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誤入“炒客”公司

才智咖 人氣:1.46W

 “不需要工作經驗,不需要報名費,免費培訓一個月,月薪以萬計算……”這樣的招聘條件,好像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量身定做一般。近期,這樣招聘的公司屢見不鮮,且冠以的名稱大多是“投資諮詢”,一切時髦的財經用語都屬這些公司的業務範疇——“炒外匯、黃金,倒現煤、原油……”。聽上去,這像是一個新世紀的新行業,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衝著這個新行業的財富夢想加入了其中,由此掉入“電子商務陷阱”。  

大學生求職誤入“炒客”公司


       11月底,一名畢業生程志(化名)給本報打來電話,講述了他在加入公司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賠掉近6萬元的經歷。他透露,他的好幾個同學現在還在公司裡做,都賠了錢,也不敢給家裡人說。這是些什麼公司?在進行著什麼樣的行業?為什麼頻頻有大學生深陷其中?在程志的幫助下,記者以畢業大學生的身份,對這些公司進行了暗訪。 


       好工作變成“無底洞”  


       程志今年6月份畢業,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投資公司的操盤手,他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職業。程志是在人才大市場的例行招聘會上瞧中這家名為“××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的。當時,這家公司前圍滿了人,大部分都是20歲左右,剛大學畢業。正中間一位西服男子正做著企業介紹——“咱們這個行業是百元投資,千萬元回報。現在是個新興行業,是年輕人才能做起來的事業。”當程志具體問行業是做什麼時,西服男子很神祕地說:“國際金融理財”。西服男子拿出一份資料,上面有這個公司的企業介紹,與“香港匯豐銀行,英國ARA機構合作”等等,程志問員工待遇,西服男子笑著說,月薪不會低於5000元,這是最低指標,至於能做多少,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留下求職資料後第二天,程志便被要求到公司面試。公司主管看了程志的簡歷後誇獎了好幾次,說他應對能力強,公司決定留用他,並對他進行免費的理財知識培訓。“真是一份好工作”,程志當時心裡唸叨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一週的理財知識培訓,程志記了一筆記本國際金融背景和實戰案例,但還是沒怎麼弄清楚自己來這裡做什麼。但公司也沒有著急,每天照常培訓,培訓完後就在辦公室看其他老員工在電腦上操盤炒外匯,聽著他們說一天能賺幾千塊錢,程志心花怒放。但沒多久,主管開始說服程志加入炒外匯行列,說現在公司諮詢業務不多,要自己拿錢開戶做外匯交易,開戶費最低一萬元,還說錢越多越好做,並給程志出主意如何說服家人,讓他回家拿錢來做外匯交易,諸如“一年就能賺好幾萬,做好了一年賺幾十萬的都有”云云。 

 

       幾番“勸說”下,程志開始了操盤手生涯。3萬元開的戶,但開戶後就開始賠,沒有多少經驗的他不到一個月,3萬元就賠光了。他又向朋友借了2萬元投進來,又賠又借。短短兩個多月時間,他賠了6萬多元,直到再也拿不出錢的他,自動從這家“投資諮詢”公司離職。 


       人才市場裡“被招聘”  


       為探清程志所說的“投資公司”真實情況,記者喬裝成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走進一家人才市場。眼前的一幕令記者吃驚,在人才市場的招聘單位中,像程志所說的這種“投資諮詢”公司非常多,一上午的招聘會竟有近20家在招“交易員、諮詢員”等。而隨後幾週記者暗訪發現,這些公司基本上每週的招聘會都參加,一般由三人組成,兩個在招聘席上,一人在被招聘的人群中“演講”。每家公司都說自己進行的是電子商務,是最新的朝陽產業,“黃金”“外匯”“原煤”等重要產品都是他們的經營專案。記者試探著詢問其中一家“上海××煤焦山西分公司”,招考官拿出很多資料,介紹他們的公司在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大宗貿易,靠電子商務來做”。記者遞上簡歷和學歷證書等,招考官沒仔細看,拿過表讓記者登記。一本厚厚的人才市場招聘登記表已寫滿,記者仔細一看,大多數是20歲左右剛畢業的學生,上面還寫著各自的畢業學校和專業。記者有些疑惑,問道,這個行業不分專業和學歷嗎。招考官說,這是新興行業,以後肯定要設門檻,現在只有年輕人懂得電子商務的前途,這不就是門檻嗎?現在進入,以後就是開拓者了。填寫完畢,招考官拿出一張名片大小的卡片,遞給記者,說:“中午1點半到公司來面試吧。”記者在接下來的應聘過程中,好多家“投資諮詢公司”甚至連資料都不看,只要記者留下手機號碼,就發一張面試卡。


        一場招聘會,記者在十多家投資諮詢公司前諮詢,得到的結果近乎一樣,得到面試卡——“你適合到這個行業來發展,歡迎到公司來看看”。招聘會結束後,記者還在考慮該到哪家公司面試,電話就來了,電話通知的是上午諮詢過的幾個“投資諮詢”公司:“你被錄用了,中午帶著筆和本來公司參加培訓吧。”就這樣,只留了一個手機號碼的記者,被“國際專業的投資公司錄用了”。

 

       每天培訓“暴富經”  


       12月3日,記者開始在這家投資公司“上班”。按照面試卡上的地址,記者來到太原市新建路的一棟寫字樓二層。一進門,記者看到一臺臺電腦一字排開,一群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在操作著各種“盤面”。聽說記者是新招聘來的員工,走出一位中年女子,問了記者幾個問題後,便通知去培訓。整個“面試”過程,用時不到5分鐘。培訓室是一個用電梯口改造成的臨時辦公場所。一個年輕男子,正在板子上寫著“企業介紹,行業背景”等。參加培訓的有10個人左右,大多數稚氣未脫。“講師”很自豪地介紹——“這個行業,是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我們公司要做山西最有特色的煤焦中遠期現貨。”講師一直講到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後,1點半繼續講,內容大都是一些金融常識,每天培訓6小時左右。“講師”喜歡用提問方式,讓培訓的新員工回答問題。如“現在賺錢最需要的是什麼?”當培訓的人一個個說出答案時,他微笑地否決,最終說出答案——“資訊”,然後接著問:“現在怎樣獲取資訊最全最快?”如法炮製,最終答案是——“網路”。 培訓兩三天金融常識後,講師開始渲染他的財富,“我最七年級個月賺800多元,現在8000元可能都是一瞬間的事。”而當培訓的人對此產生好奇後,他開始灌輸一個概念:這個行業,交易員賺錢最快,而要想賺更多,自己投資現貨是捷徑。

 

       現貨是一個新概念,記者查詢資料得知,現貨是指近幾年開始的現貨電子交易(也稱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或現貨倉單交易),是以現貨倉單為交易,採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的集中競價買賣,統一撮合成交,統一結算付款,價格行情實時顯示的交易方式。其本質就是現貨商品的電子商務,如同股票期貨一樣,是可以從中低進高拋獲取利益的。由於現貨交易使用的是20%的保證金,也就是說用20塊錢能買到100塊錢的貨物倉單,甚至可按所交保證金100-400倍的資金量進行交易,所以投資利潤很大。培訓後期,講師開始帶著新員工進行模擬操作。按講師講述的原則,記者模擬操作後,當天就能贏利幾千元。講師和周遭同事日復一日地宣傳這是一個新興行業,而這個公司目前已覆蓋全球,未來將成為能為煤炭焦炭定價議價的龍頭企業等。模擬操盤了近一週,培訓算是結束了。原先公司承諾的客戶並沒有落到新招聘員工的身上。每天,記者與新招聘的員工到公司後就是乾坐著無所事事。而當記者和主管談薪水底薪是多少時,主管稱,我們要考核你是否熱愛這個行業,然後決定是否吸納你為正式員工。考核標準是,是否自己先拿錢來炒(兩萬元左右)。很多新員工深信不疑,有的開始用各種方法向家裡人要錢開戶。


       “炒客公司”的真面目  


       在記者暗訪的近半個月內,幾乎每隔兩天都有一撥新員工通過人才市場招聘而來,培訓會更是一天接一天進行著。記者與已在公司就職的老員工交談發現,這家公司這樣的招聘“盛況”已維持了近一年半。一名老員工告訴記者:“天天都招,十個能留下一個就算不錯的,但一個開了戶,公司也就有收入了。”記者發現,公司對新員工的'熱情是在開戶前,一旦新員工開戶後,公司便把注意力“轉移”到還沒有開戶的新員工身上。這名老員工說,公司追逐的是每筆幾百元的交易手續費。記者看到,這家公司內部,專業的財經分析人員甚少,絕大部分“操盤手(交易員)”是一些剛招進來的像記者這樣培訓過幾周的新人。事實上,這種大量招聘員工的方法,其實是在拉客戶。賠完一批人的錢,再招來一批。記者觀察到,在這裡投資操盤的,很少人賺了錢,很多人沒有多少實戰經驗。其他幾家投資諮詢公司看到,大都是這種情形,無論是炒黃金,還是炒外匯,前提都是應聘的人自己掏錢開戶。一些公司將欺騙的物件瞄準了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以尋找金融投資專業人才為名向年輕人丟擲“橄欖枝”,鼓動這些年輕人蠱惑親人、朋友參加投資活動。甚至發現,其中幾家名字不同的投資公司,實質竟是一家公司,如程志所在的山西福××諮詢管理有限公司,曾以太原利××資訊諮詢公司、山西欣××資訊諮詢公司等多個公司名義招聘過新員工。有的公司,名稱地址不同,背後卻是一個大老闆,如記者所在的上海××煤焦山西分公司和山西××宗貿易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這些公司大多是租住著太原市繁華地段的寫字樓,公司內裝潢考究,又以電子商務等名頭來吸引年輕人加入,記者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十多天發現,許多號稱賺了大錢的老操盤手,並沒看上去那麼風光。那位號稱瞬間幾千元收入的講師,也是靠自行車代步,偶爾擠一下807路公交車。 


       這些公司的真正身份是什麼,他們所進行的所謂“炒客”行為是否合法?記者到太原市工商局註冊科進行了採訪,在該科一位姓趙的負責人協助下,查閱了這些公司的工商註冊資料,結果發現,這些公司的投資交易行為都已超越其經營範圍。如山西富××黃金交易有限公司,他們招聘的主要人員是黃金交易員,但其營業許可範圍卻是金銀製品的銷售;而在宣傳材料上註明自己是從事“鎂、銦”等稀有金屬投資貿易的太遠××商品貿易有限公司,其營業許可範圍明確規定“不含貴稀金屬”;記者所“工作”的上海××煤焦山西分公司,則根本沒有獲得太原工商的許可。


       太原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近期就此事進行調查。他們希望通過本報告誡那些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切不可輕信這些所謂的諮詢公司的財富謊言,掉入他們精心設計的“電子商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