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同學間的競爭應理性對待

才智咖 人氣:1.84W

怎樣對待同學間的競爭?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相處,其實最容易產生感情,但是也最容易出現競爭,尤其是在高中時期,同學之間的競爭會顯得更加的激烈,那麼面對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競爭,我們需要怎麼樣科學地對待呢?

心理健康知識:同學間的競爭應理性對待

高中學習開始,同學們都有一種競爭意識。 競爭心理是指個人與其他人一起活動時,想超他人的一種心理狀態。競爭,是使人們滿懷希望,朝氣蓬勃,克服惰性,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催化劑。競爭,也容易使人在長期緊張生活中產生焦慮,出現心理失衡、情緒紊亂、身心疲勞等問題;尤其對暫時失敗者,由於主觀願望與客觀結果之間出現差距,加之有的人心理素質存在不穩定因素,則可能會引起消沉、精神變態等。

中學生常見的競爭心理誤區有以下幾種:

1.嫉妒型競爭心理

嫉妒是在與他人競爭中害怕己不如人而產生的消極心理,因而內心極沒有安全感,害怕別人超過自己,所以敏感多疑,甚至走極端。

2.自卑型競爭心理

希望自己能夠取得優秀的成績,希望自己能在各類競賽中出類拔萃,而現實中要一直保持傑出卻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而便會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即使環境對其評價很高,也難於改變其沒有自信的感覺,一旦壓抑過久,容易形成自卑的競爭心理。

3.攻擊型競爭心理

好強自負,在競爭中一旦失敗,往往把過錯全推給別人,採取報復處理的方式,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

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競爭心理呢?

首先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和自信意識。正確認識競爭和學習的關係:競爭只是學習的手段,不是最終結果。學習是最主要的,競爭是次要的。要勇敢的面對競爭,競爭能夠帶來機遇和挑戰,競爭能夠使人居安思危。在競爭同時要自信,自信是成功基石,如果擁有了自信,就不會畏懼對手。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充滿信心。

其次,正確認識自我,確定恰當目標。學習中真正的對手是自己,要能夠超越自己,戰勝自己。在學習中,不僅要學會競爭,還要學會合作,平時多和同學交流探討,不明白的問題積極請教,可以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借鑑別人的方法,不僅對學習有利,還能增進同學感情,緩解學習壓力。

競爭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的進步,是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存在一些錯誤的心理,就容易給同學之間的感情帶來很大傷害,也不利於心理健康,所以希望同學之間都能夠摒棄這些錯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