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與邏輯學家分析

才智咖 人氣:1.21W

摘要: ce是美國傑出的科學家和邏輯學家。他以科學家作為職業,卻常常又聲稱科學研究是為了邏輯目的,喜歡把自己塑造為邏輯學家。另一方面,他把邏輯學視為科學,豐富的科學經歷刺激了他在邏輯學領域的諸多創造性貢獻。實際上,考察他的研究道路為我們從事推理工作的科學家和從事推理研究的邏輯學家都提出了有意義的啟示。 
關鍵詞: Peirce;科學家;邏輯學家;科學;指號學;化學概念 

科學家與邏輯學家分析

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其一生曾作為“一個美國人的悲劇”〔1〕,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也是美國至今產生的最有創造性、最具多才多藝的偉大思想家。他廣博的研究涉及非常不同的知識領域:天文學、物理學、度量衡學、測地學、數學、邏輯學、哲學、科學理論和科學史、指號學、語言學、經濟計量學和實驗心理學等等。而且這裡的許多領域,Peirce在不同程度上被視為倡導者、先驅甚至是“鼻祖”。Russell早就做出評價:“毫無疑問,他是十九世紀末葉最有創見的偉人之一,當然是美國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思想家。”〔2〕而當代在世哲學家am稱他為“所有美國哲學家中高聳的巨人”〔3〕。 

雖然Peirce的思想具有極為廣闊的視野,但當今學者所公認、Peirce本人也承認的他的兩個主要研究領域卻是科學和邏輯學。科學和邏輯學是Peirce畢生付出精力最多的兩個領域,也是他在大學畢業後決定他一生將做什麼時曾猶豫不決的兩種選擇。但在其學術興趣上它們是他的孿生子,二者在理論聯絡上常常是融為一體,成為Peirce最傾心關注的焦點。而且,作為科學家和邏輯學家的經驗是Peirce整個哲學系統構建的基礎與出發點,是貫穿他一生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實際上,科學和邏輯學的共同追求正是Peirce為自己所界定的生活目標。把握他的這一顯著特徵,我們可考察作為科學家的Peirce與作為邏輯學家的Peirce之間的某些聯絡。 

1 科學家職業、邏輯學家志向 

從實際從事職業來看,Peirce是位科學家,包括化學家、大地測量員、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實驗心理學家等等;同時這也是他謀生的門路,是他最早獲得學術名聲的領域。 

成為一名科學家,Peirce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同時這也是他的親戚朋友尤其是父親所期望的。Peirce出生於具有良好科學氛圍的家庭,特別是其父親Benjamin Peirce是哈佛大學天文學和數學Perkins教授,也是當時美國最有影響的數學家。Peirce從小由其父親教授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等學科;其聰穎智慧深得父親欣賞。而Peirce本人也深受父親影響,尤其是在父親1880年去世之後,他極想遵照父親遺願而繼承父親的事業,從此專注於科學研究。 

在Peirce十幾歲時,他已經在家中建立了私人化學實驗室,並寫出了《化學史》;其叔叔去世後,他又繼承了他叔叔的化學和醫學圖書館。185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他父親安排他在美國海岸測量局(後來改名為海岸和地質測量局)野地考察隊作為臨時助手學習鍛鍊了一年;而同時他私下跟隨哈佛動物學家Louis Agassiz學習分類學方法。1862年進入哈佛的Lawrence科學研究所,並於1863年畢業獲得化學理學士。其間於1861年他再次進入海岸測量局,但這次是作為長期助手;1884年10月至1885年2月主管度量衡辦公室;1867年父親成為海岸地質測量局的第三任主管,Peirce於同年7月1日由助手(Aide)提為副手(Assistant),職位僅次於主管;他的這一職位上一直持續到1891年12月31日,時間達24年半之久。從1872年11月開始,他又負責鐘擺實驗;在1873—1886年間他在歐洲、美國以及其他地方的站點進行鐘擺實驗。晚年(1896年直到1902年)主要為聖勞倫斯能量公司做顧問化學工程師。 

同時,Peirce在1867年被安排在氣象臺從事觀測工作,並於1869年被任命為副手。他曾是一次日環食和兩次日全食現象的觀測者,還負責使用氣象臺新獲得的天體光度計。1871年其父親獲得國會授權進行橫跨大陸的地質測量,Peirce由此又成了職業的大地測量員和度量衡學家。 

Peirce 生前雖只出版過一本科學方面的書(《光測研究》(1878)),為《the Nation》雜誌撰寫的短評、書評現多收集在由Ketner和Cook編輯出版的《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中;但他在海岸地測局和哈佛氣象臺的諸多貢獻已經為他(也為這兩機構)在很年輕時就贏得了國際(特別是在歐洲)聲譽(Peirce1870年、1875年、1877年、1880年和1883年先後五次接受測量局任務到歐洲考察,同歐洲的許多科學家建立了聯絡,並極力主張擴大科學界的國際聯絡)。Peirce於1867年成為美國文理學院的常駐會員,1877被選為國家科學院的成員,1880年被選為倫敦數學學會成員,1881年被選進入美國科學進步協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現在Peirce已被認為是採用光波長來測定米制長的先驅。 

然而,儘管他原本可以很好地專職於科學職業,並有廣闊的前景;並且事實上,他也是由化學進入了各種各樣的科學部門,並投入了極大的興趣和精力,成為美國當時傑出的科學家。但與邏輯學相比,它們只是他生命的第二焦點。 

從理想志向來看,Peirce視邏輯學為其天職。早年在父親指導下學習《純粹理性批判》時就認為康德的失敗主要在於其“平庸的邏輯”,要超越康德體系,必須發展一種嶄新的邏輯。他聲稱在12歲時已經除了邏輯別無其他追求;甚至在生活潦倒、疾病纏身的困境中他依然堅持這一工作。他建有自己的私人邏輯史圖書館,他是近代以來少有的精通古代和中世紀邏輯的一位邏輯學家。他自己說,他是自中世紀以來唯一全身心貢獻於邏輯學的人,並聲稱他是終生的邏輯推理學習者。1906年他在美國《WHO’S WHO》中把自己命名為一名邏輯學家,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現象。晚年在Milford的Arisbe,他形容自己為田園邏輯學家、邏輯學隱士。與具有美好前程的科學職業相比,Peirce之所以熱中於當時不可能成為謀生手段的邏輯學,更多的是出於對自己既定學術目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