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的移動”的教學設計和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2W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學平衡的移動”的教學設計和思考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平衡的移動”的教學設計和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

本文通過藉助“化學平衡常數”進行“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教學設計,總結出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科學的再加工,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把握概念的內涵,從而使學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關鍵詞:

教學設計 化學平衡常數 事物的本質 教材再加工 教學方法

《化學反應原理》對“化學平衡的移動”教學思路編寫是:

(1)先利用書本第49頁“交流與討論”中的圖2-21,說明合成NH3的溫度、壓強等條件不同,可以造成平衡體系中NH3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同,即引出了本堂課的主題:改變外界條件,可以破壞原有的平衡狀態,而要建立新的平衡;

(2)對於“濃度及溫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書本分別通過“活動與探究”中的實驗展開,藉助實驗現象記錄來分析直接得到相應的規律;而對於“壓強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書本則通過讓學生填寫三個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表示式”來歸納。

(3)最後以勒夏特列原理總結化學平衡移動規律,並以此原理來分析合成氨的工藝條件。

對於書本的編寫思路,結合我的具體教學實踐,我想談一下我的教學設計:記得舊教材沒有“化學平衡常數”這一知識點,而現在新教材有此內容,並且剛剛安排在“化學平衡的移動”這一單元的前面,所以我就有意識的藉助“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來進行“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教學。具體設計如下:

一、濃度的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首先進行第50頁“活動與探究”實驗演示,藉助實驗現象記錄來分析直接得到相應的規律:

(1)實驗一:增大H+濃度,溶液的顏色由黃色向橙色轉變,得到結論為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實驗二:OH-+H+=H2O,減小H+濃度,溶液的顏色由橙色向黃色轉變,得到結論為“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2、接著我讓學生翻到書本第44頁參見表2-6,

NO2(g)-N2O4(g)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250C)

起始濃度/mol·L-1 平衡濃度/mol·L-1 平衡濃度關係

c(NO2) c(N2O4) c(NO2) c(N2O4) c(N2O4)/c(NO2) c(N2O4)/c2(NO2)

2.00×10-2 0 6.32×10-3 6.84×10-3 1.082 171.2

3.00×10-2 0 8.00×10-3 1.10×10-2 1.375 171.9

0 2.00×10-2 9.46×10-3 1.52×10-2 1.607 169.8

0 0.100 2.28×10-2 8.86×10-2 3.886 170.4

對於,學生已經掌握了其化學平衡常數的表示式為:

我以第一行資料為例,提供問題情境:現在令體系的體積、溫度不變,物質濃度做如下改變,問學生此可逆反應是否仍然平衡?若不再平衡,則往哪個方向移動?

(1)NO2的濃度突然增加到12.64×10-3mol/L;

(2)NO2的濃度突然減小到3.16×10-3mol/L;

(3)N2O4的濃度突然增加到13.68×10-3mol/L;

(4)N2O4的濃度突然減小到3.42×10-3mol/L

分析:

(1)首先引導學生計算此時 的實際比值為多少?學生可以算出:;然後又問學生,此時化學平衡常數K為多少?可能有一些學生會回答K=42.8,而有些學生可能茫然不知所措,於是此時我立即追問:化學平衡常數K大小的決定因素是什麼?這時有些學生慢慢記起“化學平衡常數K由溫度決定”這一知識點,於是回答仍然有K=171.2。我接著分析,而42.8<171.2,那麼為了使42.8恢復到171.2重新達到平衡狀態,原平衡必須朝哪個方向移動才有機會呢?這時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都特高,肯定會回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分子c(N2O4) 增大,分母c(NO2) 減小才有機會讓比值重新回到171.2。於是經過了如此一翻的“折騰”,學生就從本質上理解了“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這一規律。

(2)同理先算出,而684.8>171.2,平衡只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分子c(N2O4) 減小,分母c(NO2) 增大才有機會讓比值由684.8重新回到171.2。於是得出“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規律。

(3)算出比值為2×171.2=342.4, 而342.4>171.2,平衡只有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分子c(N2O4) 減小,分母c(NO2) 增大才有機會讓比值達到171.2。於是得出“其他條件不變,增大生成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規律。

(4)算出比值為(1/2)×171.2=85.6,而85.6<171.2,平衡只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使分子c(N2O4) 增大,分母c(NO2) 減小才有機會讓比值達到171.2。於是得出“其他條件不變,減小生成物濃度,可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規律。

上述分析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親自計算得到實際比值偏離了平衡常數171.2,推出必須要破壞原來的平衡狀態,然後與平衡常數進行大小的比較,為使比值重新達到171.2,可以得出平衡移動的具體方向。此過程表面上看起來略顯煩瑣,但是對於學生掌握平衡移動的本質原因,我自我感覺效果肯定比只從簡單的實驗現象歸納得出結論要深刻的多。

二、壓強的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書本儘管設計了第50頁的“交流與討論”,試圖用表2-11中三個反應前後氣體分子數目分別為減小、增大、不變的可逆反應為例:

讓通過學生填寫三個的“平衡常數表示式”,並利用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解釋增大或減小體系的壓強對平衡的影響。

但是我總感覺沒有采用具體的資料展開計算,許多學生理解起來肯定會比較含糊。所以我還是以書本第44頁表2-6第一行資料為例,作如下的分析:

(1)若壓強增大一倍(通過體積縮小一倍),則NO2,N2O4濃度均增大一倍。

而此時溫度不變,則K值171.2不變,而85.6<171.2,所以85.6要增大到171.2,必須適當增大分子N2O4的濃度,減小分母NO2的濃度才有機會!也就是平衡正向移動。於是得出“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著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的規律。

(2)若壓強縮小一倍(體積增大一倍),則NO2,N2O4濃度均縮小一倍。

同理此時溫度不變,則K值171.2不變,而342.4>171.2,所以342.4要減小到171.2,必須適當減小分子N2O4的濃度,增大分母NO2的濃度才有機會!也就是平衡逆向移動。於是得出“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著氣體分子數目增大的方向移動”的規律。

*另外插一句,如果保持體系的體積不變,而加入惰性氣體等與反應無關的氣體來增大壓強,若利用此時N2O4和NO2的濃度均保持不變,則比值仍然為171.2,則得出平衡不移動的結論,我想學生就完全可以明白了。

三、溫度的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首先進行第51頁“活動與探究”實驗演示,藉助實驗現象記錄來分析直接得到相應的規律:

(1)熱水中,溶液的顏色向藍色轉變,得到結論為“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2)冰水中,溶液的顏色向粉紅色轉變,得到結論為“其他條件不變,溫度降低,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2、接著我讓學生翻到書本第45頁參見表2-8:

的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係

T/K 373 473 573 673 773

K 3.35×109 1.00×107 2.45×105 1.88×104 2.99×103

結合書本第49頁“交流與討論”中提到的反應式:

由上表資料可以得到,隨著溫度的升高,K值減小,即平衡時NH3的濃度減小,N2和H2的濃度增大,也就是平衡逆向(吸熱方向)移動。

這樣得出“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的規律也就順理成章了。

通過對“化學平衡的移動”這一單元教學的設計,我有如下的體會:

(一)重視運用直觀手段,創設良好學習情景。對於有些知識點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學生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採用實驗等手段的實物直觀,可以使學生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形成感性認識,然後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總結現象產生的原因。另外採用圖象、資料、多媒體課件、錄象等直觀手段的模象直觀,能現象地說明微觀過程,從而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二)在課堂教學時,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作用,與新知識有機結合,理解新知識。在新授課中,新內容與學生頭腦裡原有知識之間有潛在的距離,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作用,在引導學生複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同時注意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融合,將新知識納入學生原有知識體系中,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

(三)向學生提供問題情境,通過問題的解決來獲得新的發現。在課堂上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思維空間;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參與化學活動的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帶來的愉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把握概念的內涵。學生在學習化學中初步形成的概念往往是朦朧的。有的學生雖然把概念和定義背得滾瓜爛熟,但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概念,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解釋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比如在“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教學設計中,若藉助“化學平衡常數”來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平衡移動的本質原因,肯定比只從簡單的實驗現象歸納得出結論要理解起來深刻的多。

總之,我們教授出來的學生不能只會機械地識記、瞭解所學知識,應能達到理解、領會直至應用的層次。因此教無定法,教師千萬不要原封不動的將教材搬給學生,而要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特點,對教材進行科學的再加工,補充選擇有利於目標達成的材料,並且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化學反應原理》選修: 主編 王祖浩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3版

2.《化學反應原理》教學參考書: 主編 王祖浩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化學》: 主編 新課程實驗工作專業指導委員會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