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55W

模仿名師與否的糾結

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反思

拿到賽題前不久剛聽過盛老師所執教的這節課。整節課以教給學生學會“收集資訊”“整理資訊”“運用資訊”為主線,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跟她以往的課一樣,板塊清晰,框架大氣,已經深深地烙上盛老師的標記。好吧,我雖只是一介普通教師,可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我的課怎麼也要烙上“何氏”的標記吧。

有“我”與無“我”的糾結

“何氏”的課?適合403班學生的課?適合401班學生的課?適合602班學生的課?

在403班試教之後,甚是懊惱,整節課設計四個版塊,竟然在下課鈴響時只上了不到三個版塊!究其原因,應該是403的孩子發言積極,多請了幾個孩子複述故事造成的。再到401班試試,又在創編故事這一環節卡殼了。咬咬牙,到602班再試試。整節課,我鑽在自己早已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和環節中出不來,滿腦子想的是,這裡少叫幾個同學發言,這裡不能超時,這裡要把學生的回答引到我設計好的環節裡去……沒有關注學生的興趣點,沒有留意到學生需要糾正的句式,沒有跟學生思維的.碰撞和理解的共鳴……課堂上,我只想到“我”。

三節相同的課,是烙上了“何氏”的烙印,不錯,“表演者何氏”。驀然想到,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舞臺上的主角應是孩子們。

如何“授人以漁”的糾結

李老師聽了我在602班的試教課後指出:應該有學法的指導。怎麼授?明確的?隱含的?想起自己聽其他老師課的感受。換位思考,就算現在的我去聽四年級的課,我也需要老師明確地告訴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完成學習。

就這樣,在反覆的糾結中,我為這節課搭起了“明確傳授學習方法”的框架的樓房,讓孩子們自己來設計裝修,烙上了405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