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開題報告

才智咖 人氣:6.6K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型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式化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語文閱讀開題報告,一起來看一下吧。

語文閱讀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由此可見,“個性化閱讀”就是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自我表達,真正做到個性化閱讀的有效生成。

“個性化閱讀”就是讓學生在快樂閱讀中成長,讓教師在集約研究中工作。 具體指向是堅持並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主動理解課程的基礎上,積極開發課程,將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立人”教育結合起來,將閱讀教學的學段教學與創智發展的終身教育結合起來,讓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彰顯個性,培養學生的自由獨立精神,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實現對自我的認識,養成主動求知的習慣,提高個人素養,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十世紀初,西方逐步發展起一門新的學科--個性心理學。個性心理學認為,個性傾向性是一個人的活動的基本動力,它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個性心理學理論關於對人的個性傾向性的分析,有助於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定性分析學生特點,確定學習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新課改以來,各類學校針對語文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頗有成效,但從研究目標看他們的重點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的激發;從研究內容看研究學生課外閱讀方面的較多;研究物件多是城市內閱讀基礎較好的學生,而以農村國小學生為研究物件,以農村國小為研究環境的研究甚少。《農村國小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的研究目標內容是教師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方式方法的研究,研究物件是課外閱讀量較少的農村國小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三、課題研究目標

1、探索新課程的評價機制,構建國小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評價體系,提高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的教育智慧水平。

2、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創新型骨幹教師隊伍

3、以閱讀教學為載體,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閱讀知識,幫助他們體驗閱讀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閱讀與語文學習的關係,為後繼的語文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閱讀個性化潛能。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課堂,即主渠道中的閱讀教學,同一材料、同一篇課文對於個性差異的學生,認識不同、理解不同,就是針對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的“教”與“學”,不斷地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並且能夠使之經常地運用到課外的閱讀當中去,並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調整,逐漸養成個性化閱讀行為。具體的研究內容為:

1、國小生個性化閱讀所具有的特點,以尋找其操途徑、方法和基本模式等。

2、國小生個性化閱讀中教師的地位與作用。國小生個性化閱讀中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1)給予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利,讓學生閱讀實踐。每個學生有不同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口味,閱讀水平也有差異,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學生不同閱讀要求,培養國小生個性化閱讀行為,教師應該做到在提供豐富材料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一定範圍的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權利,允許學生根據興趣來選材、來組建閱讀小組,進行閱讀實踐。

(2)結合學生生活經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個基本理念,開放的語文課程以學生的語文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為依歸,將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進一步強調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這一原則,揭示了語文是一門與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的課程。

(3)鼓勵學生多提問、多討論,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在閱讀活動中,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了交流,通過多提問、多討論,思想會產生碰撞,自然會產生個人的體驗,對於學生的個性體驗,教師首先應該愛護,繼而應該是培養和尊重學生的閱讀,而不能用教學參考去套套框框。

(4)調動學生大量閱讀和蒐集處理資訊的積極性。進行個性化閱讀行為的培養不能光讀少量的精品文章,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接受盡可能多的資訊。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一個資訊化的社會,學生的閱讀來源不再是教室,他們可以從報紙上、網路上、影視中、圖書館等資訊源蒐集處理資訊,進行大量閱讀,獲取新的知識。

(5)倡導學生開展閱讀期待、閱讀創造、閱讀批判活動。此策略重在嘗試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創新意識。

3、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造就我校科研型、創新型教師隊伍。

五、課題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採用以下方法:

1、文獻研究法:學習個性化閱讀的相關理論,查閱國內關於個性化閱讀的文獻資料,借鑑他人經驗。

2、行動研究法:通過採取行動研究法,更新教師的教學思想,研究課堂教學評價新標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個性閱讀能力。及時反思教學實驗研究中的問題,寫出教學心得。

3、個案研究法:在研究中對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作追蹤調查,研究分析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施變化。    4、 經驗總結法:從活動中歸納和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施策略。其一般方法步驟:①確定研究課題與物件;②掌握有關參考資料;③制定總結計劃;④蒐集具體實事;⑤進行分析與綜合;⑥組織論證;⑦總結研究成果。

六、課題研究的創新點

1、提高教師對課堂的實踐能力。語文是生活的語文,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閱讀即生活的體驗,解讀文字就是解讀生活。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作家、作者在某個方面生活經驗的表述,訴諸於文字,以抒發對人生、對世界的看法,都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獲得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思想感悟的表現。

2、課題研究與教學互補。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豐富生活閱歷。要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進閱讀中來,讓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文字材料的生活經驗和現實生活在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接觸、碰撞、交流中展開,促進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文字。

七、理論意義與研究價值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

作為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領域——教育,在知識經濟的隆隆腳步聲中,面臨著新的抉擇。我們急切地呼喚著教育的個性化,讓教育從大統一的刻板模式中擺脫出來,成為開發創造潛能的園地。語文,既然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陣地,那麼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方面也就責無旁貸。

1、教育現代化理論

現代教育強調語文教學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現在大部分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的'思考必須與老師的答案一致,這樣的課堂不但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也使閱讀教學缺乏靈動與生氣。因此,有必要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學。

2、新課改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實踐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把閱讀活動變成自己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提高閱讀的水平。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者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由於每個人的知識、經驗和信念的不同,每個都有自己對世界獨特的理解。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可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只能由他們自己建構完成,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以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閱讀、感悟,促成語言的積累,對知識加以整合、重組,形成屬於自己的新知識。

本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實施個性化閱讀很重要的一點是將學生的思維從一個點中解放出來,擺脫“標準答案”的束縛,將學生引向一個更為廣闊、更為開放的空間之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自由思維的空間和自由表達的權利。因此,我們在實施該課題的時候要注重教師對問題的設計,要拓展“問題的空間”,不能在低效、狹隘的問題空間裡讓學生因為去追尋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扼制了個性的張揚。同時,個性化閱讀要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即“誦讀感悟”,以感知為基礎,以獨立思考,富有個性的創造性閱讀為特性,以感性、具象、知覺思維、頓悟思維為主,促使學生利用對語言的直感能力沉潛到語言文字的深處,晤見作者,獲取豐富的文字意義、生活經驗、人生情感、人格精神以及一定的意象建構。

八、研究基礎

課題組組長顧萍萍,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國小語文骨幹教師,該老師平時注重教學的積累,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課題主持人徐素華,縣語文教學能手,國小語文高階教師,教務處主任,有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教學成績突出。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核心成員王欣榮,縣語文學科帶頭人,中學語文高階教師,教研副校長,主持過市十一五課題並順利結題。有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教學成績突出;課題組成員孫其飛、單雪、吳春紅等同志都曾參與過縣、市級課題研究,具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

九、預期成果

1、在實踐中,首先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或印象深刻的內容進行研讀。由於選的自己喜歡的,並適合自己智力水平的和感悟能力的內容,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其次是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同種方法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學生在獨立學習時,鼓勵他們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擅長的學習方法和適宜的學習方式去開展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地發展。

2、在研究課題實踐中,成果喜人。課題組成員勤於鑽研,踏實肯幹,具有濃烈的科研興趣和執著精神,並有與課題相關的多篇論文在縣教育學會獲獎。

十、研究進度

第一階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根據課題的指導思想,制訂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準備階段:收集與本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瞭解當前的教育形勢,轉變教育觀念,在思想上能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貼近,反思自己的教學。選定研究的課題,制定研究方案等。

第三階段(2011年10月——2013年7月)實施階段:依據實施方案與語文教學實際,紮紮實實地進行本課題的研究,努力使本課題研究與自己平時的語文教學相結合,藉此改變自己的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實踐個性化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注意收集實踐與研究中的有關資料,積累閱讀教學案例。

第四階段(2013年8月——2013年12月) 總結階段:整理研究所積累的資料,撰寫結題報告等。迎接課題結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