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才智咖 人氣:1.88W

摘要:從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總體形勢出發,探討了教師角色的含義,闡述了大學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理論基礎和必然性,從而引出對大學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方向和相關問題的思考。本文認為,解決這一困境的根本在於大學英語教師自身意識的轉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這種轉變還需要高校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師;角色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大學英語教學在我國高校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對既懂得專業知識,又熟練掌握外語的優秀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更顯迫切,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鑑於此,在國家教育部的關懷和指導下,新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要求》)於2004年1月出臺了,也由此拉開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序幕。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舉措
  
  1.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為了徹底改變現階段大學英語的現狀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教育部2004年頒佈的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改革舉措,指明瞭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措施。與以前的《大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它強調改變理念、提升能力和改變教學模式;強調貫徹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原則,以適應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要。《要求》中明確規定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性質和目標,不僅強調培養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而且強調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1.2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教學模式改革
  教學模式的改變是這次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指出:“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且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更加註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換言之,這裡教學模式的'轉變就是指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由注重傳授知識轉向注重培養能力;由注重教學目標為主轉向注重學習過程為主。
  《要求》在關於教學模式部分闡釋道:“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資訊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方向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應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並明確指出:“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模式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備正確的角色定位以及配合不同的活動轉換其角色,並正確地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但是隨著這種模式的推行,有很多的問題隨之湧現,特別是有一部分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價值和前景產生了懷疑。而且伴隨著自主學習在多所大學的推廣,英語教師的作用似乎削弱了很多,產生了“無用論”這樣的觀點。所以對新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師角色的探討有必要繼續深入。
  
  2教師角色的含義
  
  教師角色是指處在教育系統中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由其特殊地位決定的符合社會對教師期望的行為模式。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行動者,要扮演多重角色,教師在教師角色的指導下所表現出的行為就是教師的角色行為。
  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E”的含義。“E”有著以下含義:首先,“E”代表著電子和資訊,這裡是指能夠掌握先進的電子和資訊科技,充分適應網路和多媒體時代需求,具備良好的資訊素質和能力的教師。其次,“E”也代表“English”,因為本文的著重點落在大學英語教師生新教學模式下的思考。同時,“E”意味著“Educator”,教師不應該將自己只定位為“teacher”,而應該更注意身為教育者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