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33W

《藏戲》這篇課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藏戲的來歷以及藏戲的三個特點。是為了讓孩子們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藏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藏戲教學反思

藏戲教學反思【1】

六年級下冊第二組文章都是介紹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我感覺學生在學這一單元文章內容時,應該非常感興趣,結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戲》一文,感受頗深。

因為這篇文章極具民族特色,因此課的伊始,我採用了極富感染力的導語將學生帶入情境,學生深受感染,然後也都紛紛介紹了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藏戲的材料。接下來學生便帶著濃濃的興趣走進了文字,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學會了相關詞語。然後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質疑,然後通過小組合作解決比較難一點的問題,簡單的問題隨提隨時解決掉,然後賞析文章,讀一讀,談一談感受,學生針對此環節談得感受非常深刻,並對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收集的慾望。整個課堂被濃濃的藏戲包圍。但本節課也存在著不足,例如質疑的問題不夠深刻,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評價不夠及時等,我將在以後的課堂中逐步完善。

藏戲教學反思【2】

《藏戲》是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文章,這個單元是以感受“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來編排教學內容的。《藏戲》一文就是對藏族傳統劇種的生動闡釋。課文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絢麗多彩,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頗具文學色彩。

在講了《藏戲》一文,不僅是孩子們感受頗深,就我本身而言也有很大的'收穫。 因為這篇文章極具民族的藝術特色,因此課前互動,我採用了極富感染力的影音課件將孩子們帶入情境,孩子們深受感染,便帶著濃濃的興趣走進了文字。接著,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抓住“形成”、“特色”給課文分段。幫助學生理清脈絡,然後孩子們根據課文內容解決相關問題,即藏戲的形成和藏戲的藝術特色。

藏戲形成的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們快速讀課文,看看藏戲是怎麼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很多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以講故事的形式說出藏戲的形成過程,就這樣,在故事中我帶著孩子們弄清了藏戲的來歷。在情感價值觀上,孩子們感動於唐東傑布無私、智慧和七位姑娘的義舉。在學習藏戲藝術特色這一環節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句段先品讀再概括,讓孩子們去讀、去動腦、去感受、去說。 接下來,讓孩子們總結和發現本文的寫作特點,體會本文開篇排比反問的獨特寫作方式以及這種寫作方式的好處。最後老師介紹本文的開頭方法,反問句開篇法,並藉助課件讓學生了解比較有特色的一種舞蹈——安塞腰鼓,嘗試來設計一個開頭。 在教學中,能把三分之二的時間還給學生,能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思、議的空間,促進學生與文字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當然 這節課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師的過渡語不美;有時話語囉嗦重複;教學時間沒掌控好,感悟寫法環節和拓展延伸環節時間有點緊;板書有點亂;朗讀的樣式不多;教學方式太單一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希望更加努力鑽研教材,把教學過程設計得更加精彩。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努力。語文教學更是不易,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

藏戲教學反思【3】

《藏戲》這篇課文主要為我們介紹了藏戲的來歷以及藏戲的三個特點。是為了讓孩子們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閱讀課文,是以介紹民風民俗為主題的單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因為本文在語言上的這一特點,而且,藏戲對我們師生而言是一種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將它上成了精讀課文,我想這樣的“略讀”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因而我在教學的時候還是花了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因為這篇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較多,同時在說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為了讓孩子真正有所收穫,我覺得保證教學時間是一個必要條件。本課條理清晰,內容比較易懂,但距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遙遠,可以說是從未接觸過,並且本課有些詞語屬於少數民族特有的稱謂,所以,讀通課文、理解課文、瞭解藏戲是本課的重點。

在處理生字詞時,除了將帶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還將一些藏族特有的稱謂出示,並教學生讀準理解,為他們讀通課文打下基礎。此外,我還引導學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詞語,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對課文有了大體的印象。我覺得這樣做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中下等的學生,不至於課文學完了,卻讀不準生字,讀不通課文。

課文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的順序來寫,內容清楚,分“藏戲的形成”和“藏戲的藝術特色”兩方面來介紹的。從文采上來看,“藏戲的形成”這一塊內容是比較突出的,我將體驗的重點放在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重點學習這部分,體會唐東傑布為民造福開創藏戲的艱苦經歷。學生從課文的4——7自然段讀懂了藏戲是怎樣形成的,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首先,個人素質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備課環節上考慮的不夠成熟,預設的課堂程式和實際的教學過程存在差距。再者是課堂語言缺少一步到位感。靜心自對,思過學賢,學以致用,儘快提升素質是當務之急。其次,在高年級小組評課上,聽幾位領導的評述我在深深思索、反思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也感受到我在教學高年級略讀課文時要把握住幾個點:一是整體把握課文的體系,以文章前面的導學思考題入手,將問題簡化突破重難點即可,不能放不下學生,扶的過多,放的太少,尤其是二類課文的字詞關應一帶而過,不可過細,將精力放在理清條理上,感悟語言,體悟表達方法上。二是要學會及時捨得,把多餘的教學語言、教學環節捨去,去粗留精,為迴歸課文整體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節省教學時間,以利於引導學生體會文字的語言特色,學習寫作方法並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其三,學會盡快從線狀教學過渡到塊狀教學,從繁瑣的閱讀指導分析中解脫出來,以幫扶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鍛鍊學生學文能力而服務,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其四,課前精心備課,深入鑽研教材,既備文字,又要備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