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蟲》國小教學反思三則

才智咖 人氣:3.26W

教學反思(一)

《小毛蟲》國小教學反思三則

在上課前,我認真研讀了《小毛蟲》這篇課文,當自己沉下心來讀,再聯絡曾經的經驗,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感人,小毛蟲那種不悲觀、不失望,盡心竭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所有的孩子,甚至大人們學習啊!所以,我想在這堂課上,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深深紮根。

但是在繼續研讀課文時,結合以前受到過的專家的指點“在教課文前除了自己讀通讀懂課文外,還要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編者又為什麼把這邊文章放在這一單元”,我又查了資料,我瞭解到《小毛蟲》這篇課文是達芬奇在文藝復興時寫的一篇科學童話,在當時那個背景下,作者可能更多的是向世人宣傳蝴蝶生長的過程是:小毛蟲吐絲——結繭——蛻化成蝶這一科學知識。再看語文配套的教參,教參上的老師建議讀了課文以後,讓孩子們初步瞭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將按其自己的規律發展的道理。看到這裡,我有點糊塗了,雖然結合作者意圖,結合教參資料,蝴蝶生長的過程所揭示的哲學道理——一切事物都將按其自己的規律發展,是應該講給孩子們聽的,但是對於兩年級的孩子來說,滲透這一哲學觀點,我覺得有點牽強,而且他們的體會肯定也不深。那麼我讓孩子們學了課文後,最主要需要掌握的道理究竟該是什麼呢?

後來,我們教研組老師一起和我討論這一課,老師們指點迷津,讓我的思路更加清晰,我原來的那種想法比較合適,但是教學的重點如果只是在課文第2、3小節,讓孩子們反覆讀小毛蟲的精神的描寫,不是很合適。雖然感悟其“精神”是重點,但是結合二年級孩子的自身特點以及單元目標“理解詞句”,那麼在教學不妨多花時間在第1、2及5節,重點理解一些難懂或者優美的詞句,認識到小毛蟲前後的變化,再回過頭來思考,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小毛蟲是怎麼做的?他做了哪些努力?

課上完後,教研組老師對我的課作了比較高的評價,我自己也感覺上得挺順利的。但是每節課總有需要總結和提高的地方,通過這一節課,我感覺自己在這些方面還得加強:

1、教態的自然。我希望自己能夠像趙老師和張老師一樣,始終保持一種沉穩的教態。把握好激情的度,尤其是在課堂中,不要因為有的孩子的不專心而使自己不專心。

2、語文基本功還得好好打磨。包括板書、課堂語言等等。

教研課是一種磨練,讓我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讓我對教材、對學生有更周密的思考,每上完一節教研課,教研組老師在趙老師的帶領下都能給我非常有益的評價,我感覺自己很幸運。

教學反思(二)

(一)多媒體的合理運用,使學生正確理解了詞語、瞭解了課文。

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多媒體的運用很好地幫助了學生對課文的瞭解與學習。例如,我在教學小毛蟲盡心竭力工作的時候,用一系列的圖片向同學們展示了一隻小毛蟲吐絲結繭的動畫。讓學生一邊觀看動畫,一邊理解詞語的意思、瞭解毛蟲成蝶的過程。當同學們看到小毛蟲一個勁地吐絲,直到把自己全部包圍起來的時候,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盡心竭力”。 另外,在講小毛蟲化繭成蝶的過程時,我用生動的動畫向同學們展示了它化繭成蝶的過程,看動畫的過程中理解了“輕盈”等詞語。

(二)幾個遺憾之處:

1、匯入時,指名回答的人數過多。

在匯入環節中,我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讓學生說說對小毛蟲的瞭解。由於剛剛開始,比較緊張的緣故,當學生說到點子上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地引入到下一個環節,所以又請了好幾個同學進行回顧,所以這一個環節的處理有些拖沓。

2、朗讀的指導還不夠到位。

在本課教學中,我雖然採用了多種形式進行朗讀,但是,朗讀的面不夠,而且同一句話我抽了太多人,以至於後來的時間不夠。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小節指導也不能到位。而且在教學課文第二節的時候,我沒有對重點詞語進行標註,讓人產生一種“空口說白話”的感覺,對整體的教學效果有些影響。

3、未進行德育滲透

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毛蟲在被其他昆蟲拋棄在一邊,面對這種情形,它沒有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它盡心竭力地做著工作,最終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蝴蝶。學習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別人拋棄你的時候不能悲觀失望,要盡心竭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小毛蟲知道了自己該做的事,而盡心竭力的去做。而作為學生自己該做的事情又是什麼呢?該如何去做呢?課堂上,我沒有及時的給予德育滲透。如果把德育滲透進去,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什麼,應該如何去做的話,相信,對他們的學習以及行為習慣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卻沒有,所以感到很遺憾。

教學反思(三)

本學期我們語文大組開展了語文學科研究。在研究課中,我們上的是《小毛蟲》一課。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為了語文學科的不斷推進,在教學設計中,我精心設計了學習表穿插在課堂教學中。

由於我們學校的生源因素,學生在面對學習問題上普遍欠缺主動性,那對於新課程的語文來說是相當不利的。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爭對二年級教學要求的特點在學習表中設計了課前練習、課堂練習和課後練習。

《小毛蟲》所在的單元要求學生能理解有關的詞語在文中意思,讀懂文中的一些關鍵句子的含義。在幫助學生思考、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從小養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本文描寫了一隻小昆蟲從結繭到破繭羽化的變化過程,從而告訴了學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將按自己的規律發展。

全文篇幅較長,在課前一定要求學生要做到充分的預習工作。我在課前練習這一板塊設計了讀準字音。兩位老師細讀了文字之後挑選出了“纖細、拋棄、盡心竭力、輕歌曼舞……” 等難讀詞語。學生只有讀準了字音後,全文才能朗讀通暢。在課前明確地引導了學生解決文中的難字讀音,那麼學生就能輕鬆地把課文讀好、讀得更準確。二年級要求學生能借助工具理解詞語的意思了。這篇課文的詞語量教大,又較難理解,因此在學習表中設計了“查帶點的字”表格填空。特別是“笨拙”的“拙”、“霧靄” 的“靄”,這些字又難讀又難理解。表格不難,有查字典的,有選擇的字義的,使學生能輕鬆地完成,不成為一種很大的負擔。在課前,讓學生把這些自己能解決的進行了預習以後,那樣上課既節省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好習慣。

語文教學尤為重視朗讀,古人說得好“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我們這裡的孩子回家讀書的效果不是最理想,到課堂上來讀得結結巴巴的孩子很多,低年級的學生更是需要老師去扶持。在課堂中,為了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輕歌曼舞”這一詞語,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先讓學生選擇詞義,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再讓學生演一演昆蟲輕歌曼舞的樣子。本文篇幅較長,讓學生彌補了回家朗讀不夠的缺陷,也通過朗讀提高了他們對文字的理解,爭對小毛蟲努力工作的精神,我指導學生在課堂中反覆朗讀,體會其中的含義,學生也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在課堂中,我還播放了小毛蟲變成蝴蝶的視訊,學生邊看邊演,讓學生從感官上感受蝴蝶的美麗。

一堂課後,發現現在低年級的教學很難教。字的教學,詞的理解,句子含義的分析,說話的練習都貫穿在整堂課中,我覺得對老師來說,相當難,有時真有點顧此失彼的感覺了,因此在時間上把握還不夠,感覺要把學生教會教好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此,學習表的誕生猶如我們老師添上了得力的一雙手,它扶助學生走上學習的捷經,找到學習的好方法,養成學習的好習慣。老師通過學習表可以豐富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實效,學習表更能促進教師鑽研教材,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目前我們語文老師還在不斷摸索、研究的過程中,我想,通過我們全體老師的努力,我們的語文教學會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