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A.R.T.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才智咖 人氣:2.72W
論A.R.T.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簡稱 A.R.T.),其中文譯為可選擇性風險轉移,這一特定術語最先在美國出現。起初A.R.T.表述的是這樣一些機制,它使企業能以專業自保公司(Captive)、風險自留集團(Risk p)等形式更容易地為自身風險提供保險保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發展變化,A.R.T.同樣演變得十分迅速,因現有的產品和機制的多樣性,它還沒有一個被公眾廣泛接受的定義。然而,A.R.T.絕大部分的產品或機制都是為特定的客戶量身定製的,旨在提高風險轉移的效率,擴大可保風險的範圍,以及在資本市場上尋求額外的承保能力,它使一個公司、一個企業能更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並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於核心業務進而提高經營效益。對於不同的人,A.R.T.意味著不同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取決於一個特定的企業運用一種特定的產品或機制的程度。或者用更精練的語言來表述A.R.T.,就是除傳統(再)保險以外的一切關於風險的承擔、轉移或者融資的產品或機制。A.R.T.之所以與傳統(再)保險有區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A.R.T.雖然也是一種在特定事件發生時(如災害損失)獲取經濟補償的方式,但事件可以是自然災害、財務變動、匯率利率變動、經營變動、環境變化等等一系列影響資產負債表的風險,其涉及的風險範圍和提供保障的`廣度、深度都比傳統(再)保險大很多。

一、中國保險業A.R.T.的發展契機

論A.R.T.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從抽象而概括的角度說,A.R.T是除傳統(再)保險以外,所有的創新性的風險承擔、轉移或融資的方式,這是A.R.T目前已有的和未來將有的產品/機制所包含的本質含義,也是A.R.T之所以成為未來客觀條件下保險業發展的重要領域的原因所在,其實質就是保險創新,正如銀行業的金融創新一樣。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金融保險業日趨融合的國際大背景下,中國保險業不可能再象以往幾十年那樣處於封閉狀態,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從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發生調整,到企業執行機制逐步與國際接軌,經濟的各方面都將發生變化,對於保險業而言,如何面對國際性的競爭和市場需求變化的壓力,將是關係到我國民族保險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大問題。發展在我國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傳統(再)保險固然是首要的,但正確認識A.R.T.的巨大潛力,注重創新,同樣對發展中國保險業具有深遠的意義。雖然A.R.T.的發展歷史並不長,在已開發國家市場也是新興的領域,許多理論尚處於探索中,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但在不久的將來,A.R.T.也將在中國(再)保險市場中興起和發展,其契機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國際再保險市場週期性波動的影響增強。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的保險市場是遊離於國際(再)保險市場之外的,處於比較封閉的狀態,而且市場主體數量也很少,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隨著中國金融保險業的逐步開放,國內保險業與國際同業的交往增多,首先體現在再保險安排上越來越多地同國際再保險市場發生業務往來,一方面,國內保險公司通過國際分保將業務風險轉移分散到國外,另一方面,國際再保險市場內在的週期性波動也將對我國保險市場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其結果是,當國際再保險市場價格堅挺,承保能力缺乏,特別是對巨災風險的再保險保障不足時,國內(再)保險公司可能會尋求新的方式或途徑來解決問題,有限風險產品、多年期多險種產品、巨災債券、保險衍生產品和或有資本都是應付再保險市場週期性波動影響的創新手段。

2.新的風險不斷出現。中國國民經濟正以每年平均7%-8%的速度增長,產業結構面臨調整,在原有傳統工業比重下降的基礎上,新興產業比重將不斷上升,比如計算機、通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和金融服務業。伴隨著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來的是大量新的風險的出現,其中不乏有傳統(再)保險中認為“不可保”的風險。而A.R.T.中的諸多產品,如多年期多險種產品、有限風險再保險與傳統保險的混合保單及與資本市場相聯絡的A.R.T.產品,都能適應保障新風險的要求。

TAGS:保險業 Art