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從不道德行為來源探詢我國現代道德教育

才智咖 人氣:1.62W
論從不道德行為來源探詢我國現代道德教育
摘要: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在政治、經濟方面得到了很大發展,但社會的發展是各方面協調發展,人們對道德的訴求日愈強烈。道德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道德教育。本文討論的是在眾多道德理論中,不道德行為的來源和涂爾干道德理論對我國現代道德教育和實踐所具有的啟發和意義。

關鍵詞:道德教育;不道德行為的來源;涂爾干的教育理論


  
  道德對我們社會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質疑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發展,道德的約束功能越來越顯現出其重要性。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他們的道德理論,並啟發和影響了後世道德教育。在我國古代教育的鼻祖——孔子也具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論,強調道德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伴隨道德理論的發展,道德教育理論和實踐也不斷髮展。現代社會日愈重視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社會越進步,越是需要更完善的道德來調節人們的行為,以保證社會的正常穩定發展。
  
  一、不道德行為的來源及涂爾干的道德教育理論
  
  20世紀前後,先後出現了涂爾干的道德價值內化理論、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模式、阿德勒的個體心理觀、皮亞傑的認知結構取向、馬丁·霍夫曼的異情和社會認知理論、科爾伯格普遍適用的多等級形式的道德發展的優勢正規化等道德教育理論。在此,針對不道德行為的來源,涂爾干的理論及基於這一理論發展和擴充套件的理論對我國現代社會道德教育具有極大的啟發作用。
  (一)不道德行為的來源。“道德是基於道德原則的作業系統。因此,有道德的是與行為中正確操行的原則相關聯,行為是與已經接受的、認為什麼是正確的、善良的或正義的原則相一致的”。不道德行為正是違反了這一原則的行為。一旦認識到了不道德行為的來源,我們就能更好地區分道德和不道德行為,並且可以進一步避免不道德行為。R.D.米盧利用分類法使不道德概念化,認為不道德行為的三種來源是:不良偏好(或價值觀)、缺乏對他人利益的關心、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按照這三種來源可以劃分為六種型別的不道德行為。
  不良偏好(或價值觀)是不道德行為的第一種來源,它包含了持有不道德原則或者是由於偏好導致的超出道德原則的行為兩種型別。前者是持有錯誤的道德原則,認為其行為是道德上要求的或者是道德所允許的;後者則是行為者已經意識到他所做的是錯的,但他更加喜歡某種目標的達成而放棄不做錯事的原則。
  超道德和道德冷漠構成了第二種不道德行為的來源——缺乏對他人利益的關心。超道德是指行為者沒有關於爭議行為的道德原則,即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的,也不認為是對的。道德冷漠是指由於拔高了欲求的目標,而做了道德上不好的事,並且行為者完全沒有被行為的錯誤所打動。
  第三種不道德行為的來源是缺乏理性的自我控制,他包括道德疏忽和道德缺點兩種型別。道德疏忽是指行為者不能防止情緒和慾望歪曲自己的判斷,也就是說,持有道德原則的行為者不知道他的行為違背了自己的道德原則,並因此認為其行為是正確的。道德缺點指行為者願意避免做錯事,但其行為的慾望要比避免做錯事更強烈。這有點類似於由於偏好導致的不道德行為,但這裡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道德原則。
  (二)涂爾干的道德教育理論。涂爾干認為,道德教育的實質是社會教育,其目標是培養社會人。道德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研究:一是我們試圖去發現和理解它;二是在特定的時代,我們去評價它。在道德價值觀內化的過程中有三種基本成分:第一是權威和紀律精神;第二是對社會團體的情感;第三是自主性和自我決策。涂爾干在論述道德規範(紀律)的特徵時認為,“道德規範被賦予了特殊的權威,正因為這些規範令行禁止,人們必須服從它們”。權威和紀律的結合對人的行為具有極大的約束作用,紀律對被教育者灌輸了行為習慣、規範和規則的功能,將兒童整合到穩定的、發展的社會現實的節奏中。法律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目標,它調節著兒童最初的自我中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