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酒店:復興歷史建築在國內日漸興起

才智咖 人氣:9.09K
改建酒店:復興歷史建築在國內日漸興起
古舊建築改建為酒店對於很多商務旅行者來說並非新鮮事件,位於巴黎16郡的拿破崙·波拿巴侄孫Roland Bonaparte王子宅邸原建於1896年,如今正被改建為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由建築師Richard Martinet負責建築修復、室內設計師Pierre-Yves Rochon主持室內修復、由景觀設計師Louis Benech改造園藝。而在國內設計界,此類改建專案日漸興起,美國米高梅集團和中國釣魚臺國賓館集團不久前為雙方合作的“國子監Spa酒店”專案確定下了詳細的改建方案,總用地面積為16352平方米的基地已開始破土動工,目標是結合內城唯一的天然溫泉優勢、改建舊辦公樓、廠房及舊建築為現代中式風格的奢華酒店,呈現“古典中華文化的現代融合”。 歷史街區中改建“北國水園” 位於故宮東北角、靠近國子監和雍和宮的地區,是北京重要的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對於負責“國子監Spa酒店”專案的美國波士頓國際設計集團(BIDG)而言,現代的保護與更新策略已經從早期簡單的限制性保護進展到積極地推動歷史街區的振興與整合,整個改建專案中最需積極應對的是“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課題,包括: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間形式;建築物和綠化及空地的空間關係;歷史性建築的內外面貌,如體量、形式、建築風格、材料、色彩和建築裝飾等。 經過詳細測量酒店專案所在的基地以及建築等現狀後,BIDG為內部七棟建築制定了不同的方案,譬如,沿成賢街建築將被保留原有風貌,功能可進行調整,其他建築或進行內部功能調整及外立面改造,或拆除重建。“國子監Spa酒店”最終所呈現的風貌是“古典中華文化的現代融合”——延續國子監歷史建築規劃佈局傳統,強化中心軸線,以精心設計的新中軸串聯不同功能的建築群體,即便是酒店客房也將以現代中式風格來延續本地歷史及文化的脈絡。新中軸線上的主入口空間首先以“重門”形式,將喧囂的外部都市過渡至幽靜的內部酒店空間,“通過增加雙層牆面、喬木、水景,令整個視野在遠、中、近景的分佈上很顯層次,形成‘到達’感覺”。 在設計改建程序中,困難多是來自相關建築保護規定,酒店所在的舊城區國子監、雍和宮區域約與元大都同期建成,依據《北京舊城二十五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的規定,區內建築物的高度和功能需嚴格控制,並通過用地調整、風貌整治、區域性更新、逐步改善重點保護區的周邊環境。酒店大堂對原有建築進行了層高、開間及進深比例的重新塑造,“最少的建築修正,沒有了原先壓抑笨重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高敞和有序”。 進入酒店內部庭院,景觀設計儘可能體現中國園林設計,在“移步換景”的設計中,以中央水景為例,穿過建築物的連廊,豁然出現的無邊界中央水景是令人置身於天水一線的開闊空間。在設計Spa池區時,還考慮到每棟建築最少一條長邊作為消防撲救面,其消防車道寬度及淨高都不低於4米、彎半徑為9米,以便滿足中型消防車進出條件。 復興上海歷史建築 復興歷史建築的酒店設計在上海亦成為新焦點,這得益於上海近代城市發展歷史中儲存至今的眾多經典建築。 上月中旬,全球知名酒店設計顧問公司HBA(Hirsch Bedner Associates)宣佈了它獲得的最新委託,將建於1910年、英式文藝復興風格的上海總會大樓改建為希爾頓酒店集團管理下的亞洲首家華爾道夫(Waldorf Astoria)酒店。HBA總監Ian Carr表示,最大的挑戰是要在保留其歷史風貌的同時,加入旅客需要的便捷設施及時尚元素。其修繕工作包括:將參考大量舊照片及文獻記載,精細還原樓內原本裝飾的西西里大理石柱及彩繪玻璃等室內細節;再根據時下高階旅行者的需要配備各種豪華設施,設計任務將貫穿兩座大樓,涵蓋所有客房、四家餐廳、兩個酒吧、西點房、大堂吧、多個宴會廳、游泳池、健身中心及水療房。這個改建專案的不遠處則是HBA兩年前開始負責修繕及改建的上海和平飯店,1929年開業的酒店建築風格充滿芝加哥學派的歌德式。事實上,HBA有相當多的改建案例使建築物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並獲得巨大商業成功,例如,在HBA所完成的、總額約三千五百萬歐元的翻新修繕後,原建於1894年的羅馬瑞吉酒店(St. Regis Grand Rome)多次打入《CondéNast Traveler》的“Gold List”,並繼續成為羅馬的頂級地標酒店。 此類酒店改建專案對於城市發展來說,它關係著著現代生活的滲透以及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痕跡,前者意味著城市必然不斷有新的物質和功能要素的介入,後者包含著更廣泛的內容,如城市的景觀和風貌、尺度和肌理等。而改造性再利用的關鍵是對重要結構的改變降低到最低限度,儲存和再現建築原有的重要性,即便是不那麼令人著迷的倉庫和廠房也能夠被充分利用它們特有的空間高度與結構體系。大舍事務所近期在青浦區水鄉朱家角完成的國家糧倉改建酒店專案即是一個極好的案例。大舍表示,“傳統生產活動遺址所對應的倉庫建築等特殊建築型別的歷史價值,促使我們把場地的風貌特徵(如建築肌理)或者一些有價值的建築(如糧食加工筒倉、糧倉)或片斷(如糧倉的大跨度木屋架)保護下來”。 在其改建方案中,最主要的八棟倉庫被部分按原址保留下來,並整合為一個豪華旅館的一部分,大部分保留的倉庫空間被改造成為旅館的公共部分,也有一小部分倉庫被改造為旅館裡的特色套房。其中,酒店大堂利用了建造於半世紀前的筒倉,70米長、20米進深的單層木屋架坡頂糧倉將改造為酒店客房、Spa、宴會廳等功能空間,“外部形態儘量保持原樣,新增加的部分則是全新的做法,以金屬鏤空幕牆包裹,和舊的倉庫拉開視覺上的距離,顯示出各自的時間感,這塊場地的印跡與記憶將以特殊的方式被組織到現代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