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課堂容量問題在新課程下的案例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7.74K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正在朝著理想課程的目標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課堂教學容量的角度,對高中英語各級別、各類課型課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發現了關於課堂容量的6個具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又展開了比較深入的文獻研究,經過理性分析後,重新界定了課堂容量這一術語,首次提出了課堂容量的三個維度。

高中英語課堂容量問題在新課程下的案例研究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自從2007年北京市高中實施新課程以來,教高一和高二年級的教師全員參加了北京市和各自區、縣組織的新課程系統培訓活動。教師比較深入地理解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按照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教學。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教師們已經積累了一些新課程改革經驗,為以後更有效地實施新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理念和具體教學實踐上也存在著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其中,英語教學課堂容量就是課程改革實踐中的一個研究熱點問題。聽課時,教師們能夠看到,教師在一節課上提供給學生的語言材料量和語言知識量比較大,學生走馬看花似的學完所有這些內容。

在高中英語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認為應該加大教學的課堂容量,使得學生在45分鐘之內學習更多的內容。因為課程標準要求每星期上四節英語課,教材內容量大,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教師們的看法,如何儘可能解決這些在實際教學過程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新課程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本研究就是要研究科學的課堂容量設計,建構英語課堂容量的基本研究框架,為新課程的有效地實施作貢獻。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通過實際英語教學課堂容量的分析和國內現有文獻的瀏覽,提出以下兩個具體研究問題。

(一)高中英語課堂容量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二)如何重新界定課堂容量?

(三)重新界定後的課堂容量應包含哪些維度?

三、研究的切入點

通過觀察高中英語常態課堂教學個案中課堂容量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並查閱現有的國內關於課堂容量的研究文獻和新課程理念,再進行科學的理性分析、研究和闡述。

四、研究的意義

(一)在理論上

本研究運用新課程理念和布盧姆的思維過程的理論進行個案分析,提出更加科學的課堂容量定義,並首次提出課堂容量的三個維度。

(二)在實踐上

從具體課堂教學中,本研究發現了課堂容量的問題後,又從現有國內文獻與新課程理念和布盧姆思維過程的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對教師更加深入地理解新課程理念和更科學地設計課堂容量具有很大促進作用。

五、現有相關研究

增大課堂容量,教師要設計遊戲、小組討論等豐富的學生課堂活動(邱爽,2006;黃桂堅,1999)。[1]王欣徵(2006)倡導增大課堂容量,教師要從聽課文入手,讓學生聽完整的課文,設計細緻、紮實的教學過程。[2]張俊(2006)認為,要適當地增大課堂容量,就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學生才能夠掌握所學習的內容;要開發學生的左、右腦的功能,使左、右腦協調起來發展。[3]與課堂教學容量有關的現有國內文獻的數量比較少,還不夠系統。上述這些文獻對如何增大課堂容量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見解,大多數文獻沒有給出課堂容量的定義。但是,有一點是不言而明的,那就是課堂容量不僅僅包括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知識數量,還應當包括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和提高的量。在現有的國內研究文獻中,也沒有使用科學的理論進行分析。另外,現有的研究也沒有提出關於課堂教學容量基本研究框架。

六、課堂容量存在的問題

從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對一些常態課和展示課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結果發現關於課堂容量的主要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問題:

(一)語言知識數量過大

教師在課堂45分鐘內,提供學生要學習的語言知識量達到了學生接受不了的程度。例如:在其中一節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提供了44個英語單詞、片語、句型和一篇700字左右的英語課文讓學生理解、朗讀、閱讀。大致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學生朗讀單詞並說出單詞的中文,學生閱讀課文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提出文章中的18個詞彙和句型為學生講解。學生是普通高中學校學生,語音、語調朗讀得不準、不熟練。課後,我與班裡的三名學生(三個層次的)座談,學生說課堂上記不住這些內容,也不會運用。觀察者也可以感覺到這些內容對於這種水平的學生來說很難,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不能運用這些語言知識。

(二)語言技能量少、不高

在上述課堂教學案例中,學生只是接觸了大量的語言知識和課文,沒有時間和機會對這些知識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他們的聽、說、讀、寫技能和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得不到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停留在語言理解、語言朗讀、語言記憶、機械地造句上。

(三)學習策略有限

在上述課堂教學案例中,學生一直在按照老師的要求,機械地朗讀、記憶、造句,學生很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被動地按照教師的指令來學習,前一個任務還沒有完成,後一個任務又到了。學生在做每一個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的策略幾乎沒有變化,學生沒有使用語言進行簡單的交際活動,也沒有參與交際的機會。

(四)情感態度不強

在上述課堂教學案例中,學生學不會,沒有學習興趣和動機,課堂氣氛沉悶,也沒有合作學習的活動。

(五)文化意識淡漠

在上述課堂教學案例中,學生始終在理解、記憶語言知識,沒有在類似的英語語言情景中運用,學生對異國文化理解不深,沒有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六)學生利用探究式、合作式學習不夠

在上述課堂教學案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朗讀、回憶、閱讀、造句。

七、理性分析

要想解決案例中的課堂容量問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新課程的理念。《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規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那麼,在高中三年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應當將這五個方面考慮周全,促使學生在這五個方面協調發展,學生最後才能較好地達到新課程的總目標。這裡順便回答了研究問題中的第二個問題。即,從橫向上講,課堂容量包含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及這五個方面的協調程度。這節常態課的課堂容量主要集中在了加大了學生接觸的語言知識量,而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其它四個方面很少涉及,學生在高中畢業時所能達到的課程目標的成度就會很低。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倡導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生方式,而教學案例中沒有采用這些學習方式,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也是不利的。上述的學習方式也體現著課堂容量的大小,因為不同的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著學生思維複雜程度的發展,學生思維複雜程度是課堂容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一節課的縱向講,我們應當如何分析課堂容量呢?我們當然可以從多種理論的角度來對課堂容量進行分析。這裡,我們僅從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的思維模型結構的角度來分析課堂教學容量。這個模型從簡單到複雜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後來,rson把布盧姆提出的思維模型進行了重新構建,提出了回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的新模型結構。英語課堂容量還應當包括上述思維模型中不同水平和它們的平衡程度。在上述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主要在回憶、理解的水平上,而很少觸及思維模型結構的其它層次。這樣上課的課堂容量不足以訓練學生的全面的高階思維能力,不利於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高。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還倡導注意“學生原有的語言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23),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逐步地加大課堂容量。通過觀察上述這節課,我們感到學生朗讀語言很困難,那麼學生要達到理解、應用的水平就更加困難了。可見,考慮學生原有的實際語言水平來設計課堂容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八、研究結論

課堂容量不僅僅指語言知識的數量,而是指所有促進學生在原有語言水平的基礎上朝著新課程目標發展的五個方面及這五個方面協調起來的語言與思維活動數量和質量的綜合體。組成課堂容量有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橫向的五個方面及其整合—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第二個維度是縱向的回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的思維過程。第三個維度是立體的學生語言學習活動方式。這三個維度是缺一不可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共同組成和平衡科學的英語課堂容量,促進更高效益的課堂教學。當然,本研究尚屬於初步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需要今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更好地解決課堂容量的多方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