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9W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現狀綜述

關於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一)研究數量與質量

在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中用“積極心理學”並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主題,精確查詢相關文章,時間限定為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採取全部期刊、精確匹配查尋,共搜尋到810條結果,其中碩士學位論文84篇,博士學位論文1篇。但單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查詢同期研究文獻,可搜尋到多達45170條結果。單以“積極心理學”為主題精確查詢,可搜尋到多達3732條結果。從研究數量上來看,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成果佔比很低,需要相關研究人員繼續努力。從研究質量來看,在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中用“積極心理學”並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主題,精確查詢相關期刊,時間限定為2004年至2014年,選擇全部期刊,可以搜尋到513條結果。但如果搜尋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只有32條結果,即使再加上核心期刊,也只有107條結果。由此可見,當前研究成果中高質量研究成果並不多,研究質量亟待提高。

(二)相關概念界定

對於“積極心理學”的界定,幾乎所有研究者都認同美國心理學家賽利格曼的觀點。張孝鳳、楊曉梅、陳淑萍[3]等研究者都認同美國心理學家賽利格曼在1998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首次提出的“積極心理學”概念,倡導心理學不應只研究人類的弱點,而應同時研究人類的美德和優勢。張忠宇、蔣宗文等研究者都認為賽利格曼2000年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發表《積極心理學導論》標誌著積極心理學作為一個學派正式誕生。

(三)研究方法

通過對相關研究成果梳理髮現,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作者大都根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為實踐基礎,論述積極心理學理論的主要觀點,描述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如張忠宇、蔣宗文、張愛菊、劉翠蘭、陳慧君等。在定量研究的文獻中,作者大都採用隨機抽樣法,使用問卷法和量表法收集資料,對資料統計基本採用描述性統計,極少研究者採用SPSS社會科學統計軟體包對資料進行處理,對調查結果採用演繹法進行量化分析,並加以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結論。如黃偉對重慶10所大學26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運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提出了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模式。

(四)研究內容

梳理研究成果可以發現,目前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來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許多研究者都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探討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如蔣宗文、郭世魁認為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於自殺預防教育,過於侷限;偏重於心理問題矯正教育,引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集中在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身上,忽視心理正常的學生;偏重於心理問題預防教育,造成學生誤以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造成消極暗示。陳慧君認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推行的是“問題模式”或“疾病模式”,控制學生自殺、自傷等惡性心理事件的發生,減少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患病比率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目標。“問題模式”強化了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的排斥,形成了“心理健康=沒有疾病”的錯誤認知,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物件與功能。二是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建議。研究者大都從轉換目標、改進方法、重設內容等角度提出對策建議。如陳慧君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轉向應從目標、內容與方法等三方面重新定位,把優勢與美德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新定位,把情緒與性格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新定位,把活動與體驗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定位。宋志英認為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以培養大學生的積極人格為首要目標,以塑造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為重點內容,以豐富和深化大學生的積極心理體驗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組織系統為保障。三是研究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如張孝鳳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構建原則上要凸顯積極理念;在課程架構上將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大學生積極心理的體驗、積極的課程環境營造等貫穿於其中,注重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注重課堂教學和實踐體驗相結合,注重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結合;歐賢才、楊曉玲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需要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統領整個教學,增加社會心理健康內容,明確學生的中心和主體地位,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形式活動化,課程設定系列化,課程教學與心理諮詢實踐相結合。林曉桂提出把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係、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等五方面來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缺失

通過對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學者們在認識現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探索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改造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和方法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對日後相關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雖然如此,但相關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這正是探索運用積極心理學改造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待解決的問題。

(一)研究內容單一,質量相對較弱

2004年之後國內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越來越多,呈現出逐年增多趨勢,其中2006年之前,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剛剛興起,國內學者研究較少,每年只有零星幾篇成果。從2007年開始,研究成果開始大幅增多,其中2013年研究成果最多,達到196篇。但研究成果數量增多的同時,研究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特別是在CSSCI期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更顯不足。質量不高重要原因在於現有研究思路過於單一,研究成果同質化現象嚴重。目前,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比較單一,都遵循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反思現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然後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提出改進和提高現有模式的對策和建議。在研究內容上側重個人積極品質和積極體驗,缺乏對積極社會環境的研究。

(二)理論研究較多,實證研究較少

在對近10年來相關研究文獻梳理後可以發現,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理論說明層面,採用實證研究的文獻非常稀少。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能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強實證研究非常有必要,只有大量和長期的實證研究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國內學者中孟萬金教授在倡導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但研究物件以中國小生為主,還沒有涵蓋大學生。學者們需要在實證研究方面繼續努力,尤其是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研究力度,致力於開發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測評軟體等。

(三)缺乏對中國文化背景的考慮

在運用積極心理學視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相關研究文獻對積極品質、積極體驗的界定大都採用了西方積極心理學理論研究成果,缺乏對中國文化背景的考慮。西方文明和價值觀塑造了今天的美國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起源更側重西方人的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中國的價值體系、思維過程、追求的人生成果方面與西方有一些內在的基本差異。“積極”的內涵受文化影響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話委婉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優良品質,但在西方文化中,這卻不是一種積極品質。因此,在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考量中國文化背景,研究中國人的積極品質、積極體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