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座位》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18W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下面是關於《找座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借鑑!

《找座位》教學反思

  《找座位》教學反思

教材簡析:

《找座位》是培智數學浙版《快樂生活》第三單元認識電影票的第二課時。定位於數學綜合實踐課。意在讓孩子通過尋找、確定第一排的方法,幫助孩子在實際生活環境中如何快速確立排數的方法,從而高效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培養孩子對號入座的思想意識。

學情簡析:

星星班共有學生9人。A組學生兩人。具備基本的學習、理解能力,對於生活經驗的感知相對較為豐富;B組5人,能認識數字,但理解、邏輯思維能力急需發展,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學習注意力難以持久維持;C組2人,其中一人言語不清,另一人不善言語,學習能力較弱,需在他人的輔導下感知周圍事物。

為此 確立一下學習目標:

A組:能理解幾排幾座的意義,能獨立學找相應的座位。

B組:在支援下理解幾排幾座的.意義,尋找相應的座位。

C組:在輔導下參與活動,體驗對號入座的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採取生生互學的方式。

1.利用已有經驗學習。

生本教育強化以生為本的意識,一切從學生需求出發,通過孩子自身的“學習”內化其知識技能。為此課的開始,利用報告廳模擬影院的環境,提供“影票”,讓孩子自主依據“影票”的座位資訊尋找座位。從而發現哪些孩子已經掌握其方法,便於課中有針對性地重點引導學習物件。

2.重點講解確立第一排的方法,培養孩子推理的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主要是讓孩子習得舉一反三的技能。通過創設不同方位、不同參照物的方式,讓孩子尋找、指認“第一排”,幫助孩子識記確立第一排的技巧,通過張貼排數,鞏固對“第幾排”的認知,優化生活經驗。

3.藉助數字認識座位號。

對於BC組的大部分人來說,數字是認識的。為此通過PPT演示尋找座位的方法:橫向找排,豎向找號,結合點表示對應的座位號。幫助孩子建立邏輯推理的意識。

通過課堂的教學,對比課前的預設,有以下幾點感悟:

1.精準把握學情,做到有的放矢

對於學情,課前首先調查摸底,瞭解孩子對此部分知識、能力情況,從而在

上課時講主要精力投放在B組人員身上。

2.創設環境,直觀體驗

對於中重度智障孩子來說,真實的環境模擬比任何形式的宣講有效。為此利用報告廳的資源創設找座位的情景,通過現代媒體的演示,直觀形象地將找的方法通過視覺再現出來。

3.生生互助,共同進步

針對A組學生學得輕鬆的現象,尋求其做老師的小助手,與B組學生結成對子,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提升自我。

4.強化聽指令的意識

整節課因到了新環境上課,加之互動較多,孩子相對較興奮,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課上部分孩子不能安心聽講,聽從指令的意識下降,直接導致學習效果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