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與幼兒教育研究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78W

1.“蝴蝶效應”的起源與混沌釋義

蝴蝶效應與幼兒教育研究的論文

“蝴蝶效應”也可稱為“檯球效應”,是60年代初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進行天氣預報計算提出的,並比喻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長時間後可能導致遙遠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這是因為“蝴蝶效應”是“混沌性系統”對初始條件敏感依賴的形象化術語。也是非線性系統在一定條件出現混沌現象的直接原因。空氣系統屬於極不穩定的混沌系統,而蝴蝶扇動翅膀則相當於改變了“初值”,最終導致空氣系統的改變。混沌是指一種混亂,雜亂無章的狀態。而“蝴蝶效應”也是混沌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對初始條件敏感性的一種依賴現象:輸入端微小的差別卻會迅速放大到輸出端產生壓倒一切的巨大差別。對於混沌的定義,許多學者都曾從各種角度給出過,下面將介紹能夠深刻表現出混沌系統特點的狄萬內混沌。設為緊緻系統,是的一個拓撲度量。定義1:如果存在使得對每一點,和的任意領域和,滿足,則稱對初值敏感依賴,為敏感常數。定義2:如果下述條件得到滿足:①是拓撲傳遞的.;②的週期點在內處處稠密,即;③對初值敏感依賴,則稱在狄萬內意義下是混沌的。

2.“蝴蝶效應”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啟示

幼兒教育並不是穩定或一成不變的,它由很多因素和環節組成,如孩子的個性差異,家長的素質差異及職業地位、老師的教育方式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家長及老師的幼兒教育工作的整個系統,所以幼兒教育工作是一個混沌系統,可用混沌理論進行研究與分析,根據狄萬內意義下的混沌定義可看出一個複雜的動力系統,呈非週期性的無序運動過程,並且對初值敏感依賴。幼兒教育工作一般由老師、家長、孩子、互動內容、溝通方式構成。其中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蝴蝶效應”中的“翅膀”對整個幼兒教育工作的系統乃至每一個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蝴蝶效應”說明在複雜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動,經過系列的連鎖反應,則會對長期的行為產生預想不到的結果,一件小事沒有處理好卻可能對整個工作系統產生預想不到的影響,一個很小的不好機制,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引導或制止最終將產生巨大危害。拍打翅膀能帶動連鎖的正面反應,同時也能帶動一系列的負面反應,一個班級要是有幾個優秀的家長能起好的榜樣作用,那麼更多的家長也會一起“扇動翅膀”,幼兒教育工作就能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

3.充分發揮“蝴蝶效應”在幼兒教育工作的正面作用

目前“蝴蝶效應”無論在氣象學、經濟學、還是混沌學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包括學校及家庭對幼兒的教育領域,如何有效的發揮“蝴蝶效應”的良性作用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幼兒園教育》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可見家長就相當於“蝴蝶效應”中“扇動翅膀的蝴蝶”一樣重要,家長對幼兒園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龐大的群體,價值取向、文化程度、經濟收入高低等的不同致使家長很難在一定時間內形成教育合力,並且現在的家長一般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大多數時候是老師主動對家長進行“指揮”、家長接受的狀態。因此,充分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發揮“蝴蝶效應”的良性作用影響著整個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3.1老師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絡

現在的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很快,家長接送孩子們總是匆匆忙忙,導致大部分家長根本無法每天都能與老師見面交流,因此老師要細心觀察每個孩子生活學習狀態,根據每個孩子不同階段的表現來分類,利用現代化裝置與家長進行溝通或把有相同型別困惑的家長一起請到學校來,利用休息時間老師與這些家長充分交流,讓家長通過談話能夠對自己孩子的近況瞭解徹底,使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真誠,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從心底裡認同並主動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從而引發良性的“蝴蝶效應”,對孩子未來的教育產生深遠積極的作用。

3.2階段性開展家長會

定期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家長會,學生的家長是一個複雜的混沌系統,在家長會上不同的家長之間形象交流,藉助於某一特殊成功或失敗的家長工作例項來加以反思和討論,而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例項都相當於“扇動翅膀的蝴蝶”,對於整個互動工作有著深刻影響。

3.3成立閱讀區域

區域內為不同特性和不同年齡段的家長、孩子及老師提供各類書刊,使老師和家長及孩子都可根據其不同的興趣愛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書刊,利用閱讀區域引導家長及老師學習怎樣指導孩子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根據“蝴蝶效應”積少成多就會對家長和老師的幼兒教育觀念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3.4定期進行專家講座

對於育兒方面很多家長之間可能存在許多共同困惑,定期邀請有關專家開設講座,實現家長和老師的同步教育,有效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由專家介紹成功家長及老師的榜樣經驗。老師及家長應從思想、行為及生活的各個小的方面入手,時刻意識到“蝴蝶效應”的良性作用及副作用,充分發揮“蝴蝶效應”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才能使孩子未來的教育工作穩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