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7W

摘要: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農村的特殊背景下,新時期農村國中學校的德育工作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分析目前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與解決的思路對策。

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思考論文

關鍵詞: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一、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德育方法單一,以懲罰為主。在不少農村國中學校,德育方法非常單一,缺乏體驗教育,只是空洞說教;一些老師的教育方式以懲罰為主,甚至出現一些體罰學生的行為。在個別老師看來,學生是吃硬不吃軟的,跟他和顏悅色地說服教育,還不如直接使用懲罰的方式更直接有效。所以,簡單粗暴的方式成為大部分農村國中教師常用的德育方式。

(二)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被弱化。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中國小德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們肩負著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職責,但是在當前的農村國中德育教育過程中,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這種作用出現相對弱化的傾向,甚至被許多學校忽視,育人意識不強。很多學校的共青團、少先隊部形同虛設,只是在完成上級工作佈置時,才被動地開展活動;同時,許多團幹部、大隊輔導員都是兼職,平時的教學任務繁重,時間有限、能力有限、經驗不足,開展的活動更注重趣味性,未能從啟發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的角度設計各種團隊活動,完全沒有發揮其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家庭教育出現誤區,家長配合度不夠。隨著“外出務工熱”的發展,農村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家裡的老人有心管、無力教,導致孩子自由散漫、誤入歧途的案例越來越多。同時,由於大部分農村家長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要麼是“過分袒護,過分放縱”,要麼就是“一言不合,棍棒伺候”,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到國中階段,許多家長管不了了,只能把孩子交給學校,完全依賴學校的約束教育。當孩子在學校違反紀律、出現問題,需要家長配合時,許多家長的態度是躲避,或者一味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這就導致學校德育工作難以有效地開展。

(四)思想品德課重知識輕情感教育。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遠比“育人”更具誘惑力。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但在許多農村國中學校,老師們一心只為會考服務,他們更關心學生的分數,只重視知識的講解,注重教授學生答題技巧,培養他們的應試能力,忽視對學生情感的啟發及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引導。

(五)未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的瞭解不足。社會在發展變化,學生也在發展變化,但在當前的農村國中德育工作中,許多學校沒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也不考慮現在學生的個性特點,盲目遵照上級的活動安排開展德育工作;許多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根據以往經驗進行本班的德育教育,忽視當下學生出現的新問題及學生新的變化,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農村國中學校德育工作的對策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發掘多種德育渠道。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多開展體驗教育,避免空洞說教,除了通過強硬手段解決問題外,更多地應該從心靈上對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真正從思想上接受教育,從而在行動上有所改變。同時,要努力發掘德育的方法和途徑,除了班會課、晨會等德育方式外,還可以通過節日教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開展德育教育,充分運用黑板報、宣傳欄、廣播、電視和網路等多種渠道宣傳德育,讓德育滲透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校裡面的一草一木都成為德育教育的資源。

(二)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的育人功能,塑造學生健康的品德。作為學校中優秀學生的團體組織,共青團、少先隊應該積極發揮共青團員與少先隊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讓團員、少先隊員成為德育教育的骨幹力量,通過他們的行為表現影響其他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圍。同時,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活動的契機,在各項活動中滲透學校德育教育,倡導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主導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道德教育,讓每一次的團隊活動都能夠真正發揮團隊組織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加強家校聯絡,多方面贏取家長的配合。相對學校而言,家庭是學生更熟悉、待的時間更長的場所。要做好德育工作,家校聯絡不能斷裂,學校應該多與家長溝通聯絡,通過家長會、座談會、校訊通簡訊等方式,向家長普及相關的德育知識,讓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德育引導,爭取家長的配合,促進學校與家庭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四)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質量。作為思想品德課的科任老師,我覺得,思想品德課在一個學校的德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國中階段,它的教學內容圍繞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育,讓學生得到良好的薰陶和感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把思想品德課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老師在上思想品德課時,不僅要關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目標,還要注意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通過知識點的講授,引導學生思考,昇華主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從情感上認同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態度和習慣,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深入瞭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現在的農村國中生除了具備青少年的基本特點外,他們也越來越現實,人生觀、價值觀呈現出自私化的傾向,變得更功利。要使德育取得實效,學校、老師都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瞭解,深入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知道他們如何變化?及時發現問題,根據他們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國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展、品德形成的重要階段,面對農村教育的特殊環境,每個學校都應該針對農村國中學生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