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8W

教師需要通過反思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自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教學反思

《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教學反思一

我常常覺得,上一節課就像做一鍋飯:學生是米、教學內容是水,新“課標”和“發展與創新”的理念就是將米煮成一鍋好飯的火。而老師充當的就是“巧婦”這個角色。借用這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我是想用以說明我所理解的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過程與課堂教學的關係。

今天,我上的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28課《我的弟弟“小蘿蔔頭”》。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我把課堂完全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讀書、自主交流,在感悟、發展中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上課前,我最擔心的是學生因為時空的距離而不能真正的理解、動情,但在剛才這節課上,當我聽到同學們一聲聲深情地朗讀,看到同學們眼裡閃動的淚花,讀著卡片上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時,我知道,同學們不僅真正地讀懂了課文,而且也被感動著、激勵著,在心與心的碰撞中,激發出來的是創新的火花。

這節課,我力求體現了以下兩個要求:

一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較好地注意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了包括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綜合能力在內的語文綜合素養的訓練,並使之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水乳交融地結合。

二是“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的要求。整節課我注意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自己查詢資料、課堂自由交流,自主選擇朗讀的內容與傾聽物件,重視感悟的過程和情感被激發的體驗。最後,學生在感悟與感動中,在小卡片上寫上送給“小蘿蔔頭”的祝福語,學生由讀到悟到說到寫,整合了語文知識與能力,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個張揚個性、激發創新的契機。整堂課立足於學生的發展,揉合了創新的理念,打開了學生情感和思維的閘門。

回頭看這節課,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學生因寄宿的緣故,課外收集的資料面比較窄;有些環節的呈現還欠明顯。也許,我不能算是一個“巧婦”,之所以敢把這鍋飯端到這裡來給大家品評,是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和同行更多的指點、指導,使自己能在“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的課堂裡不斷成長。

《我的弟弟“小蘿蔔頭”》教學反思二

本節課所認識的小蘿蔔頭對於學生來說很陌生,因此我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了有關小蘿蔔頭的錄影,在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說說看課件的收穫。然後匯入新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23課《我們的弟弟小蘿蔔頭》,“小蘿蔔頭”的真名叫宋振中,他剛生下八個月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監獄。這篇課文就是講“小蘿蔔頭”獄中生活的。 這樣一來,學生對課文內容就有了一個感性認識,對於小蘿蔔頭的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程度的瞭解。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想一想,大家為什麼叫弟弟“小蘿蔔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練習用因果句式回答。

因為他長得________大,________小,所以難友們叫他“小蘿蔔頭”

我接著又出示了下一個問題:弟弟為什麼會長得腦袋大,身子小,像“小蘿蔔頭”? 結合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從幾個方面介紹了“小蘿蔔頭”在監獄裡的生活。學生很容易答出:本段從住、穿、吃三個方面介紹弟弟在獄中的生活。然後我又出示了填空:

弟弟住的是________的牢房。

弟弟穿的是________的囚衣。

弟弟吃的是________的牢飯。

當學生們深刻體會了小蘿蔔頭的生活環境後,我又提問: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弟弟是怎樣學習的?很自然的過度到下一段。

在學習課文之後,我讓學生們對比一下自己與小蘿蔔頭的生活及學習環境,然後說一說自己有什麼感受。學生們都體會到了我們的條件非常優越,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美好時光,多做有益的事情。

我想,在這節課上,學生們學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深深的受到了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