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工電子實訓教學體系的改革

才智咖 人氣:2.78W

  論文關鍵詞:電工電子實訓 教學內容優化 教學手段 考核

淺析電工電子實訓教學體系的改革

論文摘 要:根據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要求,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對電子實訓內容的設計和實訓過程做了探索。提出了電子實訓內容設計要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實訓過程要狠抓基礎,因材施教,逐步深入和創新考核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系統的日益複雜化,電工電子實訓課從內容到形式都將發生深刻變化。目前職業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普遍存在與工廠脫節的現象,在企業只需幾個月就熟練掌握的技能而在校學了二三年卻依然不會。因此如何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增強自身競爭力,實訓教學改革就顯得非常重要。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應該從系統的角度來研究實踐課的改革。現在很多專業都有涉及電子技術方面的內容,但每個專業對電方面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這樣實訓內容的設計應該既適應學生現在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的長遠需要。本文結合電工電子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情況,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革措施,以便使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體系逐步趨於系統和完善。
  
  1 傳統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重理論輕實踐,理論和實踐脫節
  電工電子實訓基地承擔著全校電工電子技術、機電、汽修等多個專業電工電子實訓教學任務。長期以來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驗課程學時較少,成績只也佔總成績的一小部分。
  1.2 實驗內容單一,實踐和專業脫節
  傳統實訓課程教學主要以基礎驗證型實驗為主,教師主要指導學生根據理論課所學的原理,按照教科書上的操作步驟,進行記錄資料、書寫實驗報告。對不同專業學生開的實訓課基本上千篇一律,特別是非電工電子專業的學生,針對相應專業的電子課內容很少。
  1.3 教學方式手段單一,教學秩序比較混亂
  傳統教學大多僅用粉筆和黑板,把學生帶到實驗室學生聽起來看起來枯燥乏味,講課效率低下。加之實訓室裡有各種裝置的阻擋,課堂紀律的把握比較難。
  1.4 實驗裝置陳舊,配套儀器數量較少,實踐和社會脫節
  由於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學校配備的實驗課程教學裝置陳舊簡陋,配套數量較少,多個同學共用一臺裝置,實驗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2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改革
  2.1 優化實訓教學內容
  (1)基本型實驗;基本型實驗是學生學會實驗儀器儀表的使用、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重要途徑。實驗目的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儀器儀表使用、實際操作、實驗資料整理、實驗報告的書寫等能力。
  (2)設計型實驗;設計型實驗是要求學生能根據技術指標的要求,設計具有各種功能的單元電路,並用實驗方法進行分析、修正,使之達到規定的技術指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解決一個具體的實際問題。
  (3)綜合型實驗;通過安排一些有難度的`實驗,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設計、安裝、除錯一個實際的系統,實實在在感受一次“科研”、“開發”的基本過程,這對他們的創造能力是一次極大的鍛鍊和提高。
  2.2 分層次分專業教學
  (1)電類專業的學生:加大實訓力度,老師在講理論課的同時給學生安排相對應的實驗。在完成大綱規定的所有實驗內容後,增加實訓專案。具體安排是,對電子類一年級學生,實訓主要針對工具使用、基本元器件的認識和檢測、良好實訓行為習慣的培養。二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實訓主要針對積體電路、數位電路等綜合電路安裝與除錯。三年級學生實訓主要針對產品整機的組裝、除錯與維修掌握,通過使用儀器儀表測量各關鍵點的電量和波形,加深對電路原理的理解。
  (2)非電類專業的學生;主要包括數控、汽修等專業,對這類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其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數可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調整,內容設定可以適當淺顯一些,特別是基礎性方面的實驗可多安排一些,而綜合性、難度較大的實驗可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