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課堂問題行為探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4W

[摘要]課堂是對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環境,課堂上學生出現問題行為則會嚴重影響教師正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生對知識的正常接收,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對高中語文課堂行為問題進行分析,必須結合語文學科、教師素質、社會條件以及學校環境等因素進行研究。為了解決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師要制定課堂規則,及時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多關注和鼓勵後進生,科學地管控課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的課堂問題行為探究論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行為

一、高中語文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

1.擾亂性行為。

該型別的課堂問題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故意做出某些動作或者發出聲音,影響課堂秩序。該型別的問題行為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1)譁眾取寵。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鼓勵學生踴躍發言的時候,有些學生為了譁眾取寵,會做出一些令人驚訝的動作。這種行為導致教師不得不停止授課,轉為對該同學進行教育,課堂教學不得不中斷,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2)交頭接耳。相對於其他學科教學,語文課堂氛圍比較活躍。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部分學生交頭接耳。這種行為會影響教師課堂授課的注意力,也影響他人正常聽講,降低教學質量。

2.非擾亂性行為。

該型別問題的行為表現主要是學生上課走神,不專心聽講。這種行為,儘管不會對正常的授課秩序造成影響,但是學生的學習達不到預期效果。某些學生看似在認真地聽課,並且積極做筆記,但對知識內容並沒有真正理解。這種問題是隱性的,學生和教師都不易發現,但是該行為對學生的成績會造成重大影響。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學科,有人文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補充許多新知識、新內容,以此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有些學生對教師補充的新知識、新內容過於專注,以至於浮想聯翩,影響學習成效。

二、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也使傳統價值觀受到嚴重衝擊。高中生思想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學生出現了攀比、拜金和享樂思想,缺少艱苦奮鬥的意識,學習的動力不足,進而在課堂上行為表現較差。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氛圍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有直接的關係。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把控著教學程序和秩序,學生出現的各種課堂行為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教師造成的。目前,有些教師管理能力弱,自身素質較低,在實際教學中不能抓住重點,教學方法呆板枯燥,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上課不積極,學習不主動,甚至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行為。此外,有些教師自身的管理能力較低,不能對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及時處理,這無疑也是導致學生出現問題行為的一個要因。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其內容比較豐富,經常需要學生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一些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演講時,容易忽視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因而導致了一些問題行為的發生。

三、解決語文課堂問題行為的對策

要使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保證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首先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保障學生學習不受干擾。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在自身的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課堂問題行為的預防能力和解決能力,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高效。

1.制定課堂規則要減少和避免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源。

對於教師來說,要制定合理的課堂規則,讓學生意識到遵守課堂規則的重要性,並適當採取一些合理的獎懲措施。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規則的制定,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儘量避免學生產生牴觸情緒。一旦課堂規則制定後,所有學生就必須遵守,使規則更有約束力。

2.及時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出現一些問題行為,教師一般都會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懲罰,使其受到教育,也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

這種負強化的管理方式,雖然能夠及時並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問題行為,但如果長期實施,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教師要儘量少用負強化的管理方式,多采取正強化的管理方式。在課堂上,部分學生出現起鬨、怪叫等問題行為,可能是想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採用負強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狀況。教師如果選擇上課表現較好的同學作為榜樣進行表揚,給其他學生樹立標杆,那麼,經常出現問題行為的學生就會改善自身的行為,通過積極的學習和良好的表現來贏得老師的認可。

3.多關注和鼓勵後進生在課堂上表現較為活躍的學生往往會得到老師的更多關注。

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總會有一些學生既不會擾亂課堂秩序,也不會踴躍發言,默默無聞,甚至害怕老師過多關注自己。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表現為走神、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不積極主動學習。他們的問題行為比較隱蔽,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及時發現,給予他們鼓勵和教導,幫助他們改正自身的錯誤。在課堂教學中,也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初始階段能夠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但因自身的學習基礎較差,對之後的學習內容不理解,因而出現走神等課堂問題行為。對於這些學生,教師應給予其更多的鼓勵,積極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使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優勢,進而不斷地克服困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4.科學地管控課堂在進行課堂管理時,教師首先要有著正確的教學觀、主體觀和學生觀,能夠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地把控,減少學生隨機產生的問題行為。

此外,教師要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課堂的管理中,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積極為學生創設自我展示的機會,避免課堂上問題行為的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當正面表揚和獎勵都不能解決學生的問題行為時,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負強化管理,但一定要注重策略和方法,掌握好輕重。一般情況下,教師最好不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直接性批評,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靈活地選擇教育方法,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改正錯誤。在一個班級中,不同的學生因其資質和基礎不同,在學習效率、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而對於教師來說,要辯證地看待這些差異,靈活地進行調控,既要做到嚴格要求,又要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懂得寬容。對某些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行為也要辯證地看待,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的講授為重點,學生主要負責聽、記、學,師生很少進行民主的交流和互動。

主要原因是老師認為某一新知識內容必須要由其進行詳細講解後,學生才能理解和吸收。但是,當學生進入高年級學段之後,由於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有些時候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探索來掌握知識。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索之中,使他們的主動性得到發揮,這樣問題行為也就會得到有效避免。

6.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而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

教學方法運用不合理,會嚴重阻礙課堂教學的程序,影響到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實施。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教學就會枯燥乏味,學生就會失去聽課的積極性,進而出現走神等各種問題行為。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以此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例如,可以在語文課上採用對話法、討論法、自學法、角色法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師生互動,降低問題行為的發生率。又如,在講授小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小說中不同的人物,通過表演深入瞭解主人公內心的情感活動。這樣既有助於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又有助於把握整篇小說的思想主題。

參考文獻:

[1]劉曉娟.學生權利視域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師教學行為研究[D].廣西:廣西師範學院,2016.

[2]譚燦.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