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及心理分析

才智咖 人氣:2.27W
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及心理分析
摘 要:當前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而產生了學習數學的種種心理障礙。筆者從當前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現狀入手,並相應地提出了防治措施:首先,教師本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其次, 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師生心理交流,注重學生意志、情感的培養等。
關鍵詞:數學學習 中職學生 師生角色 心理障礙 
        中職數學教學需要和諧的師生關係,健康的心理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品質、開發非智力因素和獲取眾多資訊的基礎。師生關係是影響中職生學業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關鍵環節,數學教學除了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技能外,還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心理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心理素質教育因素,滲透心理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師生角色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是比較單一的。教師是中心,教學時是以數學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講臺上的。在學生的心目中數學教師就是數學知識的辭海,無論多難的數學問題教師都會解,教師講的任何數學知識在學生心裡總認為是正確的。
        數學教師的職責就是講授數學知識,學生的任務就是接受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學生的角色形象就是一個被動裝知識的容器。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單一的師生角色觀念已不適應將來社會對中職數學教學的要求,這種模式無法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對數學教學中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不能簡單地確定為“主導”與“被導”、“主體”與“客體”、“教”與“學”誰決定誰的問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師生的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人——人”關係,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圍繞教學內容,師生共同參與,通過對話、討論產生互動影響,以動態的方式推動中職數學教學活動的程序。例如有的數學內容學生完全可以自學,或者由教師啟發學生自學討論,或者學生講給教師聽。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降低,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促進者。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原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讓新舊知識更好地互動作用;用什麼方法促使學生知識得以增長、技能得以提高;如何給學生以幫助,促使學生數學學習真正的發生,而不是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被動地淹沒在數學題海之中。教師的作用要真正從單純傳授知識轉向促進學生自發主動地學習,把數學教學課堂變成師生互動、共同探討學習的場所。
        二、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師生心理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認為自己是數學的權威,當被學生問到一個問題而沒有思路時,總感到非常尷尬、難堪。其實,每個教師都不是萬能的,碰到有不會解決的問題也不足為怪。在資訊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習知識的渠道是多元的,因此,“學生不必不如師”,就某一專題,學生比教師理解得深刻、準確也是可能的。教師應具有健康、平和、正確的心態。當然這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懈怠自己的專業,相反,教師應當是終身學習者。       在資訊時代,知識更新加快,教師不能只吃老本,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的整體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互統一的過程。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一直是同時發生並互動作用的,這兩個方面同時組成了學生學習的心理,所以要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適度的引導。傳統的教學把生動的教學活動死死地侷限於固定的、狹窄的認知主義框框中,造成許多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倦、苦惱等不良心理,從而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及其教學效果。
例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上述心理的學生往往不認真聽課,人在課堂心不在,精力不集中,不參與討論問題,很少發言。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這些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筆者從教生涯中,就有學生因為長期的數學倦怠,認為自己是學不會數學的,數學學習每況愈下,有些甚至因此產生了輟學的想法。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除了要有精湛的業務水平之外,還要具備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更要有這份責任心。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不僅有利於數學學習,而且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皮連生 《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張奠宙 《中學數學教材教法》[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