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文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才智咖 人氣:8.78K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作文教學提出了總目標:“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然而,有的國小生一提起寫作文就叫苦不迭。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快樂作文呢?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教學論文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一、拉近作文與生活的距離,培養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單憑空想像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我們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儘可能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參觀、課外實踐活動、文體競賽、遊戲等,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金秋十月,學校組織了一次去農場採摘活動。到了果園,滿眼都是紅的綠的蘋果、棗子,這可是他們頭一次見到啊!學生興奮得不得了,飛也般得衝進林子。他們幾人一組,想盡一切辦法地搶摘著,提著沉甸甸的“戰利品”,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回來後,他們以《快樂的採摘》為題記錄下了這次活動。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興奮、快樂的感受,這篇作文當然寫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動。

當然,還可以在作文課中現場組織一次活動或比賽,如拔河比賽、老鷹捉小雞,打龍頭。這樣學生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觀察者,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又有教師的引導觀察,使學生既樂在其中,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動,充滿情趣,寫作興趣也會自然而然有了。

二、寫“下水文”,激發寫作興趣。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

動動筆,或者作和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麼,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經常動動筆,用比喻的說法說,就是“下水”。這話是極有見地的經驗之談。老師如果堅持“下水”練筆,不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從而大面積地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向師性經常寫“下水”文,確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導學生寫《我熟悉的一個人》。在部分學生寫孩子的習作草稿中,幾乎個個都是一樣的描述。其實,人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特點。小孩子的長相絕對不會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細緻地觀察,想當然地寫。針對這一具體共性的問題,我首先從學生的習作中抄錄幾個片段讓大家“認領”,由此讓學生認識到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寫的重要性。接著我朗讀“下水”文,讓學生猜猜老師寫的是誰,並說出根據什麼猜出來的。我寫的學生是這樣的:“個子很高,身體消瘦。他留著短短的平頭,濃黑的眉毛下有一對不大的眼睛,一笑起來就成了一條縫兒。鼓鼻樑,尖下頦兒。也許是身上沒有力氣吧,他總是弓著背,下巴搭在課桌上,顯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個淘氣包。”我讀了之後,學生們馬上猜出我寫的是誰。這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舉手練習說話——說特點猜人物。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寫作慾望。

實踐證明:靠大談寫作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並不能奏效,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形象、新穎的事物啟用思維,才能使學生智力活動呈現最佳狀態。葉聖陶先生亦云:“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運用多媒體教學作文,可突破時空的限制,把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進課堂,創設良好的習作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

例如:寫景抓不住特點,寫不出意境和內涵是學生不喜歡寫景的重要原因。人們往往把這歸結於學生對周圍的景物不夠留心,缺乏豐富的聯想,加之譴詞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實際上,老師指導學生寫景時僅僅紙上談兵,沒有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融入景物才是學生對寫景作文倍感頭痛的關鍵所在。在一次《我愛家鄉》的作文教學中,我首先演示CAI課件(小興安嶺美麗而富饒的景色),這樣學生自然就被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意境之中。課堂上巧妙的用畫面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課件意境美。有了表達的慾望後,再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捕捉習作素材,幫學生成功的跨越寫景作文這道難關。學生在課堂上同時受到音樂、美術、文字語言等多種媒體的薰陶,如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因此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習作題材較廣,感情真摯,能寫出一定的意境,文章頗富新意。

四、以賞識激勵,激發寫作熱情。

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強化手段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極強化手段——懲罰;

另一類是積極強化手段——賞識。實踐證明,學生對懲罰往往容易產生牴觸情緒(逆反心理),而對賞識卻欣

然接受。一個班的學生寫作水平當然是參差不齊的,但從學生的'寫作願望來說,他們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來、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徵,他們都想

用優美的詞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構思來寫一篇“傑作”,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許。因此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文都會認真地寫下評語。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後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共同的目標。學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處的批語後,不管自己寫得好不好,都會有一種舒服感,更激發了他們寫好作文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五、展示寫作成果,激發寫作動力。

強烈的成就感會給人於前進的動力。國小生好奇心強,又愛表現,教學中我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為學生習作創造展示的機會,共同分享他們的成果,使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例如,我利用黑板報不大的一塊地方,開闢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讓學生中一些優秀習作都有機會在園地中得到展示,滿足國小生自我表現的心理。同時又做到定期更換,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們的寫作積極性,有給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做到人人有機會。每一期作文展示後,還要組織學生進行評比,評選出“班級小作家”。被選上的學生喜形於色,深受鼓舞,沒有被選上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滿意的作品集結成冊,這樣既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又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積累。這些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也樂此不疲地積極參與。寫作對他們來說,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了。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使他們熱愛寫作、樂於寫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