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創意經濟的時代

才智咖 人氣:2.92W
——風雲人物縱論“創意經濟的發展”
    
     開篇
    
     21世紀是創意經濟的時代。全球創意經濟每天產生的價值達220億美元,並以5%的速度快速增長。英國的創意經濟產值已超越製造業,成為該國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經濟學家分析,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社會的產業分工將發生明顯變化,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的比重將迅速上升。
    
     21世紀是創意經濟的時代。智者將通過個人的創造力、技巧和才華,通過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利用創造財富和機會。
    
     最近,一個“超級女聲”節目,帶來了鉅額財富,僅手機簡訊收入就達3000萬元,併為其贊助商蒙牛帶來2.5億元的利潤。這就是創意經濟演繹的神奇故事。
    
     創意
    
     城市的原動力
    
     段先念:西安市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
    
     2003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市化程序驟然加速。
    
     2005年,李光耀先生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中國和平崛起,文化應當先行”。
    
     我們認為:城市時代來臨了,城市時代的文化浪潮來臨了。
    
     那麼,城市時代有何特點?大城市以文化論輸贏,文化決定城市特質。城市是文化產業的搖籃,城市發展,經濟跨越,定當文化領先,城市崛起,城市再造,必然文化為魂。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吸引力、更是競爭力。創意,則是文化生產力的原動力。
    
     為此,我們呼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只有把隱性的文化資源顯性化,使其可觀賞、可體驗、可學習、可消費,才能讓祖先的文化精髓轉化為城市的人文之光。
    
     文化的輸出是無法用配額來限制的。文化,要納入國民經濟指標體系,納入城市的考評指標。
    
     我們還提出倡議:現代城市要在發展中進行長期的、持久的文化再造,並在再造中創造新文化;現代城市要有鮮明的個性,要做地域文化的傑出代表;現代城市要高擎文化產業化的旗幟,培育完備的文化產業體系,扶持文化產業集團和文化基地,要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平臺和傳承中心。
    
     城市文化已表現出的時尚性、創新性、多元性、產業性應該得到


     
     影視教育
    
     應有一個突破性改革
    
     美國影視業出口佔了全國出口總產值的30%,比賣飛機大炮還要厲害。中國影視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達到14:1,也就是說進口14個。中國影視業要走出去,不是資金問題、題材問題,而是科技和人才。我們做不出好萊塢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指環王。我們還是低科技製作為主,相對拍一些歷史片、古裝片、農村片,高科技方面是落後的,缺乏高科技影視製作基地。美國人科技、經濟發達,先走一步,影視早佔領全世界,但現在我們也可以上太空了,科技也在大步跟上,現正是我們發展衝出去的時候。
    
     中國影視產業走向世界,最迫切的是人才資源,我們不缺乏演員,但嚴重缺乏明星,再掰著手指頭數數,國內有幾個在國際上知名的明星?我國目前也嚴重缺乏雙語人才,缺乏製作人才、缺乏懂國際影視市場人才。比如我2001年在上海做好萊塢第一部電視劇《平地》,想找一組懂電影的雙語人員,大概也就四五十人,但在國內這樣的人很難找到。如打仗有了將軍,但找不到部隊在哪裡,也不行。目前我國的影視人才培育體制改革還是滯後,原有教育體制不注重雙語教育,企業和教育未形成資源互補,中國的影視學院多但資源不足,少有專業和有實踐經驗的.老師,教育體制適應不了產業市場需要。影視教育應有一個突破性的改革。
    
     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整合教育資源,利用海外人才、資金、企業資源,建設產學研一體的培訓教育機構。大力培育面向國際的人才,這樣對推動未來中國的影視走向世界起到作用。
    

擁抱創意經濟的時代


     王永章: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
    
     大趨勢
    
     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創意經濟等,概念多,有點亂,文化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叫文化事業,把文化藝術單純地看作文化、教育、公益性事業,但文化不僅具藝術形態屬性還有商品屬性,不僅是公益性事業,還有服務業經營的一些特徵,多年來,各界共同呼籲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在2002年正式寫進黨的十六大工作報告,正式成為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我覺得概念要理順,不要隨意改名稱,否則容易把人的思想搞亂,不利於國家制訂政策。發展文化產業是世界潮流,韓國有人說,21世紀決定世界各國成敗的是文化產業。十六大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後,取得長足發展,增長相當快,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2003年文化產業有1200萬人從業。我國各地對發展文化產業十分重視,紛紛提出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建設目標,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發展形勢良好。發展文化產業著重注意幾方面:一是最主要是解決思想障礙問題。





     
     一方面是面對市場經濟的大變化,有點措手不及,未能完全適應;另一方面是認為文化事業單位有錢掙了,兩種思想觀念都是錯誤的。二是有好的發展規劃。
    
     要從本地實際出發,不能搞大躍進、大突進,有一個長遠的符合地方實際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三是抓住一個突破口。
    
     如中山的收音機博物館,開業不到2個月,就吸引了大量來訪者,很有特色。四是按市場規律辦事。
    
     不是我想幹什麼,而是市場需要我幹什麼,很多地方對發展文化產業很熱,惟獨對市場的研究不足。如動漫過熱,一窩蜂上。五是要有骨幹帶動。
    
     扶持一批文化骨幹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六是把非公資本和外資引進文化產業。
    
     今年已下發了相關檔案,現增加值的一半是非公有制企業創造的。七是扶持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
    
     如我國的音像製品,和美國的貿易逆差很大,處於劣勢。發展應有靠政策、品牌、懂國際規則的中介機構。八要完善文化產業鏈。
    
     應有中下游產業,有原創、有銷售、有資訊交流平臺等。九注重人才培育,發展文化產業最缺的是人才,懂經濟、會管理的人才非常重要。中山舉行這樣的一個會,本身說明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對文化產業非常重視,認識得早,一定會搶到發展的制高點。
    


     陸文虎:解放軍藝術學院少將院長
    
     第二次文藝復興
    
     中國將發揮更大作用

    
     15年前,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位元(JohnNaisbitt)在他那部曾經在32個國家出版並暢銷的《2000年大趨勢》一書中指出,“第二次文藝復興將於21世紀初期來臨。”上世紀最後10年和本世紀最初5年的社會發展,似乎已經證明了這個預言是客觀、科學的論斷。
    
     當今之世,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前進發展時期,工業社會走向後工業社會,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社會變革日新月異,充滿著科學發現、技術革新、經濟機遇、政治改革和文藝復興。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他們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文化變成了大眾消費物件。於是,文化創造性產業應運而生並得到迅速發展。大規模的消費需求和產業化生產,使文化產品得以廣泛普及。於是,文化既具有人文科學價值,又具有經濟價值。種種跡象表明,人類社會又將會有一個大飛躍,我們置身於這個資訊時代,彷彿感受到一次新的文藝復興運動正在形成。
    
     在上一次文藝復興運動中,中國是做了巨大貢獻的。在第二次的文藝復興運動中,中國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濟全球化已經是當代社會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中國不可能脫離這個總趨勢去求發展,中國正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受益,世界各國也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益處。如果中國今天還是閉關自守、高度集權、計劃經濟的國家,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中國這樣一個巨大市場。人們為了獲取利益和共同發展而合作,而且只有合作,才能有


TAGS: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