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充氣雨衣》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74W

今天上《充氣雨衣》,用兩個課時來上。這篇文章比較長,要認的字比較多,涉及前後鼻、翹舌和形聲字。生字教學按照“檢查預習、讀文、寫字”來進行,因為這課沒有要寫的生字,所以讀文的時間比較長,這也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做鋪墊。但是在花了比較充足的.時間默讀課文,同桌輪流讀課文後,請同學回答“小林是怎樣發明充氣雨衣”這個問題時,很多學生都回答不出來,只有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回答一部分,但是說不出發明充氣雨衣的全過程,即:原因、經過、結果。於是我再把問題細化:下雨時穿上了普通雨衣的小林遇到了什麼難題?他是怎麼解決這個難題的?大部分同學把小林製作充氣雨衣理解為發明,而忽略小林是一直都在思考“有無一件雨衣不會弄溼褲腿”這個問題才會從“旋轉起來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這兩件事產生靈感從而創造出充氣雨衣的。可以說“粗知故事大意”這個教學目標是達到了的,但是本單元要求的“動腦、動手,善於觀察,勇於實踐,勇於創新”這個目標卻沒有達到,還需要再花一節課來讓學生說說“從這個故事中你學到了什麼”來達到這個目標。

國小二年級《充氣雨衣》教學反思

感覺這節課放手得太多,引導做得不夠,比如可以創設圖畫情景來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大意——“普通雨衣→旋轉起來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同時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也不夠,高估了他們,而且要求也過高。課後跟樊老師交流,樊老師也認為要求學生說出“充氣雨衣是怎麼發明的”這個要求是拔高了,最多十來個學生能說出就可以了。不過事實上只有三個同學能大概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