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銷售人員如何規避不良心態

才智咖 人氣:8.12K

常見的不良心態及對策

電話銷售人員如何規避不良心態

[畏懼心態及對策]

我曾為一家知名化妝品企業組建並培訓整個銷售團隊。第一個禮拜請電話銷售人員開始電話約訪美容院客戶,我們訂下了每日的電話數目標,掛起了排行榜,大家都興致高昂的開始了電話銷售之旅。結果到第三天時,熱情驟然降溫,每日電話數開始下降,每個業務員都開始找理由少打電話。他們已經被客戶拒絕所征服,甚至開始不願意接電話!這就是銷售初期最容易產生的一種畏懼心態。
  毫無疑問,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心理醫生常常通過電擊來糾正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其需糾正行為被引發時,就會被電擊,自然是不舒服的,於是形成條件反射,待該行為再度發生時,電擊的感覺出現,於是行為被自覺終止了。當被客戶拒絕時,我們遭遇了電擊,我們會將之與我們的銷售行為如電話拜訪聯絡起來,多次重複這種感覺後,自然就會畏懼打電話、登門拜訪。
  調整畏懼心態的最佳策略是:每次當你受到"電擊"後,立即將這種感覺關聯到別的因素而非銷售行為,並進行適當的"自我提示"。例如,被拒絕後,我會想:"這個人不是我的客戶,我又節約了時間,趕緊尋找有需要的客戶吧。"當然光靠"自我提示"也不能持久,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坐了27年牢還雄心不改的曼德拉一般意志堅強。我們還可以尋求積極的幫助。有些電話銷售人員能夠成功,在於與之有共生關係的搭檔存在。兩個獨立的電話銷售人員,各自獨立搏殺在商場,但是卻相互支援,相互建議,相互鼓勵。如果你能找到一位與你擁有同樣志向的精神搭檔,你的鬥志會因此增加10倍。想想每當受到挫折的時候,都有一位朋友能用心照不宣的言語來給你打氣,那種精神支援不同於父母,不同於愛人,是事業上的絕佳搭配。


  [自卑心態及對策]

我見過一個電話銷售人員代表,每次他拜訪客戶與之交談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的在話語中乾笑幾聲。還有的電話銷售人員則不斷的加上他們的口頭禪,例如"比方說……那麼……嗯"等等,有時10分鐘下來,可能要說出100次來。為什麼平時談笑風生的銷售代表,一旦與客戶交談起來,卻變成這個模樣呢?答案是另一種心態在作祟--自卑心態。
  銷售代表在客戶面前過於謙卑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常常這樣想:如果我不對客戶非常尊敬,如果我不每次都順著客戶的話來講,如果我不跟客戶談他的興趣愛好,客戶就不會下訂單。可是請記住關於銷售職業的最大忠告:我們是來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所以我們要比客戶更懂得如何來幫助他,因而更需要了解自己的產品或是服務是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的。我們稱之為顧問式銷售策略。你何時見過自卑的顧問呢?
  重拾信心是克服自卑心態的良方。信心來自何處?充分的準備!記得我大學一年級元旦晚會要表演相聲。前一個禮拜的時候,我感到無比緊張,只要想象一下在幾千人面前侃侃而談,我的腳就發軟。當我登臺前十分鐘最後一次彩排時,突然腦海一片空白,我簡直要放棄了。然而結果卻是我們贏得了不下30次的笑聲和最後長時間掌聲。原因何在?很簡單,我只是重複了40多次,可以將臺詞倒背下來。同理,我相信拜訪客戶前充分的準備將奇蹟般的給你信心,讓你遊刃有餘,控制大局。


  [自滿心態及對策]

說來也怪,容易自滿的兩種型別的電話銷售人員正好是兩極分化。一是剛入職的新人,最容易犯的一個態度問題就是眼高手低,好高務遠。不過這類自滿心態是短暫的,一旦他們遭遇挫折,則很快轉到了畏懼心態或是自卑心態。另一種則是小有所成的'銷售老人,滿足於得手的銷售成果,有時他們甚至會說:"哈哈,我今天碰到的客戶真是笨,這麼容易就得手了。"這種人最常見的結局就是經過一陣高峰後便開始走下坡路,最後則開始到處抱怨。
  比起前兩種不良心態,自滿心態的改變更加困難。這涉及到自我認識的困難,當人處於困境時,內外壓力很容易使之下定決心主動改變。而自滿心態的形成,好比用冷水慢慢煮青蛙,到發現不對勁時,卻無力跳出。故而,乘你現在還沒有自以為是時,就趕緊做好下面幾件事情:首先找個銷售前輩作為你的追逐目標。一旦有了競爭的物件,你就不會掉入孤芳自賞的陷阱。接著在心裡樹起顧客是衣食父母的大旗,每次見客戶前都暗自揮舞一番。就算被拒絕,你也當作沒有能幫到他而感到遺憾。最後每當做成了生意,記得要獎勵一下自己,但第二天就要告誡自己,蘋果園裡還有更多的果實等著你採摘。


  電話銷售人員如何用積極心態促成高業績

我有一個好朋友,當過5年多大陸網路公司的王牌銷售。他曾對我說,在他成為王牌銷售的那幾年,時常因為心態的調整而痛苦著。王牌銷售都是如此,可見電話銷售人員積極心態的調整,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幸好有前輩高手的總結,使我們能抄些近路,儘早抵達積極心態的花園。以下就是一些經驗之談:
  我記得曾有一位電話銷售人員培訓大師說,他不相信任何人可以被培養成頂尖業務,他承認自己有很多次培訓失敗的例子。如果你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的關係才來到銷售的行列中,基本上銷售只是你過渡時期的選擇。在這樣的狀況下要求自己每天去面對自己,不斷的調整,這種自我煎熬維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