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園水墨畫教學現狀的反思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4W

“寫意水墨畫具有變化的線條、豐富多彩的墨和色、變幻無窮的水墨滲化、快速成型等特點,其構圖不受時空限制和焦點透視束縛,其造型是對事物的高度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與幼兒自主創作的繪畫作品有著十分相似的特徵。”[1]在幼兒園階段開展水墨畫教學,通過水墨畫學習,可以體驗水、墨、色在宣紙上的奇妙變化和畫面的筆情墨趣,對幼兒瞭解和體驗我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點,培養對中華文化和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有著積極的意義。

對幼兒園水墨畫教學現狀的反思論文

一、幼兒園水墨畫教學的現狀分析

因為幼兒的語言詞彙有限,繪畫對幼兒而言,是自然感情與情緒的表達和傳遞的最好手段。各種天真、稚雅的塗鴉,以及造型為主的幼兒繪畫,都是幼兒藉以表達內在情感與思緒的最直接方式。水墨畫的特殊的水墨效果,無疑給了幼兒一種詩意表達自己內心情感和思緒的方式,但是由於成人不正確的評價和教學方式,使幼兒無法真正地自由、自在的用水墨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

1.評價標準的成人化。繪畫可謂兒童的天性,“三歲的兒童已有繪畫的意願,當兒童受到外部的刺激和影響時,頭腦中容易產生形象思維活動,並在其自身情感、意念等諸多內驅力的推動下,自發地揮毫潑墨,這種自然的情感衝動保持了兒童繪畫的原創性。”[2]兒童的繪畫從來就不帶任何的功利色彩,這種繪畫的創造是自己內心情感的自然表達和釋放。

而成人的視角更多的侷限於幼兒作品的外在特徵和技法運用的熟練程度上,而忽視了幼兒創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幼兒作品本身的拙雅、質樸之美,對幼兒水墨畫的評價僅僅侷限於“正確與不正確,像與不像”的標準上。莊子早在二千年前便說過,各美其美。“美是主觀和相對的,因人而異,哪有什麼共同的標準可以找?”[3]美國的哲學家、教育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對情感生活之本質的洞察和理解。水墨畫作為一種繪畫藝術,其作用也因該是使幼兒在利用水墨進行創作時,能獲得一種積極的愉悅的情感體驗,感受水墨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自由自在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而不是揹負著成人的標準進行痛苦的機械運動。

我們應該關注與幼兒水墨畫中那種兒童的“童真”和“童趣”的真實表現,應該注重水墨畫的這種繪畫形式帶給幼兒不同於其他繪畫形式的情感體驗。讓幼兒喜歡水墨的這種繪畫形式,而不是要把幼兒培養成為水墨畫大師。

2.繪畫技能的專業化。如果說兒童繪畫也有技能的話,那麼“塗鴉”就是他們的技能,而繪畫技能是專業繪畫的主要特點之一。水墨畫對幼兒來說,繪畫工具毛筆、墨和色彩的使用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基本的用筆、用墨的能力都沒有,幼兒怎能創造出水墨畫特殊的意境效果呢?這是我們成人的思維方式,但是幼兒不可能像國畫大師那樣有高超的繪畫技藝和豐富的生活情感體驗來營造什麼意境。幼兒的繪畫唯一與國畫大師相同的是都有一種“雅拙”的美,主要表現在繪畫藝術的“質樸”與“純真”上,這是他們在藝術創作時共有的特徵。

雖然只有提高繪畫技能的運用能力,繪畫創作才會有更深的內涵與藝術效果。但是正是上述幼兒繪畫和專業繪畫的區別要求我們不能用過於專業的技能要求來訓練我們的幼兒。幼兒繪畫的特徵是幼兒心智和心緒的自然表現,受技能的侷限,幼兒畫中所表現的藝術趣味不是幼兒的有意追求,而是幼兒天性的自然流露。這種天性的自然流露,所創造出的“童真”、“質樸”、“拙劣”的美就是幼兒水墨畫所營造出的意境。過於追求幼兒對水墨畫技能的把握,無疑使幼兒揹負更多的精神負擔,使幼兒無法正常的進行自由地創作。

3.教學形式的單調化。很多幼兒教師對幼兒水墨畫教學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把臨摹成人畫作為幼兒水墨畫啟蒙的唯一教學形式。而“傳統的水墨畫教學,較多側重於描繪具體物象,刻劃細節,這雖然有助於幼兒掌握繪畫技法,但由於忽略了繪畫的全域性和整體,導致幼兒一旦離開具體的形象摹本,就很難進行獨立、自由的繪畫,”[4]加之成人不正確的評價方式,很容易讓幼兒在獨立的創作過程中產生失敗感和畏懼心理。

傳統中國畫有很嚴密的程式性,“傳統中國畫在用筆方法上每以古人為訓,強調筆筆有出處,不可越雷池,否則即為‘野狐禪’,不正確、不入流。”[5]而“臨摹”這種教學方式和臨摹的物件本身就是脫離幼兒已有經驗和興趣的,長時間的機械訓練,使幼兒無法體驗到水墨畫給自己帶來的特殊體驗,久而久之也會對水墨畫失去興趣,更不用說達到讓幼兒領略水墨趣味、體會國畫韻味的教學目的了。

二、幼兒園開展水墨畫的教學的建議

“藝術不純粹是藝術技法教育,而是通過藝術欣賞和創作得相互融合和滲透,達到提高兒童的審美感覺和藝術創作能力的目的。”[6]幼兒園水墨畫的教學目的也應該回到提高幼兒審美感覺和創作能力的目的上來。採取的評價標準應該更有利於幼兒的發展,淡化技能、技法的傳授,豐富水墨畫教學的形式。

1.評價標準的發展性。教師對幼兒繪畫的評價應該摒棄“像與不像,正確與不正確”的成人標準,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有助於幼兒審美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而實際上,兒童的繪畫用一個“好”或“不好”很難評判,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兒童是真正的大師。”[7]從這句話中應該得出我們至少應該尊重幼兒的作品。因為幼兒自有幼兒特有的繪畫語言,有幼兒特殊的表達方式。

在水墨畫的.學習過程中,幼兒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如毛筆的使用,濃、淡、幹、溼、焦的墨色把握,以及水墨畫特殊的意境營造,“以形寫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追求等。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缺乏足夠的生活體驗,也缺乏相應的造型能力和手、腦協調的控制力,使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熟練的運用筆法、墨法,以及塑造水墨畫意韻、情趣。

因此幼兒園裡的水墨畫教學有更多的藝術啟蒙意味,對幼兒的評價標準也應該結合幼兒自身的發展水平,採取鼓勵和建議這樣具有發展性的評價方式。給幼兒營造一種寬鬆的心理環境,避免幼兒在過分地干涉、指責、嘲笑下產生恐懼感,幫助幼兒樹立信心,大膽的進行各種創作和嘗試。當幼兒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指導和心理的安慰,為幼兒自由表達提供機會和環境。

2.繪畫技能的適宜性。幼兒園水墨畫的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但放任幼兒自由發揮水墨,教

師不給予任何恰當的指導,也只是給幼兒一種新的材料“塗鴉”罷了。陳鶴琴說過:“從前的藝術教育太注重技巧,現在的藝術教育是注重兒童的個性,兒童的創作。但藝術的技能究竟要不要教,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兒童若是沒有相當的技能,斷畫不出很好的作品。藝術是一定要教的,不然讓幼兒自已去瞎摸,就是摸了一輩子,頂多不過象初民時代的作品罷了。”

幼兒掌握一定的水墨畫技能是有助於幼兒更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和生活體驗的。教師在將水墨畫的技能教給幼兒時應該特別注意聯絡幼兒的已有的繪畫經驗,注重水墨畫技能對幼兒的適宜性。教師首先要讓幼兒充分的瞭解毛筆、水墨和紙張的性質,允許幼兒因不瞭解工具、材料效能而造成的畫面的髒、亂、差等。等幼兒熟悉和工具和材料的性質之後,教師可以指導幼兒結合自身已有的繪畫經驗和技能進行自由的創作。幼兒創作的每一幅作品,教師都要進行鍼對性的分析指導。並在指導的過程中,將水墨畫特殊的用筆、用墨技法滲透給幼兒,但不必強調幼兒對水墨畫專業術語的識記和使用。

3.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臨摹”不應該是對幼兒進行水墨畫啟蒙的唯一教學形式。“幼兒階段的美術教學應該是以感受美、表現美為核心的藝術啟蒙教育。”[8]筆者認為幼兒園可採用水墨畫的欣賞教學來代替傳統的成人畫的臨摹,以便幼兒對水墨畫獲得感性的認識。由於幼兒的觀察具有不穩定性、持續時間短、缺乏系統性和概括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有序的、有針對性的觀察,感受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的特點,在教學手段上,可以讓水墨畫欣賞教學與文學、音樂作品欣賞相結合,讓幼兒在詩情畫意之中,體驗水墨畫的意境,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

水墨畫的教學也不應該是一次完成的,在幼兒進行正式的水墨畫創作之前,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熟悉水墨畫的用具和材料,如教師可將毛筆的使用技法藉助兒歌的形式教給幼兒,也可利用水墨遊戲讓幼兒瞭解水墨的性質特點,進行生、熟宣紙的吸水性質的科學實驗等。(鄭中建)

參考文獻:

[1]候莉敏.淺論幼兒早期繪畫及其對教育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06,(1).

[2]郭會萍,陳永新.誰破壞了兒童繪畫的天性[J].科教文匯,2009,(8).

[3]李澤厚.華夏美學?美學四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234.

[4][5]王惠萍.改革傳統幼兒水墨畫教學,培養幼兒審美、創美能力[J].學前教育研究,2009,(01).

[6]屠美如.向瑞吉歐學什麼:《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8):147.

[7]戴曉紅.兒童繪畫語言的特殊表達方式[J].文教資料,2006,(24):175-176.

[8]劉劍眉.5~6歲幼兒繪畫創作中藝術思維的過程與特點[J].學前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