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4W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研究新形勢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和方法,針對當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論文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貧困大學生的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近年來,貧困大學生中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加強新形勢下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貧困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顯得緊迫而又重要。筆者從對現有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調查研究入手,深入貧困大學生的實際,以期能為高校貧困學生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1、易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眾多貧困大學生成長中的最大障礙,這種心理源於他們不但承受著相對貧困的壓力,而且還承受著別人異樣的目光。不少貧困生坦言,自己比其他同學更脆弱、更敏感,別人不經意的幾句話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

2、經常有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貧困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弱勢、自卑心理,使得他們更容易形成自我保護的心態,不願與人交流,對他人漠不關心。

3、不能儘快適應環境。從中學進入大學,多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基本上能夠適應新的環境。但也有一些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完成這個轉變的時間較長,有的甚至不能順利完成這個轉變,適應不了新的環境,而最終選擇了對生活的逃避。

4、情緒不穩定,波動較大。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在社會要求高、家長期望大、成才慾望強的敏感時期,但由於他們大多脆弱,面對經濟、就業和個人成長的煩惱及情感的壓力,很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或心理失衡現象。

二、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1、目前教育培養模式的制約。目前我國的教育從學前教育一直到中學教育都過於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不夠,成績幾乎成了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而在大學裡,評價學生的標準是多元化的,很多來自偏遠農村的學生進入大學後就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差,逐漸變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閉。

2、對城市生活的不適。貧困大學生多數來自農村,他們進入大學以後首先要面對的是適應陌生的城市生活,但農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異,讓貧困大學生很難融入。他們因此對自己的種種不適感到“羞怯”,導致心理的不適應。

3、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前些年相比,現代大學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出現“異時性”,“異時性”易於使向成人過渡的大學生產生複雜矛盾的心理。特別是貧困生自我意識比較明顯,成人感、自尊心強烈,渴望被社會尊重,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

4、學校因素的影響。大多數高校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助學體制。首先,對貧困生的界定不明確。其次,在不少學校裡,幫助貧困生成了形象工程。一旦有人資助貧困生或是企業設立貧困生基金,學校就會邀請受助學生公開談感受、上電視、登報紙,或是將受助學生的名字予以公佈。這些做法雖然能夠引起社會的關注,卻很容易造成對貧困生自尊心的傷害,很可能造成他們對外界評價的不安,加重他們的敏感和自卑心理。

三、加強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重視情感教育,培養貧困大學生的健全人格。許多貧困大學生存在既自尊又自卑的心理矛盾。因此,要培養具有內在價值感的自尊心,必須完善自我意識,即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良好的自我體驗和有效的自我控制。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對“富裕”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大力倡導艱苦樸素的作風,要教育這些學生對貧困生生活上多加關心,精神上多加鼓勵,心理上多加溝通。

2、加強心理輔導和諮詢,建立貧困大學生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根據貧困生的心理特點,採取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障礙性心理諮詢與發展性心理諮詢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貧困大學生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在進行障礙性諮詢的基礎上,建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對那些存在心理問題的貧困大學生跟蹤輔導。

3、開展團隊心理素質訓練,增強貧困大學生社會交往的能力。團體訓練是目前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形式。高校要組織貧困大學生參加團隊心理素質訓練,鼓勵貧困生參與其中,並與大家一起分享心理感受,通過訓練,提高貧困生的心理素質,增強貧困生的交往能力。

4、尋求廣泛的社會支援,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廣泛的社會支援不僅能給予貧困生經濟和生活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能夠給貧困生提供精神上的關心、愛護和激勵,促進其心理問題的解決,健全和完善其人格目標的實現。同時要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倡導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對學生具有極強的感召力。

5、解決實際問題,緩解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學校在對貧困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經濟困難。一方面,要建立明確的助學金申請、發放的管理體系,做到專款專用。另一方面,對貧困生受助要合理宣傳。宣傳時應儘量尊重受助學生的個人意願,儘量保護貧困生的隱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傷害貧困生心理的方式來表彰愛心的精神。

6、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立體平臺,給貧困大學生提供情緒宣洩的有效場所。一是構築心理諮詢平臺。建立心理諮詢室,接受學生諮詢,建立心理檔案,歸納、總結出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障礙,提出不同的治療辦法。二是完善網路德育平臺。舉辦網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辦大學生心理線上網站,開闢心理健康教育專欄。三是豐富校園文化平臺。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開設系列講座。四是充實社會實踐平臺,讓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從事社會實踐,從而認清自己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責任,樹立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

總之,貧困大學生是大學生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係到學生個人的成材,而且關係到學校育人目標的實現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因此,高校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讓社會、家庭、學校共同承擔起責任,形成一個包括經濟資助機制、校園化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內的綜合性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魏文剛.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與對策[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8.

[2]李岈.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淺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3):136.

[3]周玉林.從馬家爵案反思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林業教育,200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