,參與美好環境建立的濃厚氛圍,使群眾成為河流汙染治理的生力軍。

二是統籌協調治理力量。實施“河長制”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是水環境質量改善。要實現水環境改善目標,需要加強部門與區域間的理解和配合,協調好各方力量同步治汙,“河長”之間既要分級管理,又要強化配合,共同做好流域河流治理工作。

三是考核指標科學合理。實施“河長”應責權統一,明確“河長”考核目標。制定“河長制”考核機制時,要在清晰的責任邊界劃定基礎上,建立系統化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明確實施的保障條件。要合理確定工作考核指標與水質考核指標的關係,做到“河長”責權的一致。

  第二篇: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

河灣社群東與三河鎮為鄰,西接豐樂街道,社群共計592戶,居民均居住在豐樂河沿岸,自落實河長制工作以來,我社群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河長制工作要求,紮實開展河長制管理工作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落實。

一、加強領導,認真履行職責

社群成立了以總支書記王於華為組長,兩委其他同志為成員的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並結合本社群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2015年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日常管理機制和工作臺賬。按照鎮政府落實河長制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責任,按照統一領導,責任落實的方式,切實加強對我社群轄區內水環境整治。

二、制定措施,開展綜合整治

河灣社群河長制轄區範圍西自肖家橋原劉運泰浴池,東至神靈溝,與三河鎮交界,全長約5.4公里,佔線長,任務艱鉅,我們通過廣播、電子螢幕、宣傳欄、會議等形式對廣大居民開展“河長制”工作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全民參與河道整治的意識,努力營造居民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2015年1—8月份,我們集中動用了船隻開展不少於20次的清理河道漂浮物和腐爛水萍,將沿岸邊的垃圾全部清理運出,組織100多人次剷除可河道邊的墾植,迎水坡廁所已基本清理拆除,目前只剩下5座在動員做工作,限期在9月底全部拆除結束。截止目前,今年在“河長制”水環境治理方面社群已投入8000多元。

三、強化措施,落實長效機制

首先要嚴格按照河長制工作方案,真抓實幹建立巡河制度,堅持每月不少於一次的巡河檢查,並認真的做好巡河記錄,巡河時要有圖片,發現問題要及時落實整改,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其次要做好每月資訊收集和上報歸檔工作,同時做好轄區內水環境調查、登記,協調解決本轄區內水體治理工作中的問題,要使河長制工作形成為一種長效機制,順利推進。

  第三篇:貫徹河長制工作總結

泰順之美,在於山,源於水。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是泰順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追求,也是36萬泰順人民共同肩負的歷史使命。去年以來,泰順縣深入貫徹落實溫州市委、市政府實施“五水共治”打造“美麗浙南水鄉”的工作部署,堅持以“護水、治水、美水”為突破口,以建設“生態之城,生態水鄉”為目標,全面推進“五水共治”。從溫州火車站前往泰順的車上,我們一次次的被泰順的好山好水所吸引,而從泰順市水利局副局長口中,我們瞭解到了很多關於泰順在五水共治中的工作情況。

一.部門聯動,完善機制

泰順縣政協成立“五水共治”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五水共治”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工作,泰順縣司法局成立司法行政服務“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依託“河長制”,對全縣2條市級河道、43條縣級河道、176條鄉級河道實行“一對一”管理,併成立13支鄉鎮河道保潔隊,落實100多名村級河道保潔員,負責河道日常保潔和監管。

二.加大宣傳,輿論先行

1.縣委宣傳部、水利局、住建局、環保局等各部門聯合開展“五

水共治、法治同行”主題法制宣傳,利用鄉鎮集市日和重大節日,通過發放資料、法律諮詢、法治文藝演出、法制節目視訊、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開展 “五水共治”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如與縣法院聯合開展了“開好一次庭,上好一堂法制課”系列活動,用以案說法的方式,增強了“五水共治”一線工作人員的法制觀念,促進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的有機融合。

2.通過《聯誼報》及市縣級報刊、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和泰順政協網站、《泰順政協》、社情民意專報等宣傳載體,宣傳報道反映“五水共治”民主監督的實施情況;加強“五水共治”民主監督的宣傳報道。

3. 縣司法局法律援助助力五水共治。司法局成立了包括3名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的律師在內的“五水共治”法律援助監督指導團,對受理的“五水共治”法律援助案件進行回訪、評估、會診。著重排查該縣以“三庫三網三站”(即珊溪水庫、文祥湖水庫與樟嫩梓水庫,城鄉供水管網、垃圾收集網、汙水處理網,甲家渡、垟溪、龜湖電站)為重點的“五水共治”專項行動實施過程中的矛盾糾紛隱患。在“五水共治”專項行動29個重點村(居)、11家重點企業和3處農民工集中居住區設立法律援助便民點,使“五水共治”法律援助工作更接地氣。

三.公益活動,我在行動

各組織聯合縣環保局、縣水利局開展“青春助力治水·建功美麗泰順”治水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開展該系列活動“一條暴走的小魚”公益活動、“小魚治水,保護母親河”活動,投放魚苗7.5萬餘枚。

四.治汙先行,治汙在我

治水並非只是一朝一夕,而在五水共治中,治理生活汙水便成了泰順的重點。為加快治理,相關部門縮減了治水專案前期審批流程,提前完成縣域農村汙水治理規劃評審,並計劃三年新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80個村,改造提升195個村、長效管理287個村、新增受益農戶51124戶,其中今年新建27個、改造提升65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並做好相關設施的配套長效管理工作,同時完成部分農村生活汙水管網鋪設,實現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

當然,在和陶局的交流中,他也表示泰順的五水共治也存在一些困難。

1.五水共治資金投入大,成效慢。

2.五水共治存在與地方經濟相沖突的可能。陶局表示,為了更好地開展五水共治的工作,他認為在五水共治與經濟發展相沖突的情況下,應當以五水共治為重點。

3.人民對於五水共治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依舊有待提高。我們都知道“五水共治”是一場攻堅戰,沒有旁觀者,都是踐行者。治水不單單是政府的事,也不可能由政府大包大攬、一包到底,必須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主動參與。但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卻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只有當每一個人都意識到五水共治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時,五水共治的工作才算是有了質的飛越。

感受:

在向陶局學習五水共治的措施和經驗時,我們更多地瞭解了五水共治,更多地瞭解了泰順在五水共治中的工作。泰順的青山綠水需要的是每一個人去保護。在這個美麗的城市裡,我們看到的是潺潺的溪流,我們看到的是清澈的河水,我們更看到的是泰順人民五水共治的決心。在泰順的兩天裡,我們去了幾個鄉鎮,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嶺北。那裡不僅山清水秀,綠樹成蔭,更有古廊橋、古民居、千年古道等人文景觀,文化底蘊和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一下車,便聽到了嘩嘩的流水聲,那樣的清澈,那樣的響亮。在部分鄉村我們也看到了汙水進化處理工程的工藝流程圖,上面詳細寫出了汙水處理的流程。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下,在五水共治如此濃厚的氛圍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泰順縣可以在今後變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