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學習心理的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4W

國小生作為學校學習的特殊群體,其學習心理是影響其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生學習心理的研究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小生學習心理的研究論文

[摘要]國小是接受系統教育的第一站,學習效率的高低對學習效果產生影響。與初高中生相比,國小生的學習更具有被動性。因此,研究國小生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對其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巨大的意義。

關鍵字:學習心理,國小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單純靠手工勞動來促進的社會發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科技的發展要求人們掌握更多的知識來掌握各種技術,由此便催生出了一個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的時代中,學習這一概念與傳統意義的概念相比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保羅.朗格朗的終生學習理念對人們的滲透,這使得學習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人們對如何高效的學習以使自己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時代立於不敗之地表現出極大興趣。而國小階段的學習是人們接受系統知識和技能訓練的起始階段,也是是現代人才培養得關鍵時期,國小生的在校學習效率對其今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國小生學習的研究應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國小生作為學校學習的特殊群體,其學習心理是影響其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所謂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各種內在的和外在的,智力的與非智力的因素的影響或刺激而形成的心理反應。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內容和方式,學習目的和手段,以及學習評估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國小生與初,高生相比,其心智發育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因此研究當前國小生的學習心理,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我國國小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根據對我國學者文獻的研究,採取內容分析的方法,綜述我國近五年在校學生學習心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總結出國小生學習心理的特徵,以及本人對關於國小生學習心理所提出的意見。

一.國小生學習心理分析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近五年的國內文獻檢索,本人將從國小生學習心理的表現,和影響國小生學習心理的因素兩個方面來研究國小生的學習心理。

(一)國小生學習心理的`表現

國小生的學習心理主要表現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

1.智力因素在學習心理上的表現

(1)思維能力不強

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其認知發展理論中層提出了兒童發展的四個階段---感知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在國小階段,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這一時期低年級的國小生思維受眼前顯著知覺特徵的侷限,仍停留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而中高年級國小生在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發展,在心理操作上著眼於一些抽象概念,但其思維活動仍需藉助具體事務。正是基於國小生這一思維特點。國小教師經常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使學生能根據具體實物來展開思考,這樣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自主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

(2)意義識記處於發展中

記憶按照其有無意志力和目的性可以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在國小階段,國小生的意義識記能力正在不斷髮展。一般來說,國小低年級識記能力差,這主要是因為低年級學生知識經驗比較缺乏,抽象邏輯思維欠缺,對學習材料不易理解。因而在學習功課是多采用機械記憶.而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的知識經驗不斷豐富,這時學生在記憶方法上開始由機械識記向意義識記過渡,並初步具有了意義識記的能力。但這時國小生卻還不能擺脫機械識記。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任務時,要數量適中。

(3)注意力不穩定

國小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在自控方面表現薄弱。因此他們無法把注意力長期放在某一個事物上。在現實中經常是一個活動或遊戲沒做完就會參與到另一個活動中去,而且丟三落四,容易遺失隨身攜帶的東西。同時在做作業或考試時不注重細節,容易出現各種錯誤。而在課堂上,當老師佈置了課堂上完成的任務時,他們常常表現出不耐煩,在聽講過程中,也容易受到外界客觀事物的干擾,從而分散其注意力。

二.非智力因素在學習心理上的表現

(1).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由人的學習需要引起,是維持人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國小生的學習動機有著一個發展的過程.一般來說,它的趨勢是從短近的,狹隘的學習動機向比較自覺地,遠大的學習動機轉變。從不穩定的學習動機向穩定的學習動機發展。國小生的學習動機就其心理成分而言分為三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複雜多變

目的有如在大海航行的船隻的指南針,它能引導你明確方向到達目的地。當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的目的,便會產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生在確定學習目的時往往會把自己的個人目的與所屬的社會目的加以權衡,然後作出調整與修改。學習的目的性是學習動機中的重要成分。學生學習一旦有了明確的目的,就會朝著這個目的堅定不移地做出努力。

有人曾對我國國小生的學習目的性進行調查,通過對你長大後希望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一問題。孩子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科學家,工程師,醫生和教師。而選擇餐飲服務員,環保清潔員和農民這些職業的人一個都沒有。當這些國小生被問及原因時,國小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認為越有知識的職業越有價值,而有的學生則認為為人民奉獻越多的職業越好,還有的學生選擇某個職業是因為個人興趣.

這一研究告訴我們國小生的學習目的是比較複雜的.儘管這些學習動機都可推動學生去學習,但是教師必須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主,次因素.利用學生學習動機的易變形,來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2.學生的學習興趣冷淡.

學習興趣決定學生是否樂意去學,能否主動去學。在當前國小教育背景下,國家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在真正的應用過程中,應試教育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似乎整個學校都呈現出一種考考考,是發寶,分分分,是命根的的風氣。而這應試教育是以學生升學為目的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搞一言堂,採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淪為被動接受的容器,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隨之消失。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抹殺,這也與朗格朗終生學習的理念背道而馳。

3.學生的成就願望

成就願望是指學生願意去做,去完成自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併力求達到完美的一種心理期待。這是一種具有社會意義的學習動機成分。而學生的這種學習期待與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驅動力和附屬內驅力有著密切的聯絡。學生通過這種願望,來轉化為積極的外在行動,以實現願望。周而復始,便能形成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我們可以把成就願望看成是自信心的指標,這種個人主觀的估計和願望,他可能高於個人的實際成就也可能低於個人的實際成就。尤其是後進生,他們的顯著特點就是對學習喪失信心,成就願望低下,因此對後進生進行教育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使他們取得成功的經驗,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成就願望水平,以改變他們對學習的消極態度,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三.國小生背景因素對學習心理的影響

1.國小生性別差異對其學習心理的影響

從兒童心理髮展學來看,同齡的男孩和女孩之間存在著智力差異。從胎兒期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髮育上要落後於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才能真正追上女孩。在動作發展上女孩的精細動作技能也走在男孩前面。在青春期發育上,女孩進入青春期的時間普遍比男孩要早一到兩年。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上,男孩的大腦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走向成熟。腦結構的差異決定了男女的能力差異和不同的認知策略,現代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女的大腦是有區別的,男性右半腦掌管空間能力,功能分化明顯,而女性語言和空間能力則由兩個半球控制,功能區域化很不明顯,而語言的發散性也恰好適合女性的大腦功能特徵。在國小,語文,英語科目都是以語言為主的科目,這種注重語言表達的考核制度更有利於女生的優勢發生。同樣,男女性在學習動機上的表現也不同③,由於在身心發展上的差異,國小生的學習動機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的學習動機比男生高,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學習定向上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因而在國小教育體制下,女孩在學習上的主動性要強於男孩.由此社會上引發了男孩危機的探討.

因此,在實際教學,教師因該根據男孩和女孩身心發展的差異性,引導學生髮揮他們各自的長處.

2.國小生年齡的增長對學習心理的影響

根據研究統計,在效能感維度和焦慮感維度,高年級學生的平均維度高於中低年級學生,這說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個體對自己學業成就進行評價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能認識自己有缺點,並相信自己能夠做的更好.而隨著學生學習年齡的增加,學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和老師對其期望也容易導致學生的高焦慮水平。

3.師生關係對國小生學習心理的影響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是指教師的行為和領導方式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一般來說,教師在班級中的領導和管理方式⑤分為,權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前兩種管理方式必然會疏遠師生之間的距離.而民主型的師生關係不僅能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而且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而從國小生的心理來看,他們更多的是把教師當作自己的父母,希望得到他的關懷與愛護。

綜上所述:

(1)學生的智力因素對其學習心理有著較大影響。

(2)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中的學習動機,興趣和成就願望與其學習心理有著聯絡。

(3)學生的性別在學習動機上存在差異。

(4)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和焦慮感上,有著明顯的差異。

(5)不同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的影響有所差別。

參考文獻:

①杜允.大學生心理研究述評[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②陳蕾.中國小男生弱勢現象透視[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6,(6)

③薛白。基於成人學習動機性別差異的教育思考2010,(8)

④楊繼平,高玲.國小生學習心理與師生關係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5

⑤潘有文.887名4-6年級國小生學習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D],安徽師範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