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對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與對策

才智咖 人氣:2.19W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接受和理解書面材料的內容和意義的能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新課標對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與對策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國小生閱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能夠提高國小生的文學素養,使國小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鍛鍊和提升的同時,還使國小生的知識面變得更寬廣,拓展了國小生語文知識積累量,使國小生的思維發生擴散,提升國小生的語文知識和認知能力。

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的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小生語文成績的好壞,因此,教師應運用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並且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現有認知水平進行合理教學,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1]

二、《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規定

1.閱讀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即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閱讀課文內容。在閱讀中,教師不應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學生,限制住學生的想象力,而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對課文的內容形成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另外,應教導學生注重積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並將多種閱讀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使用探究性的閱讀方式進行閱讀,摒棄接受型閱讀方式,增強學生獨立閱讀的慾望。

2.閱讀目標與內容

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實現自主閱讀,即老師沒有教,學生就已經閱讀過了。我們知道,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無論老師教得多麼好,學生如果不自覺,閱讀教學的效果永遠不會提高。相反,一旦學生髮揮出自主性,教學的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3.突出多讀,重視積累

(1)遍數多。“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這句話不無道理,多讀才能使印象加深。閱讀遍數越多,對文章的理解就會越深刻,讀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根本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記硬背。“多讀”,還指多多地朗讀,同時也強調了誦讀。我國古代語文學習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誦讀,誦讀相較於朗讀來說更強調個人的體驗。

(2)數量多。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9年間的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時期閱讀量標準是145萬字以上。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5萬字以上,第二階段40萬字以上,第三階段100萬字以上。

(3)品種多。多讀除了要求遍數多、數量多以外,還要品種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豐富閱讀內容,讀物的種類應當既包括科技、歷史方面的書,又包括文學方面的書。不僅要讀詩歌、散文、劇本,還要讀故事、童話、寓言等,現代、古代的作品都應讓學生有所接觸。

4.重視能力的培養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接受和理解書面材料的內容和意義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增加才幹。可以說,根據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斷這個人語文素質的高低。閱讀能力包括認讀、理解、記憶和速度等要素,只有掌握這些要素,才能使自己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輕鬆地學習中學、大學的知識。

三、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大大地提高閱讀的效果,如果學生沒有養成專心思考習慣和自主閱讀習慣,將會使閱讀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重點培養國小生的閱讀習慣,告知學生專心閱讀,不可心不在焉地東張西望;在閱讀過程中,啟發學生多發現問題,多思考;不斷豐富閱讀內容,增添閱讀環節,加強學生字詞積累,多給學生留一些自由閱讀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閱讀時還應該注重掌握作者的情感變化,與作家進行情感交流;培養學生每天閱讀,做好字詞積累,並且讓學生長期堅持下去,讓閱讀真正地成為一種習慣。

2.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1)目標閱讀法。目標閱讀法就是在閱讀前提出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讓學生根據這個目標來閱讀。目標註入情感,指向性強,學生在有針對性的閱讀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產生愛憎。

(2)快速閱讀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國小生總是用手指著文字進行閱讀,這樣會使閱讀的速度變慢,而且閱讀的內容斷斷續續,不夠連貫。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當訓練國小生快速閱讀能力,比如,要求國小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這樣,學生能在快速的閱讀過程中集中精力,快速地消化和處理資訊。對於篇幅較長的文章,這種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較多的資訊,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學生對資訊的加工處理能力,提高國小生閱讀速度。

(3)精讀法。朱熹認為,讀書不僅要熟讀,還要熟讀成誦,不僅要思考,還要發散思維。對於認知能力有限的國小生來說,只有閱讀足夠的遍數,才能理解文章。培養學生基本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精讀法,它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內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並進行認真思考。教師應當選擇一些情節生動的段落指導學生進行精讀,在精讀時,要求學生調動多種感官,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寫,引導學生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並且讓國小生背誦一些句子、段落和文章。

3.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朗讀

朗讀是一種基本的閱讀方法,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多進行朗讀,幫助國小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更好地品味重點詞句,發現文章內涵所在。在閱讀教學中,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提升國小生的想象力,培養其對語文的感悟。朗讀還可以使國小生在頭腦中儲存一些印象深刻的文字,這樣,在國小生寫作文的過程中其語言用詞更準確,語句更連貫,寫作水平同時得到了提升。閱讀課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前朗誦,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語文閱讀學習狀態中。還可以根據課文主題指定重複朗讀的部分,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境界。

4.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發揮想象力,發散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選擇適合國小生認知水平的文字教材,創設愉悅輕鬆的情境,在入情入境的閱讀中快樂地學習。激發國小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學習主動性,引發探究意向和動力,使學生興趣盎然地享受閱讀,樂於閱讀,領會到語文閱讀的樂趣,讀出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到文章內在的感情,與作家進行情感交流,產生共鳴,真正做到激勵、喚醒、鼓舞。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現代化裝置進行輔助教學,將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情境通過聲情並茂的動感形式直觀地展現出來,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情境感染下發散思維,發揮想象,鍛鍊和培養創新能力。

5.訓練學生多思多問

要想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必須教導學生多讀多問,學生只有敢於提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才能取得進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勤於動腦,啟發學生多思多問,告知學生髮現的技巧,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意義和針對性。

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判斷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是否理解了閱讀內容,掌握了學習的重點。

若是學生提出的疑問一直停留在表面,就說明學生沒有領會到教學的主旨。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通過相互溝通,促進學生加深對寫作背景和動機的理解,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讓課堂“活”起來,讓語言“活”起來,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衛志騫.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2(03).

[2]尹海梅.淺議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學週刊,2011(35).

[3]曹麗.國小語文閱讀教學切入點的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1.

[4]鄒佳華.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範大學,2011.

[5]李聰.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索與嘗試[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