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演示實驗教學的思考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1W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佔有很大比重,而且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實驗形式。本人就如何做好演示實驗談了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大家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對演示實驗教學的思考論文

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它的目的是把物理現象展示在學生面前,指導學生觀察與思考,配合講授或穿插學生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認識物理概念和規律。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現象獲得生動的、深刻的印象。

為了充分發揮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我們在實驗設計和表演方面應做到以下六點:

1.確保演示成功

首先,成功進行演示實驗的首要條件是掌握實驗原理。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準確地抓住關鍵成功地進行演示。例如,一般都感到靜電實驗比較困難,其關鍵在於絕緣。須知通常取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後使驗電器帶電,當金箔張開可察覺的某一角度時,金箔相對於外殼的電壓高達上千伏。在此情況下,很多通常認為是絕緣的東西卻成了導電材料,致使實驗失敗。解決漏電就成了成功地進行靜電實驗的關鍵。經驗告訴我們,石蠟、滌綸膜和有機玻璃等對於靜電實驗是較好的絕緣材料。

其次,要使實驗成功,還需注意環境條件。例如,靜電實驗的難易和天氣的乾溼條件有很大關係。在實驗之前,要估計到各種可能的不利條件,以便事先做好準備。必須指出,任何實驗,誤差都是難免的,對於取材簡陋的演示實驗,更是如此。所以在進行演示實驗測量時,不應避談誤差,更不應弄虛作假,要認真地向學生說明存在的誤差,並與學生共同分析造成誤差的原因,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為了確保演示成功,教師還要在課前選擇好所需的儀器和材料,仔細進行檢查,並按照演示實驗程式做一遍,熟悉儀器的使用效能,瞭解實驗的準確程度,估計實驗的時間,考慮實際可能的教學效果,觀察即將演示的環境等,以免課堂上演示失敗。如果在課堂上出了問題,我想要做到兩點:一是要鎮靜,切忌手忙腳亂,應認真思考和分析,儘可能及時找出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二是要實事求是,萬一不能及時排除故障,也不能用“儀器有問題”來搪塞過去,更不能編造資料,弄虛作假,應當向學生說明實驗失敗的原因,並宣告下節課重新演示。這樣的負責態度,必將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

2.簡易方便

演示實驗要求簡易方便,包括儀器結構簡單、操作簡單和由演示現象匯出結論時解說或推理簡單。例如,用橢圓墨水瓶演示微小形變的現象效果比用複雜的光槓杆系統裝置要好的多。在演示大氣壓強時,我們用橡皮套把醫用針筒的細孔封住,再在活塞頸上拴上細繩,掛上鉤碼並增加砝碼,即能代替馬德堡半球和抽氣機。這樣做,既簡單方便又經濟適用。我們提倡用簡單的方法做演示,不僅有利於突出物理原理,還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3.現象明顯

演示現象務必使全班學生都能看清楚,為此,儀器的尺寸要足夠大。可是有些儀器不宜做的太大,如金箔驗電器做的太大會影響靈敏度,毛細管的內徑只能很細,對於可見度較差的演示,通常可採用光、電或機械等各種放大裝置來增強演示效果。演示儀器要放在適當高度,演示中的平面圖像應儘量豎起來。例如,可以用平面鏡成像方法,讓學生觀察磁力線在平面鏡裡的虛像;可以用幻燈把玻璃器皿裡形成的`電力線投影到屏上;可以用示教板把電路裝接在豎直平面內,以便讓學生看清楚線路的連線情況。

4.確保安全

演示時,教師必須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去做,認真確保人身安全和儀器裝置安全。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實驗,一定不要讓學生上臺操作。例如,需要用到220V或380V電壓的實驗,或用到高壓感應圈、水銀的實驗,應當由教師自己操作,並做到萬無一失。

5.指導觀察

演示實驗從出示儀器到進行表演的全過程,都給學生留下多方面的刺激。但刺激有主、次之分,有本質、非本質之別,我們要求學生觀察的現象不一定都是明顯的,而且有的現象還稍縱即逝,以致在演示中出現的某些重要事實或現象,學生往往視而不見。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善於觀察,以及進行全面觀察、對比觀察、跟蹤觀察等,把握好時機,既要注意現象的漸變過程,又要注意它的突變時刻。

6.與思維相結合

教材上的很多實驗都採用這樣的程式:提出問題,通過實驗建立初步表象;再做實驗,並由實驗進一步提出問題,進行探索,找出規律;應用規律對現象做出判斷或預測,並用實驗來驗證。這一過程體現了“實踐—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有些教師做演示實驗,常常以能顯示現象為滿足,很少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角度考慮,致使實驗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總之,教師在演示實驗教學中,一定要指導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可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