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心理學:在第一秒打動客戶

才智咖 人氣:4.86K

如何在第一秒打動客戶

銷售心理學:在第一秒打動客戶

一定要記住,產品是最大的媒體,產品任何時候都是品牌最重要的宣傳工具。

只需4步,在消費者心中打造你的超級符號

消費者和商品不外乎是4個關係:購買前、購買中、使用中、使用後。

①購買前:

購買前,消費者的角色是受眾,和產品的關係通過媒介來完成,媒介溝通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面對面交流是沒有媒介的,但如果你想通過電視、海報、燈箱、宣傳單,在電光火石之間告訴消費者產品的資訊,媒介溝通變得很重要。因為消費者作為受眾,最大的特徵是迷茫。

我們做電視廣告,一條廣告拍下來花百十來萬,這只是小錢,推廣出去要花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成本,而坐在電視機前的使用者要麼是在打瞌睡、打麻將,要麼在打老婆、打小孩,或者一到廣告時間就去上廁所,基本沒人在看,但電視廣告確實發揮著無窮的威力。

這種威力如何發生?面對受眾,我們首先要把他從迷茫中喚醒過來,這是溝通的第一要義,怎樣把他喚醒過來?在第一秒就讓他發現你說的話和他有關。如果你是潮州人,走在上海街頭遠遠看到一家潮州菜館,一定會倍感親切,而就在近處的四川菜館你反而可能不會注意到。所以第一秒就要把消費者喚醒,讓他發現廣告與他有關。

第一秒開始思考你想讓受眾記住什麼,第二秒則是適度溝通。媒介溝通的困難在於,你跟消費者說話,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跟他說話,你跟他說完之後,他會馬上忘掉你說的話。有些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是超高頻率投放,反覆轟炸,這是中國土豪得心應手的方法。

所以你不只要面對迷茫,還要面對遺忘。消費者很容易忘記你跟他說過的,我們希望他記住關於產品的資訊,如何做到?第一,資訊與他有關;第二,資訊是他已經記住的。已記住的資訊就是傳統符號,我們腦海中已經有很多知識、符號體系,要做的就是把品牌資訊和他之前已記住的資訊串連起來,把你的資訊注入相關的傳統符號,並竭盡全力去佔領這個符號。

用打造資訊包裹的思維來做傳播,必然包含3個方面:第一,要佔據一個傳統符號;第二,要說出我們的產品價值;第三,包含一個購買指令。購買指令的撰寫,有一個文案高手,文案快完工的時候,他總是說一定要有一個動詞,比如討論是用整一盒、買一盒,還是備一盒。後來我們把他的理念總結為一定要有明確的購買指令,不能讓消費者看完之後只誇不買,而是讓他產生購買的衝動。

②購買中:

購買者走到貨架面前,有一個很重要的體驗環節叫貨架思維,貨架思維之前是貨架意識。我們做產品開發,會看到很多年輕的程式設計師,他們缺乏貨架意識,因為他們不能時刻意識到所有產品,最終還是在貨架前決勝。

在貨架前如何與購買者溝通?購買者進來就是想買東西,他本來打算買洗衣粉,卻買了白酒,其實在貨架上,每瓶藥、酒或者飲料,都在拼命跟他溝通,你要確保喊出的聲音能把他抓住。消費者之所以成為購買者,是因為他置身於購買環境中,購買環境就是我們思考的中心,這就是貨架思維。

我對公司年輕同事說,如果你發現一個商品在貨架上待了兩三年,那它絕對值得研究,因為在大型超市的貨架上,很多商品待了3個月就下架,而圖書在貨架上停留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一半以上都在一個月以內,上去就下來,前赴後繼地死在沙灘上。如果一本書,持續三年在貨架上,那它的品質、包裝都能完勝絕大部分對手。

③使用中:

使用中的消費者,叫體驗者。體驗是可以被引導,也可以被控制。海底撈火鍋的服務和用餐環境不錯,這是他們營造出來的氣氛,通過體驗的.方式來強化產品的價值,我們稱之為符號化、儀式化。

如果你打算買戒指等奢侈品,奢侈品銷售商清楚如何控制你的體驗,我們最終拿到的戒指很小,但盒子需要一層層開啟。在開啟盒子的儀式過程中,產品的價值得到一步步發揮。

在日常產品開發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會去引導消費者,讓他們明白我們想要說的話。我們通過符號化和儀式化,來控制消費者或者引導消費者的體驗。

簡單、廉價的商品一定是儀式最少的,商品越昂貴,在消費過程中儀式感越強、越繁瑣。農夫果園喝前搖一搖是一個經典案例,它原封不動抄襲了歐洲的創意。混合型果汁儲存久了後會產生沉澱,這是一個劣勢,但通過搖一搖這種儀式就能化解,而且變成了一種傳達價值的儀式,沉澱本來是劣勢,通過“喝前搖一搖”這種儀式把它變成了優勢,使果汁價值得到了強化。其實儀式是創造出來的,在開發產品過程中有無數機會去創造儀式。

④使用後:

使用產品後的消費者會進行口碑傳播,口碑也可以被規劃和引導,而且表現方式也可以被規定。消費者如何向別人複述我們的產品,這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所以我們給出的描述必須是最簡單和最容易被記住,一定是日常生活中常說的話,儘量使用流行用語。

我們寫的文案,本來就是讓消費者照著它去向別人介紹產品,所以它很口語化,用的是脫口而出的套話,我們很關注幾種語言句式:順口溜、結構語、套話、常用語,玩轉這些語言句式去寫文案才吸引人。

消費者的四個角色——購買前、購買中、使用中和使用後,其實就是受眾、購買者、體驗者和傳播者。

如何對品牌進行系統定義?

品牌就是一個符號系統。如果要做一種品牌,首先要做好符號系統,它需要具備良好的延展性,隨著產品的升級換代或者產品線的延長,不僅能在包裝上,也能夠在傳播,而且在實體中符號系統都能延續下去。

理解和運用超級符號有兩種基本思維方式,一是品牌寄生,二是貨架思維。品牌寄生是在文化傳媒中既有的符號,不是憑空創造出來。但做起來很難,傳統符號不是拿來就用,而要經過細緻的調整、打磨,最後成為一個既是傳統符號,又是嶄新符號。選擇符號要運用品牌寄生的思維方式,打造符號要有貨架思維。一個符號發揮的威力,最重要是在貨架上。

另外,不要認為超市裡的貨架才是貨架,街道就是酒店的貨架,店面則是遊戲的貨架,而電影的貨架不是在螢幕上,而在海報上。同時還要擴大到第二層思維,要具備生活思維,用戰略眼光去打造符號。一個產品開發的符號系統,可以應用到整個品類中,而品類中的其他產品也能分擔營銷費用。

案例:葵花牌小兒化痰止咳顆粒。當時中國兒童用藥沒有一個專業的兒童藥品,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我們通過符號傳達它是兒童品牌,增加向日葵花是為了突出葵花的孩子,醫生聽筒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醫院品牌。做出來的超級符號,本身是3個超級符號的拼接,娃娃臉、葵花花盤、醫生聽筒。現在小葵花兒童製藥一年大概賣出10億。超級符號有一個神奇的作用,能讓嶄新的產品在一夜之間成為消費者的老朋友,讓消費者覺得似曾相識。

另外,色彩是產品與消費者溝通的第一步,它解決了被看見的問題。產品顏色不可以隨便換,因為色彩在消費者心中是有情感和情緒傾向性質。比如禮品必須是紅色,如果換成黑色,消費者會感覺彆扭。而藍色在貨架上也是非常顯眼的。比如黃金酒的案例:

超級符號如何應用到電視廣告中?

2000年左右我開始做廣告,上班第一天,總編讓我策劃一個電視廣告,他告訴我正常人一秒鐘說4個字,電視廣告只有15秒,最多能說60個字,從那以後我知道廣告只有60個字的空間。後來出了更變態的需求,60字內必須重複3次產品,包含品牌名和兩次購買指令,最後剩下20、30個字可用,我還要講故事來喚醒消費者。

15秒的電視廣告,要有五個要素:

一是讓消費者記住你的名字。

二是記住你的模樣。

三是呈現購買理由。

四是用戲劇性排除其他。

五是建立強有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