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迫症危害需知道

才智咖 人氣:2.24W

關注“教育強迫症”

教育強迫症危害需知道

前不久,美國的一位華裔媽媽、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出版的育兒著作《虎媽的戰歌》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她以“中國式”的教育方法嚴格管教兩個女兒:要求每科成績必須拿A,不準看電視、玩遊戲,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有時還大罵表現不佳的女兒是“垃圾”。這些雷人的育兒經驗和“咆哮式”的教育方法,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式”教育的熱烈討論。

有人認為,《虎媽的戰歌》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詮釋,為“虎媽”叫好;但更多人認為,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中國媽媽的“悲歌”,是對教育規律的扭曲。就連歐洲的一些教育專家也表示,如果讓“虎媽”式教育在他們國家推而廣之,那麼真會讓人為孩子們擔憂。

然而在中國,“虎媽”式的教育非常普遍,“虎媽”式的家長比比皆是。眾所周知,幾乎是從孕育生命開始,中國的家長們就對孩子充滿了希望,胎教、早教、幼教、中國小教育,每個階段都絲毫不敢馬虎,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實施嚴格的培訓計劃,以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學外語、學鋼琴、學畫畫、學奧數,每一科都要成績優異,每一項都要出類拔萃。為了給孩子陪讀,有的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事業,有的甚至甘心做全職母親。中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出的狂熱和非理性,就像患了精神“強迫症”一樣。

其實,這種現象不只存在於家庭教育中,一些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患有這種“教育強迫症”。在應試教育環境下,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成為評價辦學成效的主要指標,為名校輸送更多學生成為許多學校的矢志追求,班級之間、校際之間和地區之間,都明裡暗裡忙著進行升學競賽,有的地方甚至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山東省沂水縣就曾以政府“紅標頭檔案”的形式,要求狠抓應試教育:“全縣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任務是,會考優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進線人數、重點本科進線人數和萬人比全市第一……”目標如此明確,要求如此具體,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作為一種社會心理,“教育強迫症”折射出的,是人們對教育的焦慮。教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許多中國家長對子女教育充滿更高期待,寄予更大希望;即便是在美國,也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而在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教育不公平的問題依然存在;現行的一考定終身的升學考試制度,難以公平科學地選拔人才……這些,都使得家長們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深感焦慮,“教育強迫症”也由此產生。

治理“教育強迫症”,良方是教育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出應試的桎梏,真正走出功利主義的誤區;只有改革,才能使“中國式”教育更富人文關懷,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從而逐步消除人們對教育的焦慮。

潔癖通常是一種內心的焦慮

喜歡乾淨、經常清潔是好的生活習慣,可是如果幹淨過分,就是潔癖了。潔癖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交往,它還使人出現心理焦慮等症狀。患上潔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聽到別人說的經驗;二是自己對某種事情的擔心害怕。

事例1:吃水果要泡3個小時

王輝小時因吃沒有洗過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訴他果皮有很多的細菌,如果不洗乾淨就會得病。從那以後,王輝無論是吃水果還是蔬菜,都要泡3個小時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我才安心

18歲那年張紅被性騷擾了,從那以後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不乾淨,無論什麼時候她只要想起了這種事情,就會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細菌

張小姐擔心外面有很多細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脫掉掛在門口,從來不會把衣服拿到臥室、客廳,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離。

事例4:世界上最髒的就是錢

小楊是一名大學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覺得錢很髒,“我手中的錢可能被很多人拿過,他們做什麼工作的都有,而且錢又不能洗。”小楊說。但凡和錢有接觸時,他都會戴上手套或用紙隔著拿錢。

教育過度會引發潔癖情結

看到以上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時又會替他們惋惜,覺得這樣很累,也影響日常的生活。那麼這些潔癖習慣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何茹指出,患上潔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聽到別人說的經驗;二是自己對某種事情的擔心害怕。

比如,患者認為由於沒有注意清潔而患上某些疾病,從此以後就經常洗手;有人認為性生活也許會染上艾滋病,從此就對此十分戒備;還有人是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患上潔癖的,他們用一種具體的方式來去除內心的焦慮……

另外,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過度,比如給孩子一個過分的清潔教育引導等,也會引發孩子潔癖行為的產生。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王旭梅說:“很多潔癖患者並非天生如此,成長經歷中,家長或老師對他們的健康清潔教育過度,引發他們把這些想得非常嚴重。而過度的清潔教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可謂根深蒂固,長大後就會對這種東西過分地在意了。”

喜歡乾淨 不一定就是潔癖

何茹說,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兩三分鐘就洗完了,這完全不耽誤正常的生活,所以這也不是潔癖。

有些做服務性行業的人,例如護士每天接觸的人很多,平時經常會觸控眼睛、嘴、身體等器官,像這樣的人經常洗手就不算潔癖,因為是常識性的生活習慣,這是對自我的一個保護。如果是單純的愛乾淨,在不影響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稱之為潔癖。

何茹表示:當潔癖影響你的社會功能和社會角色時,比如說為了清潔可以不吃不喝,連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觸,連班都上不了了,那這就是一種心理疾病,就是潔癖了。

緩解焦慮 分析產生的情景

潔癖的患者以及他們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緩解這種症狀,是他們最想擺脫卻又最難以實現的目標。

在採訪中,記者獲悉潔癖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既然潔癖患者大多是由於心理焦慮產生的,那麼緩解他們焦慮情緒應該是治療該疾病的突破口。

何茹指出,要幫助患者分析潔癖行為產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對什麼事情過分擔心、憂慮。同時,也要知道他們遇到什麼事情時,會讓症狀表現突出。當患者重新認知這些事情之後,才有可能真正緩解他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針對此疾病,何茹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療,並且根據個人的情況、症狀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強迫症的危害表現在哪裡

強迫症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除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之外,也會影響患者的親屬,影響了患者家庭職責和工作職責的履行,因此要及時進行治療。

強迫症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和工作功能受損:是指工作和職業活動的能力、質量和效率,遵守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務,在工作中與他人合作等功能的受損。

2、婚姻職能受損:婚姻職能僅指已婚者。指夫妻間相互交流,共同處理家務,對對方負責,相互間的愛、支援和鼓勵功能的受損。

3、父母職能受損:父母職能僅指有子女者。指對子女的生活照顧,情感交流,共同生活,以及關心子女的學習、健康和成長功能的受損。

4、社會性退縮:社會性退縮指主動迴避與他人交往。鑑於自己的異常精神狀態,患者朋友會主動採取規避社交關係網裡的應酬。

5、家庭內活動過少:指在家庭中不做事,如分擔家務,參加家庭娛樂,討論家庭事圍、當地和全國的重要訊息和新聞,也不與人說話的情況。

6、封閉的自我,負面情緒滋生:甚至現在越來越多的強迫症患者會伴隨憂鬱焦慮情緒,而憂鬱症焦慮症患者也會出現強迫症狀。

7、部分強迫症患者還會出現妄想思維:有的出現做下流不道德行為的念頭,或怕自己做出傷人害己的行為,但這些行為都沒有發生,如見到女性就想到性行為,看到剪刀就出現要刺某人喉嚨的念頭,並害怕真的會幹出這種事,有的腦中總要出現與耳聞目睹相對立的語物,如聽到說“好”,腦中就想到“壞”,見到紅色,腦中卻要想到黑色。

用接納與行動戰勝強迫症

治療強迫症,要走向康復就必須先學會接納強迫症,然後再用行動去克服它。

一、接納的藝術

無條件接納真實我,接納生命中的一切。

一般來講,真實我是未經大腦的邏輯思維,而做出的第一反應。真實我體現了性格自動自發的選擇機制。真實我就是原原本本的你,你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不是你應該是什麼。真實我不必刻意去尋找,只要對自己真誠,解除心理防禦,他就會浮上來。

強迫症的症狀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但本質上是相同的,患者的潛意識裡有一種不安全感,潛抑著恐懼能量,就是這個能量控制著患者,使他們形成明顯違背自己意願的症狀。症狀的意義在於消除內在的焦慮,獲得安全感,但症狀的表現明顯是不現實的、過度的、甚至是荒唐的,這就使患者產生有意識的抵制,繼而產生二級焦慮。

由於患者對真實我的不接納,潛抑的恐懼能量就得不到宣洩,內在的焦慮就不能解除,症狀就永遠具有存在的意義,所以,無論患者採用何種療法,都不能從根本上痊癒。這就是無條件接納的奧妙所在。

接納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巨集觀接納,即觀念和意識層面的接納,二是微觀接納,是指感覺和潛意識層面的接納。感覺是接通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樑。許多患者道理明明白白,可就是老在理論概念上打轉,而做不到真正的接納,或者把接納當作治療的手段,而形成對接納的新的強迫,其原因就是隻停留在巨集觀接納,而沒有進入微觀接納的緣故。

巨集觀接納我們已經說的夠多了,其實這就是巨集觀上認知領悟的過程。我們在巨集觀接納的前提下,只有進入感覺層面的微觀接納,才能接通潛意識,把潛意識的能量釋放出來。我說的對行動的投入,其實也具有這個效果。但有時我們很難做到對行動的完全投入,因為有強迫的干擾,所以,就有必要採用一下天涯老師的觀照技巧。當強迫和焦慮出現時,放棄抵抗,停止理性判斷,任症狀充分表現,並像一個局外人一樣,靜靜地觀察。然後,再進入自我,與真實我合成一體,體驗症狀下面恐懼的感覺,並接受下來,再尋找恐懼源,看自己究竟怕什麼擔心什麼?繼續想象和感覺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然後毅然接受下來。

可也不能迷戀和糾纏這種感覺。你不能停止行動,該做什麼要繼續做,我相信,這種內觀靜心的效果,會增添你行動的自信和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理論和方法都不是絕對的,不可照搬教條,要摸索嘗試適合自己的方法,譬如,當症狀不是很重,出現的強迫念頭比較輕微,而你正在與人交談或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也可以採用當頭棒喝法——停!再譬如,對於強迫行為(動作),在公眾場合很難任其重複下去,從行為療法的角度,我們也不能任其重複下去,這就需要及時覺察症狀,並轉移注意的中心。當然,這些實際的應對措施,只是權宜之計,或治標之法,它們並不違背接納的大原則。接納的精髓,是開放靈活的.思維,是從“應該不應該”的兩極化思維定勢,向“可以不可以”的自由選擇意識的轉化。

認知領悟——巨集觀接納,內觀靜心——微觀接納,然後是指向目標的、永不停歇的行動。

二、行動的藝術

心理問題既然從生活中產生,也得在生活中加以解決,性格的改變也一樣,任何與生活脫節的療法都是不可取的。生活就是行動,永不停歇地行動,直至生命的終點。

強迫症患者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如果不消除症狀,自己什麼事也做不成,於是就把主要精力用來尋醫問藥,產生異常的急躁情緒。

除了症狀極為嚴重的個別患者,多數患者都不能把症狀作為不能行動的藉口。不錯,症狀給我們造成了心理痛苦,並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但是,我們仍然有能力去做許多事,而且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堅持去做,也能夠把事情做好。所以說,我們有時欠缺的只是勇氣,或者說,欠缺一種不怕失敗、不怕丟人現眼的膽量。

豐富充實的生活是強迫症的良藥,無所事事的自我封閉,是症狀發作的溫床和動力。

不要對接納產生誤解。接納絕不是消極的,真正的接納為積極行動提供了心理能量,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把接納當作治療的手段,也不要把行動當作治療的手段,把接納當作一種生活智慧,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吧。從此接納將伴隨行動的全程,伴隨一生。

不要對自己的症狀和缺陷耿耿於懷,別人的優點在你身上也都具備,只是暫時未經顯化而已。要想使這些正性品質表現出來,絕對不是靠壓制和排斥自己的缺陷,而是通過積極的行動,在接納基礎上的行動。

行動吧,把成敗得失放下,把是非榮辱放下,把悔恨憂慮放下,把毫無用處的虛榮心拋到爪蛙國。行動的本身就是強迫者的成功。生死由命,事在人為,我們所能掌控的只有當下的行為,我們所能感受和享用的,只有現在的時光。

先是意志行動,隨著行動的堅持,你會從中產生興趣,進而形成習慣,新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就逐漸建立起來了,這就是真實我的強大,和性格的改變過程,至於症狀,早就在不知不覺中緩解和消失了。

強迫症自我治療的心得體會

當強迫症狀發生時可能經常會為一些莫名的負面情緒所困擾,使自己陷入心煩意亂的境地時,不妨讓自己從一團亂麻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先放下所有手上的事情,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做一些簡單的自我放鬆運動,最簡單的方法是先閉上眼睛,連續做三次深呼吸運動,盡情地感受身邊的鳥語花香,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你才會發現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沒有什麼可以干擾你的內心,之前的一切痛苦都是自己在與自己的內心過不去,找到這份曾經遺失的美好,這有助於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出問題的癥結,你就能發現自己的世界還是由自己來主宰的。如果你能感受到這種內心的強大,那麼強迫觀念也就無從入侵。

心理專家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擺脫這類強迫思維的困擾:

首先,學會剋制自己的衝動,帶著症狀去學習、生活。強迫症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鑽牛腳尖,當陷入糾結性的情緒或狀態時要及時轉移注意力,不要急於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其次, 在強迫症狀發生後要及時反思強迫症狀發生的過程,尤其是症狀發生的誘因及深層次原因,從根本上切斷痛苦的源頭。對於強迫症人而言,常常會為一些非常簡單的想法糾結而難以自拔,以強迫洗手為例,真正擔心的並不是手乾乾淨的問題,而是擔心手不乾淨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並由此陷入無盡的遐想中,只要走出來發現問題的源頭其實就會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大家的習慣都是一樣的,對於別人來說,任何事都沒有發生,對自己也同樣如此,如果當能放下這些毫無意義的想法後,自己的強迫症狀就會消失。

總之,對於強迫症人而言,最大的挑戰並非強迫症狀本身,而是強迫症人自己,因此,強迫症人在關注症狀的同時還必須優先關注自己的內心,聆聽內心的聲音,才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心結,最終徹底擺脫強迫症狀的困擾。

關於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慮,胡亂推理和判斷,思維發生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症狀。患者可伴有幻覺,但無其他明顯的精神症狀。

關於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症的病因是什麼?

這種病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每個人的遺傳基因及性格特點,外因就是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及腦部器質性變化。 資料顯示,在我國,被害妄想的發病率已經超過總人口的千分之三。但令人擔憂的是,人們的知識水平比過去提高了很多,精神衛生知識卻相當貧乏,相當一部分人感到恐懼、焦慮、鬱悶時找不到恰當的排解方法,精神方面出了問題,家人或朋友都不會把它當成病,本人也不願承認自己有病。輕則沉悶於心偏離了正常生活軌道,重則危及社會治安,造成嚴重的社會事件。

什麼原因導致患上被害妄想症?

“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慮,胡亂推理和判斷,思維發生障礙,是精神疾病的一個重要症狀。患者可伴有幻覺,但無其他明顯的精神症狀。

為什麼會患妄想症?

1.主要障礙為缺乏對其他人的基本信賴,其特點在於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來處理其心理困難,而導致系統化之妄想。

2.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較自私自利並以自我享樂為目的。

3.通常毛病是無法看輕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認識自己動機與態度的能力。

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內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認為是不可告人之祕密,內疚感和恐懼感非常強,很怕人知道。

5.妄想內容除受個人因素影響,有些病人發病還因為所處於特殊環境或長期緊張狀態,受社會文化因素影響。

此外,物質生活富裕且子女配偶都不缺失的老人,在家太寂寞也會患妄想症,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家人和社會忽視。這種長期精神孤獨的“空巢老人”應引起家庭和社會關注

要避免患病,人們要注重培養健全的人格,培養多種有益愛好,保持思維開闊。除此之外,藥物治療和心理社交治療也是需要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如果患有“被害妄想症”,請及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