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分類》的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07W

 要帶著一年級的孩子學《分類》,我準備用學校虛擬光碟機中的資料。上課就像看電影,大人也喜歡。沒料想,連續三次剛放到正文就宕機。“哎!”我帶著大家一聲長嘆,開始了一枝粉筆的白色表演

國小數學《分類》的教學反思

開場回顧:

師板書:分類。

師:認識嗎?

生:認識。(分類)

師:誰帶著大家讀。

生(領讀、齊讀):分類。

有孩子撲閃著黑亮的眼睛,疑惑地左右詢問:分類?什麼意思呀?

師:誰知道分類是什麼意思?

好幾雙小手舉的高高。看來,這是藏龍臥虎的地方。

王魯月:分類是圓的.和圓的放在一起,方的和方的放在一起,三角形和三角形放在一起。(書上的習題有分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看來她看過了。)

陳可:分類就是紅的放在一起,黃的放在一起的。

源昊:分類就是把一樣的放在一起。

生:比如西瓜和西瓜、蘋果和蘋果、橙子和橙子這樣子。

反思:學生心中已經有分類的認知經驗。詞典對分類這樣解釋:根據事物的特點分別歸類。孩子們不能用語言抽象出分類的特徵,但是他們對分類的理解很到位。我確信,在練習時,當他們把會飛的動物塗上顏色後,我告訴他們會飛的動物有翅膀,這就叫會飛動物的特點。幾個題目過後,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能理解特點這個詞的含義。

考慮學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識經驗是教學的基礎,但不是教學的目的。教學的目的是給學生新的知識,幫助他們積累更豐富的經驗。對詞彙的理解是需要教師講解的,只有滲透沒有點撥,學生的進步是緩慢的,也是不相信學生學習、吸收消化能力的表現。點撥有利於悟性高的學生的加速成長,點撥可以疏通思維的堵塞,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特效,即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