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過多使用香水是得抑鬱症的徵兆

才智咖 人氣:3.2W

以色列科學家說,女性過量噴塗香水可能是患抑鬱症的徵兆,因為抑鬱者嗅覺會受到一定損傷,易導致塗抹香水過量。

經常過多使用香水是得抑鬱症的徵兆

患抑鬱症的女性嗅覺也受到損傷,導致她們過量塗抹香水

英國《每日電訊報》4日報道,特拉維夫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發現,某些疾病會導致患者嗅覺受損。因此,嗅覺不靈可能是患上嚴重疾病的徵兆。

特拉維夫大學教授耶胡達·舍恩費爾德說:“我們研究發現,患抑鬱症的女性嗅覺也受到損傷,導致她們過量塗抹香水。”

研究人員認為,抑鬱症不僅是心理問題,也存在生理原因。先前研究證明,抑鬱者病情好轉時,嗅覺也隨之增強。

舍恩費爾德說,這項研究結果不僅適用於抑鬱症,也適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醫生可以利用嗅覺檢測輔助確診這些疾病。這項研究也表明,芳香療法存在科學根據,可能對抑鬱者起一定作用。

但先前有研究認為,抑鬱症是嗅覺受損的結果,而並非導致原因。

中國缺少專業心理諮詢師

幾乎所有的自殺者都有精神疾患,10.4%的人可能患有抑鬱症。這個數字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的十個朋友裡就可能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其中包括無數的作家、詩人、藝術家、明星、名人……他們有的以死亡結束與抑鬱症的戰鬥,有的成為勝利者,有的依然在痛苦之中掙扎。

針對目前抑鬱症患者在中國的人數猛增,鍾南山認為,中國人的傳統性格比較隱忍,習慣把事情壓抑在內心。同時也是愛面子、“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在作怪,患者往往把得抑鬱症看成是“丟人”的事情,不願意去看正規的心理醫生。另外,中國的專業心理醫生太缺乏,總體水平也不高。而在西方,心理學的研究水平在整個國家學術研究中都能夠排在前二三位,一些都市白領平時即使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主動地向專業心理醫師諮詢。鍾南山指出,抑鬱症早期的防治比後期的治療更重要。而他也指出,中國現在最缺的就是專業心理師,對於心理疾病,應當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更多重視。

“完美主義”心理作祟

面對當前抑鬱症幾近於氾濫的嚴峻形勢,鍾南山認為,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各種心理問題也日益凸現。尤其是一些作家、文藝家等社會精英分子更是成為了抑鬱症的高發人群。而他分析,現代社會人們追求“完美主義”的心理,極易導致心理疾病,特別是在某一領域具有較高水平的社會“精英人士”或文人明星,他們害怕做得不好會影響到自己的聲譽、公眾的評價,在這種思想壓力下,長期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內疚,這種壓抑的情緒得不到緩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抑鬱症或者其他的心理疾病。

鍾南山舉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觀眾心目中,喜劇明星是與笑聲相連的,但實際上他們跟抑鬱症距離並不遙遠,其中的代表便是著名的'笑星“憨豆先生”。因為他之前主演的影片《英國間諜約翰尼》受到了影評家的猛烈批評,“憨豆”感到十分壓抑,患上抑鬱症,不得不接受治療。也正是因為抑鬱症,憨豆先生相當長時間裡不拍攝任何作品。他對妻子說,他需要時間來進行自我調節,連金錢也不能讓他快樂。——

談到抑鬱症導致自殺的嚴重後果,鍾南山指出,抑鬱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有15%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而且在鍾南山看來,自殺慾望強烈的患者在外在跡象上未必很強烈,相反自殺傾向較弱的患者因為想要得到他人的支援和理解,往往會在日常行為中暴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抑鬱症患者的家屬、朋友或者醫生應該隨時注意患者的行為舉止和表情神態,及時與之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把他的自殺傾向扼殺在萌芽狀態。

建議政府扶持心理治療行業

鍾南山認為,中國目前的心理學人才極度缺乏,原因有二:一是中國的學術研究水平不夠高;二是跟現有的醫療市場有關。鍾南山說,與外科和內科手術能夠從手術費和醫藥費中獲利不同,除了掛號費以外,心理醫生幾乎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心理治療主要是心理醫生通過中國傳統的語言、交談手段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術與患者進行交流,所開的藥物比例在醫治費用中所佔非常少。所以,專業心理師的收入十分有限,致使心理學應屆畢業生都不願意從事心理學專業工作,最終導致市場上專業的心理人才極為缺乏。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上名稱各異的心理診所、各種頭銜的心理醫生魚龍混雜,很多患者被欺騙,病情惡化。

對於這種現狀,鍾南山認為,政府部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既要組織一些心理學、社會學的專家共同制定市場規範指南,使心理學研究進一步提高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心理治療整個行業的扶持,改善醫療環境,提高心理醫生的待遇水平。畢竟,一支有著專業技能、一心一意為大眾服務的醫療隊伍才是防治當前各種心理疾病的有力保障。

閱讀可以幫助心理平和

促進心理和諧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方法,而讀書正是可以廣泛採用的良方。把讀書學習活動引向深入,進一步增強讀書學習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同樣也需要讓廣大市民在感悟“知識照亮人生,讀書鑄就輝煌”中,充分認識讀書的心理和諧功能與提升文明素質的槓桿作用???? ——本站

一個酷愛讀書學習的民族,是一個創新進取和不可戰勝的民族;一個酷愛讀書的城市,是一個活力四射和充滿希望的城市;一個酷愛讀書的市民,一定也是一個心理健康和幸福快樂的人。我們應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來進一步引導閱讀品位的提升

中外學者很早就已認識到讀書對於心理和諧的意義。16世紀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19世紀末英國小說家毛姆也認為:養成閱讀的習慣,就等於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生命中有任何災難降臨的時候,可以通過讀書來進行心理避難。1916年,美國學者塞繆爾首次使用了“圖書療法”這一概念,即利用書籍來進行心理的治療,後來英國的圖書館學專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閱讀療法”,並於1984年專門建立了“閱讀療法分會”,中國學者曾將其翻譯為“書目療法”,即通過給讀者開列推薦書目,讓人們在讀書學習中進行治療?

讀書何以有促進心理和諧的功效呢?因為開卷有益。書中深刻的哲理、高尚的人生、感人的故事、成功的案例、美麗的景色,都可以帶你進入並賓士在美感、智慧、想象的精神世界,你可以在書中找到情感傾訴的物件,促膝談心的知己,學習效仿的榜樣;你也可以在書中進行心靈洗禮,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在筆墨書香中體驗共鳴和感動,解脫自己內心的焦慮、恐懼、寂寞、悲哀,使情感得到慰藉,在排遣、頓悟的過程中,使胸中的積鬱釋然超脫,達到淡泊寧靜、愉悅幸福的心理和諧狀態,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昇華。當人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把讀書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就能夠提升個人的文明素養,促進個人的心理和諧???

在讀書中,閱讀名著對於促進心理和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一個晚上用來閱讀名著對心靈所受的益處,就好像一個假日用來遊山玩水對身體所受的益處一樣。除了閱讀名著以外,在資訊化和網路化的環境下,讀書還需要兼顧書本閱讀和網路閱讀。因為書本閱讀體現了知識學習的基礎、權威、系統、深刻、習慣、儲存、閱讀姿態選擇的隨意、閱讀場所取捨的自由;而網路閱讀體現了資訊獲取的快捷、新穎、海量、互動、共享、資訊獲取的無障礙、資訊交流的跨時空。兩者各有所長,相得益彰,不可偏廢。在各類群體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各異的情況下,在網路閱讀越來越流行的背景下,我們首先應當大力提倡全民閱讀,促進閱讀形式和閱讀內容選擇的多樣化,通過全民閱讀習慣的養成,來進一步引導閱讀品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