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握農村消費心理與消費的基本特點

才智咖 人氣:8.31K

農村與城市的消費特點存在天壤之別。要想開發好農村市場,首先要充分了解農村獨特的消費觀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我國農村五種消費層次呈“菱形”結構。目前,我國農村居民大體分為以下五種消費需求層次和消費行為:

怎麼把握農村消費心理與消費的基本特點

一是貧困型:這部分消費者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及部分落後地區;

二是溫飽型:這個消費群體的消費仍以生活必需品為主,邊際消費傾向和實際消費傾向較高;

三是溫飽向小康過渡型:基本生活消費品已有保障,因為戶均有千元的商品購買能力,所以對消費品的需求已由數量增長型擴張過渡到質量提高階段。消費觀念處於由農村向城鎮轉變階段;

四是小康型:邊際消費傾向較高,說明消費結構升級的慾望強烈。消費觀念明顯趨向城市化。生活消費的商品化程度和質量較高。隨著一般生活用品的普及,消費熱點已轉向中檔和較高檔次的家電產品;

五是富裕型:因為常接觸生意人,城裡人,他們的消費觀念是新的。他們主要是農村中的工商大戶、養殖專業戶和建築隊、家庭裝修包工頭。

農村消費具有實惠性、季節性、重點性、差異性和分散性五大特點。這五大特點是農村消費的基本特點,是開發農村市場必須掌握的特點。

一、實惠性

農村經濟平均收入普遍低於城市,大約是城市收入的一半。這一半的收入,不但要用於生活消費,而且要用於生產投資。農村經濟收入渠道比較單一,而且賺錢的難度非常大。農民的收入大部分靠辛苦的體力活換來的,長期以往形成了節約的生活習慣。即便有許多農村人富裕起來後,仍然保持著勤儉持家的生活習慣。孩子教育、家庭建房、父母醫療、生產投資、孩子結婚等一般開支都非常大,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幾乎為零,完全依靠自己的儲蓄,因此農民即便有錢也不喜歡花,也不敢花。這種特性決定了農村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農村消費基本處於必須品消費階段,概念性、奢侈性產品基本沒有市場。因此在產品定價和產品質量設計時,必須滿足農村獨特的實惠性需求。

二、季節性

農村收入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農業收入,二是外出打工或自營副業。由於受農業豐收季節的影響,農民只有在豐收後,農產品才能變成現金,農村消費呈現很大的季節性。農業生產前的消費基本用於購買農業生產資料,而生活消費大部分都放在了秋收後,尤其是秋冬季節。春節前是農村購買大宗消費品的黃金季節。此外,春節送禮和老人小孩生日是農村集中消費的'另一個黃金季節。所以,農村市場的營銷推廣時間和促銷方案必須與農村購買黃金季節配合起來。與城市消費最大的不同,原始的物物交換在農村市場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農村許多小商販,開車到家家戶戶門前銷售日用品,如糖酒、油鹽、食品等。農產品之所以在農村是永遠堅挺的貨幣,是因為農村收入受農產品季節影響。

三、重點性

生產投資、家庭建房、孩子教育、孩子結婚是農村的四大重點消費。這四種消費在家庭開支中一般都被列入頭等大事,具有資金優先支配權;而且這四項消費總體費用都比較龐大,農民一般都在幾年內勒緊褲腰帶重點籌辦這些事情。有許多農民還要通過借款、貸款等方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比如,孩子結婚一般都要購買傢俱、家電、摩托車等大件,在短時間內集中購買如此多的產品,開支一般都在幾萬元。

四、差異性

差異性表現在地區差異和層次差異兩個方面。中國幅員遼闊,西部與東部經濟水平差距巨大,南方與北方消費觀念不同。即便是在同一個省,甚至同一個縣,也存在很大消費差異。因此中國農村有“三裡不同風,五里不同俗”之說。差異性的另一個方面表現在五個不同消費層次者之間,購買能力的不同,決定了消費需求、消費標準的不同。製造商和經銷商在設計產品、營銷推廣時必須充分考慮農村的差異性。

五、分散性

由於受居住條件影響,農村消費比較分散。村莊是低價值日用品的購物中心,集鎮是中價值日用品的購物中心,縣城是大宗產品的購物中心。雖然隨著縣郊公交、通訊普及等的發展,農村消費有集中的傾向,但目前分散性仍是主流方式。縣城和集鎮是農村消費的主消費地點,也是攻佔農村市場的主戰場,它們影響著農村的消費潮流。製造商應當做好縣鄉分銷網路,儘量滿足農村購買方便的需求。如果誰先解決這一問題,誰將會在農村的銷量得到突飛猛進的增長。

農村消費除具有以上五大特性外,還具有“鄰居效應”和“仰城效應”兩大獨特消費心理。

所謂“鄰居效應”,就是指農村消費購買受鄰居影響特別大,往往形成周圍許多村民都購買同一類產品的現象。山東合效營銷策劃機構在農村調研中發現,農村出現了許多“長虹村”、“時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