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W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1

摘要: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每個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結合我國實際,從大學生自身原因、當前教育體制、成長環境等多方面分析我國大學生動手能力差的原因,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如校內實習與校外實習相結合等。在高等院校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迫在眉睫。

關鍵詞:實踐教學;教育體制;創新

對比中國學生與美國學生,相信大家都有這麼一個共識:我國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較強,在國際性知識競賽中我國學生奪冠的事例比比皆是,這方面與美國學生相比毫不遜色,但在實踐動手方面顯得較為差勁。是我國學生天生手笨、美國學生天生就善於動手當然不是,那麼,導致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什麼呢又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改變這種局面呢筆者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多年實踐教學的教師,結合我國大學生現狀,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工科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是用人單位最為關注的能力之一,如何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每個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不論是教師還是行政人員[1]。部分高校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對社會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特別是沒有對社會人才的需求方向進行科學的調研,依舊以傳統的教學模式辦學[2],在教學計劃中未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設定得不夠合理,偏重傳統理論知識的學習。即使是設定了實踐教學,其內容相對比較單一,其所包含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數量也比較少。

1、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問題

(1)在理論和實踐關係上,部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在校期間輕視實踐環節,只注重理論學習。(2)在知識和能力關係上,部分學生忽視自身能力培養,尚未真正意識到知識和能力同步增長的重要性,存在高分低能的不正常現象。(3)在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上,部分學生存在著以個人為中心的成才觀,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傳統觀念的影響,也有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不到位的緣故,而當今大學生脫離勞動、脫離生產實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造成這種脫離的原因與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中某些弊端有關。從國小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基本都是以分數作為唯一考錄依據,迫使學生不得不重視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

2、當前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階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創新人才是高校共同的目標和任務[3]。理工科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應該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為國家建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應是有理論、懂技術、善管理、能操作的新型工程技術人員。要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培養的人才更能符合國家需求、社會需要,其中涉及的問題很多,但有一點不容置疑,那就是不可忽視實踐在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實踐不僅能使學生所學知識完整化,更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最關鍵階段,對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高校即使有心改變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這一現狀也難免力不從心。當前教育體制確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首先,當前教育模式失衡。高等教育應該是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並重,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互聯絡、相互交叉、彼此滲透、有機結合、同步發展[4]。而實際上,大多數高校都是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軟體、輕硬體,重設計、輕工藝的現象比比皆是。近年來,教育改革後在本科教育中逐步推行通識教育,但是,這個通識指的是數、理、化、體育、思想政治、英語和計算機,並未包含或很少包含實踐教學。雖然有些課程設定了實踐教學環節實驗課,但幾乎都被當做理論教學的配套環節,用於驗證理論、鞏固課堂知識,缺乏系統的實踐訓練。其次,當前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學業負擔太重。學生整天忙於上課,疲於應試,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不得不盡量壓縮實踐活動,失去了在大學階段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的機會。最後,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下的教學評價體系存有瑕疵。學生課程成績越高,越被外界公認為優秀,當然也就越能在推研和就業方面得到實惠。由於實踐創新能力不好量化考核,以致於課程成績高低成了實踐創新能力強弱的代名詞。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亟待改進的。

3、中美學生成長環境的差異

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較差,固然與實踐教學未得到充分重視有關,與當前教育體制有關,但與中國傳統思想、教育環境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比中美教育,我們發現兩者有如下差異。

(1)起點的差別。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對孩子教育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後孩子的成長曆程。在我國,孩子把電腦拆壞了,往往會受到父母的責罵,認為孩子調皮、多事;在美國,家長往往會說沒關係,熱心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在美國,幼兒學走路摔倒時,父母會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在我國,父母肯定會心疼得立刻跑過去抱起小寶貝。

(2)成長環境的差別。在美國,自立觀念深入人心,即使父母家財萬貫,孩子長大後還是要自己賺錢。很多家長在孩子讀大學後便不再提供生活費,讓他們利用課餘時間或週末打工賺錢。美國人考慮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生存能力,將來長大後如何適應社會,而中國人考慮的如何讓孩子吃飽、睡暖、穿好。

(3)思想觀念的差別。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是重文輕工,重理論輕實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錯誤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學技術是一線工人的事,我以後是當管理者、領導工人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4、如何加強實踐教學的幾點建議

近年來,在高等院校內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得到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視,也得到了較好的落實。筆者在此就如何提高大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幾點建議。

(1)校內實習與校外實習相結合。這是加強實踐教學的有力保障。校企合作辦學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模式。學生通過校內實習的實踐掌握一定專業技能後,還必須到企業的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崗位進行實習以適應就業的需要。校內實習包含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踐類競賽等,其中最重要、最有保證的是目前高校普遍設定的金工實習[5]。校外實習主要是讓學生深入企業基層,提早體驗大生產的環境和氛圍,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產實際問題,提高動手水平。實踐教學貼近生產實際,具有工程實踐的氛圍,能從根本上給學生以實踐的啟迪。實習不僅是切實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有效方式,也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奠定了基礎。

(2)摒棄傳統舊思想、樹立正確新思想。音樂藝術是特長,難道實踐動手就不是特長讀書寫字要從娃娃抓起,難道實踐動手就不需要從娃娃抓起當代大學生的實踐創新水平直接關係到國家強盛、民族進步,這不是國家領導人發表一個演講,做一個決議,出臺一份檔案就可以解決的,它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努力,需要幾代人堅定不移地奮鬥。

(3)加強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一個工程實際問題的提出,往往會促使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如果缺乏實踐教學,那麼想提出一個工程問題簡直是妄想。對大學教育而言,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最佳切入點是切實加強實踐教學。創新基於實踐,源於實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實踐就不可能有創新。縱觀古今中外,任何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產生又在實踐中得到推動和發展的。與理論教學相比,現階段的大學實踐教學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

(4)以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為載體,切實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學校積極支援和鼓勵大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活動。組織大學生參加全國、省市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機械創新設計競賽、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機器人競賽、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和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等各種大學生學科競賽和創業競賽活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舞臺。通過各類競賽活動,帶動了廣大同學進行科技創新創業積極性,為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創業提供了機會[6]。

(5)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高質量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必須要建設一支理論聯絡實際,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掌握相關專業技能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通過支援教師參與產學研、到企業鍛鍊、參與應用性專案研究、參與專業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7];同時也積極從企業引進有實踐工作經驗、又有較紮實理論基礎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從企業聘任在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技術、管理專家到學校兼課,也是改善學校師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途徑。要改變目前實踐教學從屬於理論教學的現狀,應該讓高水平的理論教師參與到實踐教學當中,從事實踐教學管理和研究,形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將理論課教師引入專門實驗室的管理,不僅可以解決人員短缺的問題,使理論課教師更好地走進實驗室,也有利於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8]。建立科學的組織教師到行業實踐的培訓制度,增加教師的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從而使實踐教學更為豐富,更具活力,更有效果[9]。作為一所辦學僅12年的獨立學院,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歷年來在省級以上各類大賽中頻頻獲獎,引人矚目。該院副院長戴一峰說,這主要得益於學院把實踐教學作為一種強調能力培育的教育理念來培養學生。戴一峰表示,當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貫穿於教學全過程時,蘊涵、體現這一理念的各種教學形式、教學活動、教學環節以及教學手段等,就構成了實踐教學的外延[10]。

5、結語

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當代大學生作為未來推動國家不斷向前發展的主力軍,要自覺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動手能力的培養。只要高等院校、大學生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從思想上重視實踐教學,並從各方面切實保障實踐教學活動的有力貫徹執行,一定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譚鐵軍.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業實踐與能力提升[J].繼續教育研究,20xx(8):122-123.

[2]褚俊乾.淺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群文天地,20xx(1):214-218.

[3]杜玉波.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基本思路和任務[N].中國教育報,20xx-01-13(1).

[4]肖偉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xx(4):81-84.

[5]劉俊學.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制評析[J].江蘇高教,20xx(5):42-44.

[6]李志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xx(14):37-52.

[7]蔣俊凱.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xx(32):67-68.

[8]程靜.試論民辦高校加強實驗室建設的具體措施[J].網友世界,20xx(6):63-64.

[9]王厚德,張大富,杜慶洋.加強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J].廣東化工,20xx(22):160-161.

[10]戴一峰.實踐教學應貫穿教學全程[N].光明日報,20xx-04-18(4).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2

摘要:在現代社會複雜的背景下,傳統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教育自身的矛盾和功能上的侷限性逐漸顯現出來,使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反思傳統教育的缺失與不足,積極吸納生態教育新理念,建構大學教育生態系統,形成新的大學教育生態,是我國當前大學教育新的要求和任務。

關鍵詞:生態正規化;大學教育;路徑探索

一、生態教育理論研究

20世紀60年代,生態問題逐漸成為一個敏感而重要的社會問題,給人類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根本性問題帶來了嚴峻挑戰。在新的社會背景下,作為社會子系統的教育也出現了明顯的生態學發展趨勢,借鑑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和問題逐漸成為教育科學研究中的新興學科。1966年,美國教育家阿什比最先在《英國、印度和非洲的大學:高等教育生態學研究》中提出高等教育生態的概念:大學構造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大學環境,並提出任何型別的大學都是遺傳與環境的產物[1]的著名論斷。1968年,國際教育計劃研究所所長菲利普庫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機:系統分析》中指出:世界性教育危機的實質是高等教育體制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各種形式的不平衡,根源在於教育與社會發展、教育與就業之間不相適應以及社會各階層之間的教育不平等,課程內容和教育形式的陳舊落後與學生現實需求之間的衝突等,教育危機迫使人們最終認識到教育與社會、自然環境之間具有辯證的雙重互動效應。1976年,美國的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院長勞倫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態學的科學術語。他認為:教育生態學是應用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協同進化等生態學理論與機制,分析各種教育現象、問題及其成因,研究教育發展的規律、趨勢和方向。1998年,在《美國研究型大學發展巨集圖》報告中美國教育促進基金會提出了大學生態系統的教育理念,認為現代大學教育是一個由各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綜合整體效應的生態系統,應該在研究和教學、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校外和校內事物、國際化和民族化之間保持自然的平衡。與此同時,1973年,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在題為《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中提出深層生態學概念。後來,阿倫奈斯、澳大利亞的福克斯、美國的塞欣斯和德韋爾等人在深層生態學基礎上創立了一種新的生態哲學。以生態哲學觀為基礎的生態教育以現代生態學理論的整體論思想和基本準則為科學依據,用生態系統整體性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認識世界,從而形成帶有生態意識的價值觀和發展能力。從教育與道德及社會的關係方面,主張把人培養成為積極主動、自覺、富有創新精神的批判者和建設者,積極融入社會、政治改革,能夠承擔起個性、社會發展的責任。綜合上述各種觀點來看,生態教育(亦稱教育生態化、生態化教育、綠色教育等)是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是以生態哲學整體論的思想和方法為指導,應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與機制思考和認識問題,從而樹立生態整體觀、和諧觀、發展觀,積極參與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等改革發展過程,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

二、大學教育生態困境分析

傳統教育是在工業文明形態下形成的一種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指導,為工業生產提供合格的勞動者為目標,以此認識世界並開展各種教育活動。這種教育價值觀過分張揚人類的主體性與社會性,卻忽視了人類的自然性與客體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人類與自然、社會的矛盾,並威脅到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在現代社會複雜的背景下,傳統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教育自身的矛盾和功能上的侷限性逐漸顯現出來,致使教育甚至整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人類面臨的困境要求傳統的工業化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必須改變,建立與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文化,確立新的教育價值觀,即生態教育價值觀,促進傳統教育文化向生態教育文化轉變,把單向度的人塑造成社會性與自然性完美結合的全面發展的人,實現經濟價值、精神價值與生態價值的統一。正如托馬斯貝里所說:現代社會需要一種宗教和哲學正規化的根本轉變,即從人類中心主義的實在價值觀轉向生物中心主義或生態中心主義的實在觀和價值觀。[2]大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由人蔘與組建和科學管理的社會生態系統,既有人的要素也有物的要素,其中各種要素和各個環節在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過程中最終形成統一的教育生態鏈和生態整體,教育生態系統在有序、科學的執行中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但是,由於生態教育文化缺失以及觀念、視角的侷限,我國高等教育處於生態發展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教育生態意識淡漠。長期以來,由於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我國的教育理念發展遲緩。所謂現代教育,依然是承襲工業時代的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而這種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一般重視工具理性而忽略人文關懷,功利需求顯著,生態意識淡漠。二是教育生態文化缺位。我國的教育文化往往忽略人的生態意識和發展能力,現行的教育體制沒有打破傳統教育理念和體制,傳統的教育模式和內容、教育行為與規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程應試競爭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殘酷競爭中迷失自我,扭曲人格,而這種應試教育的殘酷性和功利性忽略了人的本性和成長生態環境和規律,致使受教育者生態素養和發展能力缺失。三是教育生態結構不合理。我國高等教育是以工業時代的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作為主導正規化,在辦學格局上,以專科為主,綜合為輔,形成巨集觀上割裂學科之間的聯絡,微觀上的系、室建制抑制學科之間交叉滲透的局面。在目標取向上片面強調知識和技能,忽視能力與素養,其結果是學生因缺乏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而不能自覺主動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轉化為行為和規範。四是教育生態實踐缺失。教育生態是以真實情境中的直接接觸和真實體驗為基礎的,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意識、情感與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及批判性思維。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忽視教育生態實踐環節,或實踐內容、體制、模式的不合理,教育生態理念不能夠有效地納入到學生的常規管理中,甚至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難以讓學生將知識內化為思維,進而養成行為和習慣,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影響教育效果。總而言之,自然生態和精神生態的雙重危機促使人的全面發展、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失衡,和諧人格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挑戰,人類原有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發展模式、倫理觀、教育觀等受到質疑,人類的價值觀開始由工業文明主導向生態文明價值觀轉變。因此,反思大學傳統教育的缺失與不足,積極吸納生態教育新理念,構建大學教育生態系統,形成新的大學教育生態,成為我國當前大學教育新的要求和重要任務。

三、大學教育生態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指導思想

教育生態觀從生態系統論出發,認為教育本體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綜合整體效應的生態系統,教育本體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不斷地進行資訊、資源的交流和轉化,體現教育發展的生態屬性、功能和價值。教育生態化不僅是教育內容的生態化,更是教育本體的生態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化成一種自然、開放、和諧的教育生態系統,自覺地實現教育生態綜合效益的新型教育正規化。因此,在教育生態觀下,高等教育的目標任務是通過建立教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環境之間的生態平衡和協調機制,使之與周圍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生態環境和諧相處,從而將人置於教育生態系統中促進人的全面、協調的生態性發展,同時通過這種和諧機制促進高等教育的生態發展。

(二)建設原則

1.系統性原則。系統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本質屬性。從系統的觀點看,在教育發展演化程序中,與周圍環境諸要素之間構成一個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的系統網路,各要素各環節之間進行資訊、資源交流,形成積極、健康的動態互動關係,並維持系統基本平衡。正是傳統教育的功利化破壞了教育本身的'生態平衡,才出現教育危機。因此,只有遵循系統的規律,綜合考察物件,關注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和動態效應,準確把握教育體系的生態結構及其發展規律,促進內外協調,避免或減少系統的衝突和矛盾,實現整體優化,從而保持其發展的整體平衡性和可持續性。

2.實踐性原則。實踐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生態運動是生態系統的實踐本質,教育生態的最終目標和歸宿不是單純的理論探討,而是教育生態的實踐運動。教育生態觀從生態內涵闡釋教育價值理念,在理論上形成自身本體式建構,協調自身特有的生態系統。在實踐中立足於現實的人的本質,從社會生態分析出發,闡釋教育內在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本真意義,構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統一的價值理念,從深層生態理念去建構全新的教育生態系統,創造一種和諧、可持續的教育生態環境,從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持續性發展,使教育真正成為具有理論與實踐張力的現代科學。

3.開放性原則。開放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重要特徵。在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現代社會是動態的、發展的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生態存在,教育系統本身即屬於生態構造,在保證系統內部構成要素之間的互動和耦合的同時,使之與開放的社會資訊系統、社會需求系統、社會實踐系統和營造自我發展的綠色空間相協調,構成一種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係。教育系統的發展變化必然受到社會環境影響,制約著系統內部結構的變化,這決定著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都必須在現實生活、自然條件中進行,準確研究教育現象,掌握教育生態發展與變化規律,全面優化教育生態,增強系統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設路徑

教育生態,在本質上,按照生態理念進行教育制度體系重新組織和改革,全面優化教育環境,促進教育本體的生態化,在教育生態運動中逐漸形成一種自然、開放、和諧的教育生態系統,自覺地實現教育生態綜合效益的新型教育正規化。

1.教育生態文化建設教育生態文化理論認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但有物質需求、精神需求,還有健康、安全、愉快、舒適的生態需求。教育生態文化目標是迴歸人格健全、有鮮明個性的人本身,關注人的生態發展,把每個學生都當作實在的生命存在,尊重生命個體的主體性或參與性,在社會實際、日常生活中擴充套件和豐富自我精神世界,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實現教育的經濟價值、精神價值與生態價值的有機統一。在生態教育文化代替傳統教育文化過程中必然引起教育功能的相應調整,從人的生態發展的角度對傳統教育功能進行新的認識、發掘和整合,發揮更強、更好的作用。因此,教育生態文化建設應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堅持生態價值取向,按照生態學的思維方式,改造傳統教育文化,在教育觀念、教育功能和教育任務等方面體現生態發展的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規律、內容和結構,建構新的教育生態文化。

2.教育生態內容建設現代大學教育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與外部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資訊、能量和物質交換,具有整體綜合效應的生態系統。生態教育思想及其基本原則廣泛地作用和影響著現代教育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式各樣的刺激因素之間的互動形成一種特殊的知識環境,發生健康的教育生態運動。因此,生態教育要從教育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與時俱進,更新、完善教育內容體系,要把生態教育思想、原則滲透到整個教育理念和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中,實現人生價值觀念重建。目前,高校實施的素質教育是全面教育和終身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更要培養學生的教育生態觀,使學生髮展成為一個整體的人、和諧的人,從整體上認識自我及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自我與自然的關係。生態教育所形成的文化是更加廣闊、更高層次的文化,根源於真實、完整的社會生活,是人與自然、社會彼此交融的有機整體,有利於激發教育主體的認知情感和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使之轉化成為個人內在的一種教育行為,自覺承擔起對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最終實現對教育主體即大學生的思想、人格、能力等方面塑造和完善[3]。與此同時,實現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和內涵發展。

3.教育生態實踐建設教育生態是一個多種要素組成、多元發展聯結的網狀系統,以全新的教育視閾和方法,構造一個相互聯絡、千變萬化、豐富的知識環境,拓寬人們的知識面、開闊眼界、活躍思想,從而保持顯性教育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教育生態的核心價值在於尊重教育主體的知識、能力與情感訴求,關注人文精神和生命質量。實踐是生態教育的基本屬性,它依賴於靈活多樣的實踐教育將顯性教育轉化為隱性教育,在生態執行中自覺樹立生態觀念,培養生態情感,引導、產生生態行為,全面充分鍛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並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4.教育生態制度建設根據生態系統理論,高等教育在生態演化過程中,與社會諸環境之間形成一定的生態性和生態關係,生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生態系統,通過不同路徑進行資訊和資源的交流和轉化,維持系統基本平衡和良性執行,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整體綜合效益。在高等教育生態執行管理中,遵循生態學的原則與方法進行動態管理,解決高等教育機體內出現的各種生態危機,如高等教育的型別、層次、專業、區域分佈等結構矛盾,以及政策機制、科研機制、評價機制等各種問題,確保教育系統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處於相對和諧、穩定的狀態,從而為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制度機制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秀芳,蘇寶梅.生態文明視閾下的高校生態教育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xx(4):67.

[2]陳雯蘭,邢運凱.高等教育生態發展的路徑分析與設計[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5):127.

[3]趙輝.基於素質教育的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xx(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