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與開發方法

才智咖 人氣:2.55W
企業培訓與開發方法
   按照時間劃分,培訓與開發可分為新員工培訓、在職培訓/開發、脫產培訓/開發和業餘培訓/開發。這種劃分方式強調如何利用時間進行,僅從時間段劃分。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實施手段,將培訓與開發的方法進一步細分,這種劃分方式更有利於組織做出選擇及實施。也將採用這種劃分方式進行介紹和探討。
  培訓主要是針對普通員工,開發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在方法上,大多二者可以相互借鑑,但由於實施的物件不同,二者又存在著一些差異。由於培訓與開發的基本目的一致,所以很多方法是通用的,劃分起來也並非如此嚴格。以下介紹各種培訓與開發方法,對其作用將會具體說明。
  講授法是人們最熟悉的培訓方法,因為它是學校最基礎、最主要且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講授法是由培訓者向受訓者講授知識,是最傳統的培訓方式。
  講授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系統地將知識教給員工,只要教材選得恰當、講授主次分明,就可以清晰地傳遞知識。並且可以將大量的知識在短時間內傳授給員工,也可以將深奧難道的理論知識講解清楚。培訓者還可採取提問和討論等方式活躍氛圍,引導受訓者主動思考。
  但是,講授法常常被指責為冗長而無實踐的講授,認為僅是系統地講授知識,而沒有提供實踐的機會,導致知識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這種批評是值得深思的,過於依賴講授法,確實會讓知識流於形式,而難轉化到實際工作中。同時,培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訓師的影響,如果培訓人的講授索然無味,或是毫無重點的胡侃一通,必將收效甚微。
  無論如何,講授法是一種重要的培訓方法,並且其它方法不可取代。但由於它的侷限性,應與其它方法配合,方能進一步強化培訓成果。
  在案例方法中,向受訓人提供關於某個問題的書面描述,這個問題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受訓人根據提供的資料,分析整個問題,並且提出解決方案。受訓人可以通過討論得出方案,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案例方法並不是要教給受訓人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而是培養受訓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Chris Argyris指出案例方法有五個特點:運用組織的實際問題、儘量讓受訓人陳述看法、對教師的依賴降至最低、教師很少回答“對”或“不對”、教師可創造適當程度的戲劇場面來推進案例研究。從這些特點中可看出,案例方法重在分析一些實際問題,並且儘可能地讓參與者提出方案,教師的作用是引導。
  無論案例是真實的或是虛構的,都貼近於現實情況,所以案例分析也就是在模擬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這種培訓的好處在於可以大膽地嘗試解決某個問題,而不需承擔風險。因此,可以多次分析案例,在不同的案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現實工作中,不可能有這樣豐富的場景。並且通過相互交流,可以激發靈感、開啟思路,從而完善思維模式。
  由於案例不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也沒有評價方案優劣的標準,並且也看不到方案真實的效果,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培訓人和受訓人自身的素質。在EMBA班裡開展一次案例分析,和在焊工班組裡開展一次案例分析,那結果肯定完全不同。培訓人能否有效引導,受訓人間能否相互激發,都影響著培訓效果。
  在職培訓是讓受訓者對熟練員工進行觀察和提問,然後再模仿他們的行為得到學習。在職培訓的基本假設是:員工可以通過觀察和提問得到學習。一個成功的OJT方案應該設定學習目標、列出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設計OJT過程、熟練工人應向受訓者講解、給予受訓人實踐的機會並反饋資訊,不然OJT很容易流於形式,而讓受訓者錯失學習機會。
  在職培訓是一種有效的培訓方式,很多工作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幾乎所有的新員工都會接受不同形式的在職培訓。絕大多數工作都難通過書面系統描述,並且很多工作細節也不可能在其它培訓方法中詳盡,而通過在職培訓可以觀察到最真實的工作情境,隨時發現學習點,可以迅速地讓員工掌握新的技巧和熟悉工作環境。這種方法非常省錢,因為培訓者邊幹邊教,而受訓者邊幹邊學,較少耽誤正常工作。同時,還能及時反饋受訓者的學習情況。
  但是,由於熟練員工本身不是專業的培訓師,沒有什麼培訓技巧,也不容易抓住關鍵點講授。因而很大程度上靠受訓人自己觀察和提問。對於陌生的工作,受訓人的觀察很難發現一些重要的操作行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現象,而不知其中奧妙。還有一些受訓人由於心理因素或性格原因,不喜歡提問,即使喜歡提問的員工也不一定問到“點”上。所以受訓人的觀察和提問可能收效較慢,而且難於深入。在職培訓最重要的一個缺陷是,很多工作細節無法通過觀察和提問來學習。
  角色扮演是在設計的一個接近真實情況的場景中或情景下,指定受訓者扮演特定的角色,藉助角色的演練來體驗該角色,從而提高解決該類問題的能力。在特定場景下,受訓者不受任何限制地即興表演,“劇情”隨著參與者的表現而自由轉換,直到培訓者終止或是受訓者感到完成這一任務。表演結果,培訓者和其他參與者都可加以評論,相互商討,從中受益。
  受訓者扮演特定角色即興表演,受訓者親身參與,並共同決定著“劇情”發展,因此參與者有極大的興趣投入,並主動從中學習。由於只是扮演,受訓者可嘗試採用不同的態度或不同的性格,看結局有什麼樣的變化。角色扮演提供了觀察和感受不同方式處理問題的機會。培訓者和其他受訓者都可對錶演給予評價和建議,表演者也可參加到討論中,資訊及時反饋,表演者從中認識到處理問題的得失。表演者親身扮演角色,對角色的處境、困難、顧慮、思路都有了切身體會,不管將來會處於這個角色的位置還是其相關位置,都有利於他順利地解決問題。Scott Meyers認為,角色扮演可以訓練人們體察他人情緒的敏感性。在角色扮演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這非常有利於培養人際關係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培訓公關人員、銷售人員時常常採用這種方法。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有機會處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並且,這種方式非常省錢,幾乎不需要什麼物質成本。
  培訓者的指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關於學習者可學到什麼內容的概括性說明,那參與者在完成表演後很難有進一步提高,也就是說,僅僅是其真實行為的再現,而沒有提高行為的有效性。如果受訓者扮演後得不到應有的反饋,他們常常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由於對角色扮演的認識不夠,一些受訓者會認為只是個遊戲,而另一些受訓者則乾脆不願參與,這反令培訓者陷於被動,所以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給受訓者事先的指導較少,可能會導致表演失誤,從而引起尷尬和挫敗感,反而會打擊受訓人今後的工作信心。最後,角色扮演需要的時間較長,每輪表演只能讓較少的人蔘與,這種培訓方法比較耗時。
  行為模仿是先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再要求他們在模擬環境中扮演角色,根據他們的表現,培訓者不斷地提供反饋,受訓者在反饋的指導下不斷重複工作直至能熟練完成任務。這種培訓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受訓人看到任務的執行過程,並在反饋資訊下不斷重複實踐,直到熟練完成任務。具體地講,行為模仿有四個步驟:第一,建立模式,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可以通過電影、錄影等現代手段,也可以通過真人扮演;第二,角色扮演,讓每個受訓者扮演其中角色,演習正確的行為;第三,不斷強化,培訓者根據受訓者的表現,給予表揚、建議等反饋,強化受訓者的行為;第四,鼓勵受訓者在將來的工作中採用正確的行為。
  行為模仿和角色扮演的相似之處在於,都要扮演某個角色,都要表演某些場景。但二者又有著重要區別,角色扮演是在某種場景下自由發揮表演,而行為模仿則要求受訓者必須以正確的行為處理問題,並且一旦出錯就被要求重複演習直至正確。也就是說,行為模仿是告訴了受訓人正確的方法,並要求掌握這種正確方法。  由於與角色扮演比較相似,所以角色扮演的許多優點在此方法中也有體現。一個完全區別於角色扮演的優點是,學習並實踐正確的方式。在這種培訓中,受訓人一開始就清楚什麼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並在實踐中不斷地模仿正確行為,通過不斷強化後,讓這種行為自然而然地在將來工作中體現。所以行為模仿適用於那些能明確識別正誤的、有規範操作程式的、簡單且程式化的行為。
  這種培訓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從一開始就限制了受訓人的思維。受訓人首先看到了正確的行為方式,潛意識中會努力地向其靠攏,並且也被鼓勵效仿。而事實上,解決一個問題一般有多種方式,可能還存在其它更好的方法,但可能存在的更優方法在一開始就被扼殺。而且,現實情況是複雜的,所教授的正確方法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由於受訓人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思考,當發生“非正常”情況時往往束手無策。|||
     視聽培訓是利用幻燈、電影、錄影、錄音、電腦等視聽材料進行培訓。這些視聽材料可以調動人的視覺和聽覺,促進學習效果。視聽材料可以到市場上購買,開發出了許多音像資料,並且是專門用於培訓,較專業;也可以自己製作,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製作出符合組織需求的音像資料。購買或製作視聽材料時,一定要明確培訓的需求,是需要哪方面的內容、需要什麼程度的資料。在播放前,要說明培訓的目的,讓受訓者思路清晰地接受新知,而不是像看電影一樣一帶而過。播放完後,培訓者要進行講解,對其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剖析,補充說明,強化學習效果。最好還能引起受訓者討論,讓他們對某些關鍵問題做進一步的思索。
  由於視聽培訓調動了人的多重感觀,易引起受訓人的興趣,印象深刻。視聽材料最大的一個優點,是可以跳過某個片段或是重複某個片段,培訓者可以方便地根據培訓需求進行選擇。對於不重要的內容可以跳過,對於重要的內容不但可以重放,還可對某一細節暫停或放大等以便於進一步詳細瞭解。作為永久儲存的資料,可以重複使用,大大簡化了培訓工作。
  視聽材料的出現,提供了培訓師“偷懶”的機會。一些培訓師過於依賴,不管適用與否,都傾於使用。而一些重要的內容不一定出現在視聽材料中,培訓者如不額外講解,會使之遺漏。同時,視聽材料是永久性資料,如不注意更新,一些內容容易過時。視聽材料畢竟是單方面的演示,不能結合現場的氛圍和學習的需要轉變,所以培訓者有責任根據培訓情況進行補充和說明。
  電腦化指導指使用電腦,通過操練/輔導、遊戲、模擬過程或網路對受訓者進行指導。操練是基於實踐的事實和程式進行提問和回答的演練。電腦先是對一個問題做出解釋,然後提出一系列相關或類似問題讓受訓者解答,電腦再判斷正誤,並給予正確的指導。遊戲是對工作中的情形進行描述,由受訓者分析該如何處理。根據受訓者的答案,電腦給出相應的可能結果及反饋資訊。電腦模擬訓練讓受訓者操作或維護某個裝置,根據電腦顯示的內容,受訓人做出反應,電腦再判斷他的反應是否正確。網路培訓,培訓課程儲存在網上,各地的受訓人都可利用網路瀏覽器進入網站接受培訓。
  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工作依賴電腦,培訓領域也越來越關注如何運用電腦提高培訓質量和數量。運用電腦可以實現互動式培訓,受訓者與電腦直接交流,電腦像老師一樣,可以教授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指出關鍵點,受訓者則可自由地向電腦提問、反覆訓練,而不用有所顧忌。運用電腦實現了自我調速式學習,每個人的學習進度不同,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由地選擇課程,可以隨時學習,可以選擇性學習,可以重複學習。無論在電腦上犯了什麼錯誤,最多是重新開始,而不需承擔任何風險,這給受訓人提供了大膽嘗試、多次反覆的機會,有利於進一步瞭解不同方式的效果,有利於加深學習印象。由於不用承擔風險,又可無數次反覆運用,當系統建立後,使用的平均成本是相當低的。電腦可以融入聲音、影象、動畫等,大大豐富了學習的內容,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如果通過網路學習,電腦的優勢會更加明顯,因為它消除了地域限制和時間限制,任何地區的人可在任何時間進行學習。最後,電腦的快速、精準等特性,無疑提高了培訓的質量。
  但從另一方面說,建立一套電腦化的指導系統是比較昂貴的。通過外界購買或建立一套網路培訓系統,一般都必須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如果是自己設計和建立,不但花費較大,而且也很費時。在使用之後,人們容易對電腦化指導形成依賴,但電腦畢竟不能代替人。受訓者與培訓者交流的機會大大減少,如果通過網路學習,甚至沒有機會與培訓者交流。無論電腦如何智慧、程式設計得如何完善,人的作用總是無法取代的。
  工作輪換是讓受訓者在多個部門之間輪流工作,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到組織其它工作的情況。Kenneth Wexley和Gary Latham指出,要提高輪換計劃的.成功率,應當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制訂工作輪換計劃,應當將企業的需求和個人的興趣、能力等結合起來考慮,從事時間應根據學習進度而定。  工作輪換主要用於對管理人員的培訓,讓其在晉升到更高職位前瞭解各個部門的運作情況;同時,也有組織將其用於培訓新進員工,讓其在培訓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崗位。對於管理人員而言,工作輪換是一次可貴的全面瞭解組織的機會,通過在各個部門工作一段時間,熟悉各部門的情況,一旦上任,能很快地上手工作。同時,平時各個部門都是相對獨立,但是當經過一輪培訓後,利於發現相互關係,有利於今後協調各部門工作,促進部門間的合作。工作輪換也是對受訓者的考驗,各部門的主管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受訓者,從而綜合評價候選人各方面的能力,為晉升決策做出重要參考。工作輪換對於管理人員和新員工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受訓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和發展方向。
  雖然工作輪換有諸多優點,但也容易走入培養“通才”的誤區。員工被鼓勵到各個崗位工作,他們將花費不少時間熟悉和學習新的技能,把此當成一項主要工作。過度輪換,雖讓員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卻不能專於某一方面。所以工作輪換常常被認為是用於培訓管理人員,而非職能專家。
  企業外培訓是通過企業外的組織對受訓者進行培訓。企業外的組織可以是學校,也可以是培訓機構。與學校相關的培訓計劃,可以是脫產學習、半脫產學習或在職學習,根據學習要求而定。脫產學習可以讓員工專心學習,在一段時間內集中而快速地掌握知識或技能,但會耽誤工作,組織將為此付出較高的代價,員工回來時崗位也有被別人頂替的危險;在職學習不需要脫離崗位,可以邊工作邊學習,雖然不會太大地影響工作,但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工作和學習的衝突會不時出現,解決不好反而會兩頭耽誤;半脫產學習界於兩者之間,其利弊也各佔一半。與培訓機構相關的培訓計劃,可以送員工到培訓機構參加培訓,也可以請培訓機構來企業。前者費用較少,但受益人少,而且培訓不是專門針對本企業;後者費用較高,但受益人多,並且可以根據企業情況提出相應要求。
  企業外培訓藉助外部力量,可以汲取外界新的知識、技能和資訊,向企業輸送新鮮的氧氣。如果是送員工出去培訓,其過程也是與相關人士交流的過程,加以利用,還可為企業引入新專案、新業務,甚至是新的人才。
  由於不是企業自己設計的培訓,針對性不一定強,可能學員學到的東西最後很少在企業中運用,甚至毫無作用。並且受訓者很可能將其作為增強個人素質的機會,反而會增加受訓者跳槽的砝碼。
  培訓與開發的方法是相當多的,由於二者均是為了提高員工或管理人的能力,所以很多方法相通,可以互相借用,而無明確的劃分界線。在此,再簡單地介紹一些其它的培訓與開發方法。
  培訓方法主要針對普通員工,學術界和實踐界都相繼開發出了許多培訓方法。程式化教學,用系統的方法傳授工作技能,先向受訓者提出問題或事實,讓受訓者回答,然後反饋資訊,可以採用書或電腦作為教學手段。自我指導學習法,讓受訓者自己全權負責的學習方式,不需要任何指導者。研討會法,培訓者組織受訓者以團體的方式,對工作中的問題進行討論,並共同得出結論。工作指導培訓,分步驟地列出應如何進行工作,對每一步驟的關鍵點進行描述,培訓者先講解並演示任務,受訓者一步步執行,出現錯誤立即糾正。價值觀培訓,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宣傳企業的價值觀。多樣化培訓,隨著員工隊伍多樣化趨勢的出現,組織實施多樣化培訓,促進相互理解,儘可能消除多樣化帶來的溝通困難和障礙。讀寫能力培訓,主要是向半文盲員工提供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培訓,也可向出國人員提供該培訓。艾滋病等疾病教育,向僱員介紹疾病方面的基礎知識,增加自我保護意識,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開發方法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隨著管理人員的作用日趨重要,各組織都開始重視培養接班人,由此也產生了許多開發方法。輔導/實習方法,受訓者直接與將來要取代的領導一起工作,而這位領導就負責對受訓者進行指導,這種開發一般不需承擔什麼責任,只是提供學習機會。初級董事會,由中級管理受訓者組織一個初級董事會,讓他們對公司的政策提出建議,預先培養他們從大局上分析公司的能力。行動學習,讓受訓者將全部時間用於分析和解決非本部門的問題,並且定期開會,對各自的建議進行討論和解釋。管理競賽,管理人員組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電腦中模擬的公司情況進行決策,各組之間是競爭者。領導者匹配培訓,指導管理人員在特定的環境下,如何確定自己的領導風格。維羅姆-耶頓領導能力培訓,用於開發管理人員讓下屬參與決策的能力。人際關係心理分析,通過理解和互動,幫助管理人員與他人溝通和相處。敏感性訓練,由培訓者建立一個“實驗室”,讓參與者公開監督表達情感,提高受訓者對自己行為和他人行為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