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國小德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8W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付諸施行,關於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培育曾經越來越遭到廣闊教育同仁的注重,新教改更是把進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放在當代教育的首要位置。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農村國小德育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農村國小德育論文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於國小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而社會對於人才的發展需求也要求學校必須注意德育教育工作。國小階段是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初級階段,德育的實效性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付諸施行,關於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培育曾經越來越遭到廣闊教育同仁的注重,新教改更是把進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放在當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國小教學作為我國教學方案的初始階段,其對學生早期潛認識的培育至關重要。在德育教學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講求“畢其功於一役”,更應該強調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培育,所以我們應該抓住國小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性展開教學工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為國小德育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從教學過程中的一點一滴做起,調整本人的教學辦法,把培育學生的德育素質作為首要的教學目的,實在地做到進步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分離本人在教學中的實踐經歷,談談對國小教學中學生德育教育的一些戰略。

一、肯定目的,進行德育教育

國小生普通很喜歡集體活動,教師要從小在他們心目中確立“集體”這一概念,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要由於個人緣由損傷集體利益,讓他們從小就有集體榮譽感。在活動中我們能夠經過各種行為標準的競賽、一次又一次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的活動中,如學校展開的拔河競賽,讓學生逐漸培育起了集體榮譽感,曉得個人要為班級爭光,而班級取得的榮譽也是個人自我榮譽的表現,讓他們能努力在為班級的榮譽而標準本人的行為活動。這種集體榮譽感是樹立在學校實在可行的德育活動中的,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經過日常行為標準教育,將與國小生年齡特性相順應的德育標準放入其中,理論證明,將德育的請求化為一條條班級的詳細的鬥爭目的,能夠鼓勵全班學生向著目的奮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本人是和集體同呼吸、共甘苦的,經過集體的力氣培育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遭到德育教育,這無疑是一個卓有成效的辦法。

二、強抓常規,施行德育教育

學校生活,請求孩子們樹立嚴厲的集體和時間觀念,恪守學校紀律。國小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假如不經過重複鍛鍊,也不一定做到。因而從開學起,教員要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答覆問題、尊崇師長、團結同窗等等,都做了明白的.請求,然後,進行重複鍛鍊,對做得好的同窗給予褒揚,並讓他示範給大家看。有的同窗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誨人不倦,屢次重複,直到做好為止,不能由於錯了一次而批判,應真誠地鼓舞他們樹立自信心去做好。

三、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是我們教員對學生教育的主戰場。對教材內容進行引申,讓學生大膽發表本人的見地,經過大家的討論,把課文通知我們的內容歸結出來,學生經過本人的討論能夠很容易控制應有的德育道理。從中學生能夠養成認真細緻的優秀習。各學科都可發掘愛國主義教育要素。國小生在道德學問的瞭解上是從比擬淺薄的、外表的瞭解逐漸過渡到比擬準確的、實質的瞭解。低年級國小生的瞭解常常是淺薄的、外表的,詳細性很大,概括程度很差。在課堂教學中,有的課文還要聯絡生活實踐進行行為指導,引導學生理論。這樣既明理,又導行,才幹使學生既曉得為什麼去做,還曉得怎樣去做。要讓學生分離本身進行比擬,確立明白的導行目的,構建課堂多維交往構造,採用小組討論等方式,就能夠滿足低年級國小生交流的願望,經過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之間的互相教育從而產生德育效能。教員能夠在設定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讓學生經過縱向比擬:看本人能否比以行進步,或者橫向比擬:看別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本人是不是和他人做得一樣好,在比擬中,逐漸進步學生的道德認識。

四、褒揚為主,強化德育教育

愛聽褒揚是兒童心理特性,褒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要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作連鎖反響。例如:上課了,大區域性同窗在喧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假如泛泛批判,收效甚微,假如點名批判,他人常常同病相憐;假使從亂糟糟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窗進行褒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次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褒揚有批判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判。我常用褒揚某個學生道德質量、思想行為上的積極要素去影響和剋制後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要素,寓批判於褒揚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到達揚長避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則,樹立德育典範

國小生模擬性很強,教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厲請求本人,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請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請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言語;請求學生要保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

六、增強家庭德育教育

能夠展開家長學校活動,以活動為紐帶,構成家校德育合力。學校樹立教員家訪制、家校定期對話制、教員家長共評制、優秀家長及學習型家庭評選制等一系列制度,普遍展開家長開放周、家長接待日等活動,組織家長看校容校貌、隨堂聽課、評教風學風、議學校管理、談家教領會,做到了活動內容豐厚多彩。經過召開家長會、家長代表座談會,樹立家庭教育聯絡卡等家校“雙邊”活動,拉近了家校間隔,親密了家校關係,構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長學校為依託,進步家長綜合素質。

總之,“德育是做人的基本”。要進步德育的實效性必需樹立新觀念,必需從學生身邊的小事抓起,必需面向全體,必需抓德育活動,必需立足課堂,必需鍥而不捨,確保德育內容的落實。只要這樣,才幹最大限度地進步德育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